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直播預告】郭葉珍《讀懂孩子內心話》、李崇義《冰山對話》傾聽,和孩子無話不談

親子互動最大難題:搞不懂孩子在想什麼?問話不回,進入青春期突然發現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說沒兩句就吵架。
其實用對方法,就能讀懂孩子內心,父母的支持會是孩子成長的最大動力。

知名親職教育專家、台北教育大學郭葉珍教授,最新出版《讀懂孩子內心話》,分享獨門心法「不教而教」、「放手不放生」。
薩提爾溝通名師李崇義,也是長耳兔心靈維度創辦人,在《冰山對話》中打造親子對話新途徑、揭示創造有力量談話的方法。

5/23(二)晚上8點,邀請郭葉珍、李崇義兩位重磅講者與讀者分享,透過溝通重啟親子情感連結、讓彼此更靠近。

精彩與談人:
郭葉珍 親職教育專家
李崇義 薩提爾溝通名師

主持人:朱芳儀 長耳兔心靈維度經理
直播平台:
天下文化、郭葉珍、李崇義/Charles Lee、長耳兔心靈維度

好書立即入手,了解孩子、和孩子好好說話:
《讀懂孩子內心話》https://bookzone.cwgv.com.tw/book/BEP075
《冰山對話》https://bookzone.cwgv.com.tw/book/BBP473

發佈日期: 1 則留言

「我們是血脈相連的陌生人」–讀後心得

611259

by 朱芳儀 
(文末有贈書活動辦法)

初看到這書名,心酸了一下。但也不得不接受這書名想傳達的意念
「我就是我,而你是你」—即使是家人,也不存在理所當然的應該
也很喜歡這本書的封面圖片,一個人從關係裡長出勇敢的翅膀,自由的飛翔。

在長耳兔的沙龍裡,曾經聽過陳志恆老師在課堂上調查,生活裡,最難溝通的是誰?(朋友們不妨也選選看)
1、子女 2、伴侶 3、父母

同學歪著腦皺著眉思考著,結果,「父母」這個選項,獲得多數票的勝利
志恆老師接著又說:「但很奇怪,所有的溝通課,針對子女多、伴侶的也有一些,針對父母的課程,卻是相對較少的。」

沒錯,若您剛剛選擇的不好溝通對象也是父母,那假設有一堂針對父母的溝通課,您會想要聽聽看嗎?

很多夥伴可能會想:「要改變父母太不容易了,畢竟他們都老了。」

的確,長輩們已累積了幾乎快一輩子的慣性,加上東方文化不太能允許「以下犯上」的傳統的道德框架,讓對長輩的溝通,似乎有些窒礙難行。
「如果反映出自己的意見,是否就是不孝順?」
 
這本書都是在解析這樣常見難解的習題
內容很好讀,故事的敘述流暢,彷彿正在看韓劇。

各種樣式的親情牽絆,成年子女與年邁父母的關係糾結,歷歷在目
這些故事雖然發生自另一個國度,但在我們身邊不乏這些故事的影子

韓國與台灣同屬東方文化的框架,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和樂而永遠在一起的大家庭,是一個理想傳統家庭畫面。
而現實則往往沒有那麼美好,理想的畫面其實忽略了多人性,有許多說不出口的壓抑與傷痕。只因親密的家人,對彼此存在著許多過高的期望,期待對方成為一個夠好的子女,期待對方成為一個夠好的父母,成為關係中的阻礙,親人之間的「理所當然」變成了壓力來源,令人想逃離這段關係
本書十分強調界線的劃分,關係與距離太過親近,界線往往彼此交疊,彼此踩著對方的界線,讓彼此都很不舒服。
當然在紙上談兵講著「拉界線」似乎很容易,作者也沒有忘記實際執行的困難,許多成年子女困自己自的罪惡感、愧疚感、與失去父母的恐懼之間,所以才會選擇讓自己的界線屢屢被侵犯。

