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自己是如何進入關係的嗎?


看到標題,兔編就陷入了沉思

以量老師的文章,很常讓帶有浮躁情緒的我,藉由眼睛的文字輸入,內在就會從某個頻道轉到另外一個頻道,也因為另一個頻道的開啟,藉由沉思讓自己更加明白、更加認識自己。

進入薩提爾的學習,讓兔編學習到,過往大量知識上的學習,顯示了,自己在關愛、體驗、交流上的不足,最近更加體悟,生命中是需要有智慧的師長透由提問或是文字講說幫我帶到更深刻的人生沉思中,以量老師在兔編心中就是這麼地有份量。

兔粉們,你們心中也有類似的老師嗎?

By  #馮以量

我覺得這問題有好多思考的空間。
當晚,我完成了以下這一篇自我省思。

1。
我是因為別人需要我,而進入關係?
還是因為我需要別人,而進入關係?
我是清醒地進入關係,
還是混沌地進入關係?
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
我有從中看見某種固定的互動模式?
或者對某些人我有著某種慣性的回應嗎?我有察覺到嗎?

2。
我進入關係之後,我是如何展現自己?
我是用什麼來接觸別人?
是運用我累積的知識、權力、才華、財力、地位?還是過去堆疊的自憐、自責、自卑、自我羞愧的狀態去接觸別人?
還是我想再純粹一點:就是以一個人想要連結另外一個人,就這樣而已。背後沒有計算、沒有動機、沒有附帶任何利益。

3。
我是用角色來和人接觸?
還是不用角色來和人接觸?
我知道在角色里,我和你都被賦予劇本、責任、功能及目的。
我也知道在沒有角色之下,我和你被釋放了,沒有劇本、沒有責任、不需要有太多的功能,然後再慢慢建構屬於我們互動的面貌。

4。
我在關係裡頭如何建構自己?
我不夠好?還是我足夠好?
我需要人來肯定?還是我一直得不到別人的肯定?
在別人面前,
我展現的是真實的自己?
還是虛假的自己?
還是有時真?有時假?
甚至是哪個是真、是假,自己也分不清楚了。

5。
我知道自己在關係裡頭是如何一步一步互動之下建構了自己的三觀(生命觀、世界觀及價值觀)?
在和別人互動的關係之下,我是如何看待自己?
我自己對自己足夠好嗎?
還是我都覺得自己一直處於匱乏?
還是我其實沒有很好卻被人誇獎誇過頭、就只有自己知道?

6。
說穿了,在和別人建立關係時,
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很重要。
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很重要。
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很重要。
因為很重要,通常都需要說三次。
在這世界,眾多的關係里,
我和自己處於一段什麼樣的關係,
那才是最重要的。
也是我最需要去學習的。

7。
來,我們繼續問下去。
我是如何和自己進入/建立關係的?
我每一次連結自己,都是在罵著自己不夠好?還是埋怨別人對我不夠好?還是瞧不起別人而覺得自己是最好的?
我有真正接觸過自己嗎?
我有體驗過自己愛過自己的溫暖嗎?
我有沒有感受過即便自己好糟糕,可是自己願意慢慢陪著自己走過那段好糟糕的日子嗎?
如果都有,那我收穫了什麼?
如果都沒有,那我還沒有學習到的又是什麼?我不夠的資源又是什麼?

8。
我和過去的自己是如何建立關係、
而建構現在一個這樣的自己?
我打算如何和自己建構未來我想要看見的自己呢?

9。
我的父親或母親(還有其他重要他人),他們有沒有決定了我如何和自己相處?
我有沒有在我心靈里,內化了他們的語氣、教誨、慈悲或責罵?

10。
#我和別人的關係,
還有 #我和自己的關係;
真的是人生兩個很大的功課啊
作為一個紀錄。

11。
謝謝如湘的激蕩
謝謝如湘提供slides
這話是吳就君老師說的

#助人者越能與自己連結
#就越能與他人做深度的連結

謝謝如湘
謝謝諸位
謝謝自己
謝謝生命
謝謝🙏

以量 送上祝福
16/11/2022

文章選自:https://is.gd/H8CXId


🥕「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打造健康的情緒生活」-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107

🥕「與情緒溫柔相處」-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114

🥕「《非暴力溝通》讀書會」-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202

🥕「愛的賽局理論」-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218

🥕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新竹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210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  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私訊長耳兔 🔸

(Photo by Joseph Chan on Unsplash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長耳兔心靈維度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