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找自己的人生答案
五月天的〈諾亞方舟〉裡,有幾句歌詞唱著:「如果今夜就要和一切告別,如果你只能打一通電話,你會撥給誰?」
我對這幾句歌詞有很深的體會,因為在陪伴家屬及臨終病人的過程中,我時常會發現,即使我們每個人都明白「人生無常」、「愛要及時」這些道理,但事實上,在面對生離死別時,我們總會驚覺自己所做的遠比自己所明白的少。
但我相信,成為大人以後的我們都懂,並不是我們只想把道理掛在嘴邊。而是生命就像燭光,當燭光還很明亮的時候,能夠照亮的範圍就是比較廣……我們會關心公司裡的業績、人際上的困擾……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有。
等到生命之火逐漸變弱,能夠照亮的範圍自然會越縮越小。當我們能關心的事情也變得越來越少時,這束微弱的火光到最後,就真的只能照亮我們自己,以及與我們連結得最深刻的幾段親密關係。
許多臨終病人,在發現生命已經走上最後一里程時,最開始還會擔心未完成的工作要交接給誰、遺產要怎麼分配等。漸漸連坐著也會覺得累的時候,能思考的,已經和最初完全不一樣了。
我曾見過,許多人在這一刻才發現,原來內心惦記的,是一個已經失去聯絡的人、一句沒說出口的話、一件沒有鼓起勇氣去做的事,或是一個始終沒有彌補的遺憾……
但我也能明瞭,沒有人能夠真正把每一天,都當作人生最後一天。如果今天就是最後一天,我應該會緊緊抱著孩子不放,不可能還在這裡書寫,更不可能有心處理工作或其他事物。
因此,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書寫,和大家分享我在職場上的所見所聞,以及我陪伴父親走過人生最後一段路、度過喪親之痛的親身經歷。希望提供大家一些不同的面向與觀點,讓大家及早正視死亡,思考生命之於我們的意義。
但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大家能夠明白,雖然這本書裡有著許多故事、充滿著人生百態,或許這些故事會令我們產生許多價值判斷,但也請理解,那並不是所謂的「標準答案」。
每個人在生命中遇到的每種狀況,都是對當事者的考驗。選擇這樣進行,抑或是那樣度過,每個選項都有各自的難處與益處,沒有絕對的完美,更沒有絕對的失敗。重點在於有意識的選擇,並且覺知到,什麼樣的角度能讓自己更自在。
所以,最後一刻時,到底能不能打電話、具體要打幾通電話,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大家在忙碌之餘能夠想想,有朝一日,當生命真的來到盡頭,自己想和誰說話、又想對他們說什麼?有沒有哪些話,一直被我們放在內心深處,明明知道應該要說,卻遲遲沒有開口?
三通電話,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在這樣有所限制的篩選下,你想道謝、道歉、道愛,還是道別?
以上內容節錄自「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負此生」
長耳兔心靈維度好書導讀,邀請到單程旅行社的冬瓜社長來談談他的新書。也邀請夥伴一同來思考生命之於我們的意義與價值。
➤ 《生命駔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好書導讀(線上免費)
▴ 課程日期:2023年10月31日(二) 晚上 9:00 ~ 10:00 pm
▴ 講師:郭憲鴻(小冬瓜)
▴ 地點:線上(zoom)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