任何的選擇都是有背後的意義,也有選擇之下必須負擔的責任。

作者也提出了幾個做法來翻轉觀點–「改變觀點就能填補衝突的鴻溝」
曾聽謝欣惠老師分享,自我整合的其中一個步驟,便是讓父母回到「人」的位置,當父母年老,其實要面對身體的衰老與不便,衝擊是很大的。加上面對自我價值因工作能力的消失而逐漸崩塌,因此想要藉由子女的關注、或是藉由一些言行來保留自己的存在感
把父母從父母的位置放下來,回歸到面對一個單純的人,才能生出同理與好奇。
同理與傾聽,對年邁的父母而言,是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那些長輩們一再重複的故事、武裝的情緒,與難以承受的情緒勒索,無非是希望在身體衰老之後,不會被忽略及遺忘。這個人性共通點,以切進彼此內心的縫隙。

然而照顧自己也是必須的,三明治世代(同時面對養育子女與照顧年邁父母),是一個很辛苦的時期,適時的表達,我的作為雖不滿足對方期待,但卻十分理解對方內心的渴望。
也讓父母把期待降低,讓子女也重新回到「人」的位置,表達出困境與局限,但處在這個困境裡,我們依然可以祝福彼此。

閱讀此書之後,慶幸我們都已踏上學習之路,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變成年邁父母的角色,從現在開始學習將照顧自己的方式內化為身體的一部分,將變成未來年邁時的養分。自己學習滋養自己,而不將自我價值寄託於子女或外界事物,時時刻刻認出自己的位置。

▴《我們是血脈相連的陌生人》 贈書方式
⋆ 參加辦法:
① 本文按「讚」
② 公開分享本文,並轉貼本文,並請在文字最後加上 #悅知文化
③ 在本文下方留言「已分享」
⋆ 名額:1名 (隨機贈送)
⋆ 得獎通知:將於下週五在本文公告得獎者,請得獎者務必於五日內「主動私訊」我們,超過五日將自動候補得獎者。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李崇建老師-對話小組進階工作坊

上過進階工作坊的夥伴回饋著:
「對話脈絡的路徑又更清晰。
在兩天的工作坊中,透過選擇的練習,重新看到自己在做選擇背後的無力感,無力感來自於憤怒與自責,更深的是不被看見的難過,及為了想被看見的努力。由於自責,讓憤怒的情緒一直無法流動。藉由夥伴的在台上的示範及提問,崇建老師的脈絡解說,讓自己更有處理的方向,謝謝。」

「阿建老師介紹對話目的與脈絡,並在學員對話後隔天課程作實際分析,很有幫助。」

對話,不僅僅是一條向外的溝通,更是一門覺知自他的學問。

這是一堂實作工作坊,課程中不僅有對話技巧的傳授,有的更多的是,小組的練習,你將在提問中學習到如何幫助他人覺察,同時,也覺知自己的狀態。

歡迎想精進的夥伴,一起加入學習的行列。

▴ 本場次邀請曾經上過崇建老師於長耳兔舉辦之「從自我成長到生活運用」工作坊至少半年以上的夥伴前來參加,課堂中需參與的學員,具備擔任上台提問,以及被提問的心裡準備。
▴ 報名採審核制,請於報名表單填寫您上過的場次時間以利審核流程(包含年份及日期)。
▴ 通過審核後,長耳兔將發Email通知,請您依照Email內容完成後續報名程序。
▴ 本課程報名成功後不得退票、轉讓或要求更換場次,請您先確認活動時間、地點於內容再行報名。

【 課    程    資    訊 】
➤ 課程名稱:對話小組進階工作坊 – 三人小組模式練習
➤ 日期:2023/7/29   (六)    –   2023/7/30(日)  9:00am ~ 5:00pm
➤ 地點:台 中 市
➤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29

溫馨小提醒,當您在「Accupass活動通」送出申請後,長耳兔將審核通過者以Email通知您,請於48小時內完成後續的報名流程,逾期則視同放棄。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預告】李崇建老師-對話小組進階工作坊


兔粉期待已久的進階三人小組對話課程,將於 7/29-7/30 舉行。

你。
是否對話練習很久,卻找不到貼近點進入他人的內在?
想探究老師魔法般中對話脈絡?
想增進對話的能力?

