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種應對姿態


作者:Charles Lee

上個週末在台北參加了儀婷老師的工作坊,課程裡老師提及了幾個日常實用的工具,我也頗為受益。

工作坊開始前我分享了一個跟小朋友互動的故事。年初的時候我們四個家庭,包含儀婷老師一家五口,到三峽一個溫泉度假村遊玩。甫進小木屋,大家都還忙著整理自己的行李、觀看房間位置與設施時,我那個三歲多的小外甥「一一」就開始吵著「我要騎腳踏車、我要騎腳踏車」。媽媽(儀婷)跟孩子說「現在我們還在忙耶,晚一點再去騎」,可是「一一」哪裡聽得進去,一一知道現在沒有辦法達到他的目的,便開始撒潑、耍賴,大喊著「人家都沒玩到、人家都沒玩到」。

在一旁無事的我看了不覺好笑,原來儀婷常提到一一的「惡行惡狀」經典台詞就有這一句「人家都沒玩到」竟然就這樣上演了。

看著一一即將趴在地上使出他的101招撲街大法,我蹲下身軀跟一一說,舅舅帶你去騎腳踏車好嗎?一一點點頭,看了看媽媽,然後拉著我的手跟著我,還有那個沒有腳踏板的二輪車一起走到平台。與其說是騎,不如說是推。二輪車跟一般的腳踏車無異,只是沒有腳踏板,孩子僅能坐在椅墊上用雙腳在地上猛蹬,推著車子前進。

過不多久,一一說他累了,不想玩了。我也邀請一一跟大家一起在渡假村裡散步。

四個家庭一夥人剛步入山丘步道,一一似乎就開始覺得乏味了。他開始吵著「我要騎腳踏車」、「人家都沒玩到」…

我望了望儀婷,再看了看孩子,我頓時之間就體會到了爸爸媽媽面對孩子的困境。在孩子尚未到能完整說道理的年紀,父母的應對就必須要更有耐性,溫柔地貼近孩子。然而要每天面對高壓環境的父母能夠時刻覺察自己、回應自己談何容易。儀婷老師帶領三個孩子,卻時時刻刻能夠運用教養法則,以穩定、一致的姿態面對孩子,一直是我敬佩的。

工作坊課間休息時,學員小萱問我「我很好奇,你爸爸過世之後,你們一家人似乎還是保持著很好的聯繫,假日還會一同出遊,你們是怎麼做的?」

類似這樣的問題我遇過不是第一次了,我也知道通常提問者其實要的不是我的答案,畢竟每個家庭的相處模式不同,無法適用所有人。我反而好奇小萱「妳怎麼會想問我這個問題,妳的家庭有面臨到彼此不連結的問題嗎?」

小萱深吸了一口氣,眼眶泛紅回答「我爸爸大概也是三四年前過世了,這對我的打擊很大,我跟家裡弟弟也很難溝通,沒有太多的連結。」

要知道對話的目標有的時候不是回應字面上的意思,而是回應對方這個「人」。我帶著小萱看到了她在家庭關係裡,面對父親離開時的感受,也帶她看到她過去曾經的努力。當我們可以跳脫過去的「因果」慣性,我們就有能力可以改變自己,讓意念與感受結合,創造一個新的自我。當然這必須先從覺察感受,有能力愛自己開始。

小萱後來問我,「愛自己」跟「自私」這兩者的差異與界線在哪裡。

我相信這也是許多人在上完工作坊後會遇到的問題。很多心理學的學習都告訴我們要愛自己,可是這個世界卻鼓勵著大家要犧牲小我,成全大我。這當中似乎有著很大的衝突與矛盾。我要怎麼能夠愛自己,但同時又能夠和諧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而又不顯得自私呢?

簡單來說,我認為「自私」是一種應對姿態而已。若是要借用薩提爾模式的應對姿態來解釋,那麼「自私的行為」恰巧在應對姿態的餅圖裡面佔了「在乎自我」這個區塊,自私的人不在乎情境、也不在乎他人。

來看看薩提爾模式裡,我們學習到的四個不一致的應對姿態是

討好:忽略自我,但在乎情境與他人

指責:忽略他人,但在乎自我與情境

超理智:忽略自我與他人,但在乎情境

打岔:完全忽略自我、他人與情境

而在乎自我卻忽略他人也忽略情境這個分佈的姿態卻沒有提及。我大膽地解釋「自私」就正好落在這個應對姿態裡。這也正好可以回應了小萱以及其他人的疑問,愛自己是一切的核心,而「自私」僅僅是我們的一種應對姿態而已。

當然,這樣的解釋是我自己的主觀詮釋,並非薩提爾模式裡的含義。我以為「自私」恰恰可以引申為第六種應對姿態(除了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與一致性之外),如此也更好理解了「愛自己」跟「自私」的差異何在。

這跟我們理解的「感受」與「應對」是分開的,有異曲同工之妙。「你可以生氣,但不代表你要用指責的行為來應對。」這是兩件事。同樣的,我們可以愛自己,但不需要自私。

當我內在充盈飽滿,對自己有愛,我有能力照顧其他人了,自然就能更一致地面對他人了。

(Photo by Tyler Nix on Unsplash)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116

陳桂芳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206

李崇建老師工作坊( 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221

李崇建老師工作坊( 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118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321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長耳兔心靈維度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