這樣的學習機會不常見,把握這次學習和體驗的機會。


***** 明日(5/19)早上6:30開放報名*****
***** 明日(5/19)早上6:30開放報名*****
***** 明日(5/19)早上6:30開放報名*****

【對話小組進階工作坊 – 三人小組模式練習】
活動地點:台中市
時間:2023/7/29(六) ~ 7/30(日),共二天,9:00am-5:00pm

✔ 本場次邀請曾經上過崇建老師於長耳兔舉辦之「從自我成長到生活運用」工作坊至少半年以上的夥伴前來參加,課堂中需參與的學員,具備擔任上台提問,以及被提問的心裡準備。

✔ 報名採審核制,請於報名表單填寫您上過的場次時間以利審核流程(包含年份及日期)。

[詳細報名信息與連結將於明日粉絲頁公告]
*長耳兔的票券,委由Accupass活動通購票平台辦理售票,想報名的朋友可以提前至Accupass活動通註冊帳號,以利後續訂票活動。

Accupass網址:www.accupass.com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我 喜 歡 你

By   荊棘鳥

媽媽笑笑的和我說了件事:
你爸說昨天晚上做夢,夢到你說他來這裡住你覺得不開心;爸爸問我說,你是不是不喜歡他了?

我聽完,不自禁的笑了。
那個笑容裡,有著對爸爸年紀越大越發像個孩子的有趣
有著對爸爸因為擔心我不喜歡他而失落的心疼
再品品,居然還有著對爸爸如此在意我是否喜歡他的小小的竊喜

……

從我16歲上大學起,鮮少可以有這麼長的時間和父母住在一起。
多半的頻率是每個學期結束的假期回去住上一段。
工作之後就更難得了,每年回家過年才有機會遇上。
從最早的綠皮火車趕路15個小時到家到後來搭飛機再轉車也是需要半天的奔波,許是因為不愛旅途折騰、許是因為自己在社會經驗和閱歷增加後覺得可以和父母聊的話題變少了,聚在一起的日子 屈指可數。

……

今年1月起,父母鼓起很大的勇氣(因為出國語言的不適應加上放下照顧哥哥三個孩子的責任)來到我的城市就為了見上兩個外孫。

老大在出生的時候外婆來照顧了兩個月就沒有見上了;老二因為疫情從出生到現在都沒見過外公和外婆,一晃也2歲多了。

我搭了個便車,也成為被照顧的“孩子“之一,不用擔心早餐要吃什麼、衣服要誰整理、冰箱缺什麼,我愛吃的“啤酒鴨” “米粉蒸肉”……,幾十年的份都給我補上了。

而我也安心的陪伴著他們,每個星期去傳統市場買菜、看他們比手畫腳的和當地人討價還價,每天吃完飯和父母一起去散步、聽他們從他們小時候的故事開始說起,再到他們怎麼結婚、怎麼經歷那些辛苦的日子、怎麼看眼裡的另外一半,那些描述裡,充滿了深深淺淺斑駁的痕跡,生動且歷久彌新。

……

我以為,這樣的相處是足夠幸福的。
可當媽媽說起,爸爸的夢的時候,讓我有些停頓…
我問媽媽:那你怎麼回應爸爸的?
媽媽說:
「我告訴你爸,夢都是相反的。你夢裡是這樣,就說明娟(我的小名)是很喜歡你的!」

爸爸的這個夢時不時 跑出來和我招手,我總覺得需要做些什麼,可又總覺得有什麼拉住了我。

隔天早上
我看著坐在家裡餐廳的爸爸 一如往常的刷著他的小視頻,我做完運動後 路過餐廳順勢坐在他的旁邊
眼前的這個小老頭 快七十歲了,可身上還是有著年輕時候就留下來的不服輸的個性,有著不麻煩別人只好讓自己什麼都要做好的勁兒,也有著看著不爽的事就擼起袖子上陣的俠氣。

只是
我不曾覺察,他其實也有著期待被我們欣賞、被我們愛著的渴望。

……

那一刻 我捧過爸爸的臉
在他臉上狠狠的啄了一口
小老頭有些意外 錯愕

沒等他反應 我又接著說:
「爸 你知道嗎?我很喜歡你!
雖然你有時候挺像個小孩,說話很急很大聲
但我
還是很喜歡你!」

Ps:
原來我在爸爸的身上看到了那麼多自己的影子
你有多久沒有和你在乎的人說:我喜歡你呢?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14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台北平日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809

🥕「《冰山對話》讀書會」-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4

🥕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8

🥕「從覺察到放鬆-自我照顧與提升 / 人際關係工作坊」-台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1a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薩提爾學習筆記.行醫篇


by 林育靖

  在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訓練期間,有學長創立自然醫學診所,在那兒我體驗了花精、整脊、營養補給、身體功法,並學習手足反射區按摩、看見家族排列治療的奇妙。2006年返鄉後,至南華大學自然醫學研究所進修,班上高手雲集,除了醫、藥、護專業外,尚有斷食療法老師、整復師、芳療師、「大愛手」推廣者……互相切磋,獲益頗多。

  我的碩士論文主題是「安寧病房醫護人員對病患使用輔助與另類療法的態度」,這一直是我關心的議題:醫師治療病患的過程中,如何面對他們關於輔助或另類療法的提問?當醫師的態度愈開放,病人便愈願意向醫師諮詢──然而我也擔心,我可以給他們最正確的答覆嗎?

  我想起在安寧病房照顧過的一位病人,家屬向我問起國外研發的「三丸疫苗」,一劑數萬,號稱對癌症有療效,也不知道要打幾劑,而病人的癌症已擴散全身;我想起另一個病人的年輕兒子,在家讓父親嘗試偏方,結果嘔到連膽汁都吐出來,奄奄一息被送進醫院,他央求我們讓他父親在病房裡再試一次,我當然絕不同意,兒子說這方藥一定會吐,爸爸要是熬得過三次,就會好起來……說著說著就哭了;也有病人──在我看來大概只餘數週生命,最後結果亦是如此──撐著虛弱的身軀,幾度驅車遠拜名醫,成千上萬元的買水、買氣;也有朋友的父親在癌症過世前不久,都還每個月飛往中國尋求治療……。這些都是我心裡有答案的,但我的答案,是他們要的嗎?

  其他還有很多,我心裡沒有標準答案:維他命的補充原則及廠牌、飲食型態的優劣、五花八門植物萃取物的效用……各有其研究實證,卻又眾說紛紜因人而異。即使是主流西醫的治療原則,數十年間也經歷了轉折與變革,昨日之是今日之非,總令我惶惑。

  直到去年參加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開啟了內在冰山探索之路,學習用豐富的眼光看世界,每一天都有細微卻深切的領會。再度面對病人或家屬諸如此類的提問,我開始不糾結在療法「正確不正確」,而是從感受、觀點、期待,一步步走向渴望。每個人都希望更好,但可以有各自定義的「好」。

  於是我想好好聽他們說話,因為每一個人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 「與情緒溫柔相處」-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617

🥕「《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讀書會」-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1

🥕「從覺察到放鬆-自我照顧與提升 / 人際關係工作坊」-台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1a

🥕「《冰山對話》讀書會」-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4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14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圖.林信義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非暴力溝通》線上讀書會

在家庭、工作場所或社會中,若能善用「非暴力溝通」的心法與技巧,能幫助我們跳脫是非對錯的觀念,重視每個人獨有的感受與需求,更穩定的與他人溝通、解決衝突與面對差異。

長耳兔舉辦的「非暴力溝通讀書會」將由劉瑋芊、林佳逸以及李貞儀,三位講師帶領,陪伴共學夥伴一同將「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和技巧運用在生活之中。

透過共讀非暴力溝通的核心概念,在四週的歷程當中,講師群將陪伴大家練習:

  1. 用觀察取代評論
  2. 講感受而非想法
  3. 提出正向請求而非抱怨要求
  4. 用同理心貼近自己與他人,化解衝突

讓書裡的文字與觀念,轉化成生活中的運用體會。

同時也將透過討論,交流運用時的卡關與困惑,讓每一次的卡關,成為學習與整合的助力。

曾有夥伴在課程中發現:
原來在運用非暴力溝通上的困難,是源於自己對自己,沒有「非暴力溝通」。
無法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的源頭,原來是自己過去習慣了評價和要求自己。
透過學習,刻意的練習自我寬恕與運用同理心灌溉自己,夥伴先轉化了與自己的關係,接著也進一步轉化了與身邊的人的互動。

邀請您一同共學,創造更和諧的內在環境,與家人、朋友、同事建立更和諧的關係。在生活中增添更多「愛的語言」。

歡迎報名參加 8月「非暴力溝通」讀書會,由貞儀、佳逸、瑋芊三位講師陪伴著你,一起共讀與練習。

➤ 主題:《非暴力溝通》線上讀書會
➤ 日期:  2023/08/10、8/17、8/24、8/31  連續四周、每周(四) 晚上 07:30pm ~ 09:30pm
➤ 地點: 線上 
➤ 講師:李貞儀、林佳逸、劉瑋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810

✓ 三人以上團報有優惠,歡迎私訊我們。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預告】《非暴力溝通》線上讀書會

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或許不同,但卻有共同的感受和需要。

非暴力溝通透過「觀察、表達感受、需要、做出具體請求」這四個步驟,使我們能真誠地表達自己,也能深入地傾聽他人,建立心與心之間的連結,無須妥協即可化解衝突,豐富彼此的生命。

非暴力溝通已在世界各地被廣泛地應用在各個項目,從親密關係、教育現場,到至戰地調停,應用層面相當地廣。

在非暴力溝通的讀書會課堂上,曾看過學員因為非暴力溝通,同理了多年來怨恨的對象、伴侶間的感情被修復、團體內部的衝突被調解等。

而且,在應用上,不需要溝通的對象也學過非暴力溝通,只要自己能活出非暴力溝通的精神,從自身做起,就會產生漣漪效應,兩人的關係也會隨之改變。

如果希望別人聽得懂你說的話,也希望能了解親近的人話語中真正的含意,就該讀這本書!它會改變你的生命。

繼年初「非暴力溝通」讀書會之後,廣獲學員回饋好評。8月再加開「非暴力溝通」讀書會。一樣邀請到李貞儀、劉瑋芊以及林佳逸三位講師為大家帶領讀書會,喜愛「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或欣賞三位講師的學員,千萬不要再錯過了!


➤ 主題:《非暴力溝通》線上讀書會

➤ 日期:  2023/08/10、8/17、8/24、8/31  連續四周、每周(四) 晚上 07:30pm ~ 09:30pm
➤ 地點: 線上 
➤ 講師:李貞儀、林佳逸、劉瑋芊

[詳細報名信息與連結將於明日粉絲頁公告]
*長耳兔的票券,委由Accupass活動通購票平台辦理售票,想報名的朋友可以提前至Accupass活動通註冊帳號,以利後續訂票活動。

Accupass網址:www.accupass.com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這世界是由人的意識所組成, 當你相信, 就會往這個方向前進

如果可以搭乘時光機,伱會跟過往的自己說什麼?

會像絮如跟自己說出感謝和欣賞:「我現在過得很有價值感, 也很自在, 我很喜歡現在的生活。我知道改變需要勇氣, 謝謝你的勇敢、努力和堅持,我現在過得很好, 謝謝你!」

生命中從不缺乏困難,缺乏的是對自己的接納。
兔編邀請你,此刻,也送一個欣賞感謝給一直都很努力的自己
祝福我們都走在自己喜歡的路上  ♡

By  絮如

2019年是我第一次接觸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依稀記得當時的我在”好奇別人”上備感困難,尤其當我感覺對方將要說出他的”感受”時,我就如一隻預知有危險的小兔子,快速地逃開…

感謝自己這些年堅持的學習與練習,雖然前進的速度如樹懶一樣的快,終於發現自己把悲傷的情緒深深地壓抑著…

知道了這件事很好,了解自己不擅長好奇別人也很沒關係,慢慢的覺察與練習,雖然也常常感到挫折。

因為師培計畫,第一堂課竟然是對話, 懷著忐忑的心,硬著頭皮來上課。
隨著課堂的練習與崇義老師一步步的帶領, 從”傾聽與核對”到”好奇”,再進入冰山框架的對話練習,我察覺到了自己的進步, 也似乎能打開好奇的大門, 很開心發現自己的成長與進步! 這是我獲得的第一個禮物。

這世界是由人的意識所組成,當你相信, 就會往這個方向前進

課堂的第三天,2032年的我搭著時光機回來跟我說: 「我現在過得很有價值感, 也很自在, 我很喜歡現在的生活。我知道改變需要勇氣, 謝謝你的勇敢、努力和堅持,我現在過得很好, 謝謝你!」

是的啊,勇氣就是能坦承脆弱!
擁有面對脆弱的勇氣,才能安穩自己、承接自己。
現在的我,大腦知道這件事, 但是在別人甚至在自己面前展現脆弱, 仍然覺察到心裡還是有一股不小的抗拒力量。堅強、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一直是我生存的最大資源, 讓我小時候不會因為單親而被同學取笑, 也讓我贏得尊重與現在的生活。
師培計畫中的三人小組對話練習,讓我慢慢的覺察到這個抗拒, 也讓我慢慢的學習和堅強對話,知道我正走在對的路上, 一步一步往前走, 慢慢品嘗這豐富的人生。
謝謝2032年搭著時光機回來的我,讓我能更堅定走在這條路上, 這是我獲得的第二個禮物!

我是一個魅力四射, 敢於冒險的人! 我這樣的跟宇宙許願中…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14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台北平日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809

🥕 「話出愛的力量」-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16

🥕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8

🥕「從覺察到放鬆-自我照顧與提升 / 人際關係工作坊」-台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1a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唯有你能記錄與還原你的生命史

By  謝欣惠

你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如人、不夠聰明、不夠漂亮、不夠成功,但是你無法否認你的歷史中,你曾經幫助小動物、得到某位大人的稱讚、有人欣賞喜歡你、有人不如你。

為什麼要回溯自己的生命史、探索自己的原生家庭?因為要還自己清白,以及給自己脫下虛幻面具的機會,因為要活的真實自在、穩定和諧一致,而非完美,當我們追求完美,眼前是美麗的目標,但說穿了就像有個鬼魅在後頭追著你,使你不敢停下來,這是一個搞笑又真實的比喻了。

回溯自己的生命史,就像照鏡子,許多面向都能清晰的被記錄,你才得以認出自己對自己的偏見、幻象、小看,靠近自己、認識自己、親近自己,倘若有許多你無法面對的汙點、難堪,透過回溯,你才有機會用現在更加成熟有智慧的自己,引領自己重新學習、改變。

有個事業成功的女士,她非常害怕自己的憤怒,因為她童年曾經在玩耍的過程中,憤怒一觸即發,失去理性的毆打妹妹,她被自己嚇到,她的良知使她對自己感到難堪、丟臉,至此她不再允許自己憤怒和生氣,避免再度失控打人。這段記憶的浮現,是因為她女兒的憤怒,當她看見女兒生氣耍脾氣、摔東西,她也失控的指責、懲罰,而後充滿焦慮不安,也覺得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自己沒有教好女兒,一連串的混亂念頭,導致她精神緊繃,一下對女兒生氣,一下又跟女兒道歉,她失去了立場與分寸,也開始跟先生起衝突。

當生命史攤開,她想起這段記憶,想起了她的害怕、難堪、不安,以及給自己一個「再也不」的要求,她困住了,吂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接納憤怒的自己,更不知道該怎麼接觸憤怒的女兒,她只會用同樣「再也不」的方式,要求女兒不要生氣、不應該生氣。深呼吸,覺察我們自己,是不是我們其實也有類似的事件,也下了一些決定,成為我們的規條,自動化的謹守規條,也無意識的用此來對待我們身邊的人?

讓我們來認識當年這個小女孩:她經驗到生氣、她失控了、她打了妹妹、她知道打人是不對的、她有良知,這些都是她所陳述的事實,但是我好奇的是,這個事實在小女孩的脈絡當中,或者成長當中的意義會有什麼呢?
她平常會對妹妹有生氣的感受嗎?
她的家庭當中,可以有生氣的感受嗎?
大家都怎麼表達或處理呢?
當她有生氣時,在這個家庭中會如何被回應呢?
當她做錯事,通常大人又是如何回應她?
會跟她說明或教導她?還是會關心她、詢問她?
她的家庭是允許犯錯的嗎?

許多的好奇,在她的回顧下有了完整的故事:
原來她的媽媽在生完妹妹後幾個月過世了,媽媽在過世前告訴她:你是姊姊,你要多照顧妹妹,爸爸要工作很忙,你要分攤家事,不要讓爸爸太辛苦…。
得到母親的認可與任務,女孩真得負起責任,勤做家事,打理自己,也照顧妹妹,當年她才五歲,妹妹未滿一歲。小女孩慢慢長大,妹妹也依賴小女孩,跟著姊姊到處玩到處跑,感情非常好,但是,這位女士回憶起「我想到我其實會忌妒妹妹,當她跟大家玩在一起很快樂的樣子,我發現我是生氣忌妒的,我討厭她過的天真沒有煩惱,我恨她的
出生要讓我成為母親,而不是母親的小女孩……」,女士放聲哭泣,因為她發現最深層的感受不是生氣,不是對妹妹多討厭和生氣,是她對母親過世的生氣和難過,她失去母親,她感到無力又害怕,她以為只要努力就好像母親會在活起來,她想念母親,不要母親離開,不要母親給的任務。

當時,五歲的她,得到的照顧也僅僅是大人們的安置,沒有人會跟她關心詢問她,陪伴她經歷所有的心情,她只是被告知該做什麼,而她的乖巧,也得到許多人的稱讚,也因此,她連生氣、難過、悲傷的心情,都不知道能不能表現出來,那就更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面對了。

原來這是一個「失控暴力」的歷史,但是,其實這是一個失去母親恐懼茫然的故事。
小女孩用努力、照顧妹妹、分擔家事、體諒爸爸、獨立、自律與過世的母親連結,但她終究是個小女孩,有著小女孩對母親的渴望,以及失去母親的害怕傷心難過,我問女士:你現在有女兒,你能理解小女孩需要母親的照顧和愛的心情嗎?
如果小女孩哭鬧,是因為小女孩很壞嗎?
女士搖頭說不是,她只是想要母親抱,想要撒嬌,只是還不會說。

我問:你能明白這個,你會怪你女兒嗎?還是會理解她而後教她?
女士回應:我不會怪她,我會跟她核對,我會教她,我也會擁抱她。

我最後問這位女士:那你現在可以理解當年的你,失去了母親,會生氣、難過、想念,無法像你現在擁抱女兒一樣得到母親的擁抱,也無法得到母親的教導,而這不是你的錯,你可以理解並且原諒、接納自己、擁抱自己了嗎?這位女士終於可以真正的釋放悲傷,也撕下「我很暴力」的標籤,慢慢地,有機會重新安放歷史,並用現在的自己,重新理解與選擇如何表達生氣。

在這段記憶的喚醒與更新後,這位女性很勇敢地做了幾件事,她跟妹妹說了當年的事,也像妹妹道歉,妹妹說早已經忘了,但是我相信這個道歉對關係,和這位女士極其重要。因為她愛著妹妹,她只是太想念母親。
好多我們對自己的認識,都建構在某個事件和事件的結果,忽略了事件底下作為孩子的我們的內在真相,也因此我們必須倚賴外在的定義,來認識自己,最終遠離了真實的我。

Satir女士說:每個人都充滿了應對世界的所有資源寶藏,只是等待我們去發現。倘若我們無法與自己的真實連結,我們認識的不是真實的我,而是被事件結果或他人所定義的我,那我們又怎麼有辦法發現並整合我
們所有的資源寶藏呢?

「家」是我們第一個學習的場域,有太多資源寶藏除了天生帶來的,就屬家庭學習的最多,家人猶如生命老師,經歷家庭工作的忙碌、老、病、死、衝突、煩惱經濟、家族親戚問題等,小孩是觀察者、學習吸收者、模仿者,從中累積學習各種特質、能力,表現在許多事件中,那怕是被打了躲起來,仔細覺察,都可能發現祈禱、控制、想要變好的能力與決心。探索原生家庭,就像偵探追蹤真相,而這個真相是你的生命力、精神、本質,內容有哪些?

只能等待你自己去發現了!


🥕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8

🥕 「話出愛的力量」-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16

🥕 「與情緒溫柔相處」-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617

🥕「《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讀書會」-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1

🥕「從覺察到放鬆-自我照顧與提升 / 人際關係工作坊」-台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1a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