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滾滾專欄]-培福

[滾滾專欄]

培福
作者:滾滾

「能夠確知這信仰是自己所選,並且為其負責,才真能改善彼此的生活。」

漸漸地學了對話之後,過往多流於誇讚、討好的表淺交流,逐漸變得緩慢深刻,也讓我覺知,原來要聆聽他人的陰暗,實然是會讓我不安的,而這個不安,正代表著我們願意跨出慣性,去探索生命更本質性的可能。

那天,同幾位看似信仰堅實、積極奉獻的年輕人們泡茶閒談,分享了自己經由對話學習,近日和信仰的關係有了些轉變。言談間,見他們聽得專注,慣常熱情笑著的臉龐,卻漸漸地沉下來。那樣的沉,透著些向內探索的深刻,卻莫名地令我有些不自在…我擔心,是否自己說得太多,反而冒犯、動搖了他們的信仰呢?

很長的停頓之後,年輕人們深呼吸,有些緊張、僵硬,仍要硬把聲音從齒縫裡擠出來地那般,審慎地撿擇著用字,眼神裡,卻透著股豁出去的倔強。他們說,有時候會覺得,為了宗教信仰付出,只是「殺時間」而已,又有什麼意義呢?這團體為什麼要辦那麼多活動讓大家忙成這樣呢?投注了幾乎全部的私人時間在信仰上,到最後演變成即便不想出席,卻還是會面臨邀約與指責的壓力,這樣的現狀,已經讓他們漸漸地搞不清楚,為何人人都說這信仰好,但他們卻只感受到壓力與疲憊?

聽到這些看似在信仰中如此發光發熱、熱情洋溢的年輕人們,其實很不願意時時泡在宗教活動裡,甚至明明已感身心俱疲,卻又不敢拒絕,我心裡很是難過,也很是好奇。我好奇,他們是怎麼把自己的生活過成這樣子的呢?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們即便這麼地厭煩,卻還是會勉強自己去呢?

幾番探問後,漸漸了解,原來,他們被「培福」的想法卡住,也習慣了生活裡好像沒有「不培福」的選項。於是,即便覺得疲憊煩躁、失去信心,卻還是會被他人熱情地勸說著,要來「培福」這樣才可以改變、才會讓生命有轉機。於是,這些年輕人們明明已自顧不暇,還在擔心道場活動沒有人手怎麼辦?萬一自己不去付出,會不會「沒有福報」?所以,他們時常就這麼被恐懼驅使著,拖著疲憊的身心努力付出,再無奈、空虛地回家,繼續面對不知何時才能轉變的生活,繼續獨自承受著那些,就算試圖跟信仰中的長輩訴說,卻好像也會被評價為「不懂惜福」、「不知感恩」的鬱悶。

這些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原本是可以生活得更幸福、可以獲得滋養與歡喜的宗教服務,又變成了一種苦。「老實說,我覺得去做義工,是有錢有閒的人才會做的事啊!我的家裡和工作亂成一團,卻還是常常被叫去幫忙,真的很累!其實也很想有個假日可以什麼都不做,可以好好地耍廢放鬆,可是又怕被講….也覺得自己這樣好像不努力,應該要更努力培福,不可以偷懶….。」年輕人這樣說著,眼眶含淚,那淚光中混著氣惱、羞慚、迷惑與無力,很是複雜。

我願意去理解,他們這麼說,並不是「大逆不道」、並不是「不願意付出」,而真的是心累了,需要關懷、理解與陪伴。會有這樣的掙扎,反映著他們並不是不認同信仰、不願意付出,也不是不懂得感恩與珍惜,而只是很挫折,又不知道該跟誰說,才能重新找到立足的方向與能量。

這些信仰裡頭,或說華人文化中所重視的「感恩」、「知足」、「群體重於個人」的規條、期待與價值觀,總慣性地瀰漫在我們生活中的時時刻刻。漸漸地,讓我們連想先照顧自己、想拒絕「付出奉獻」的時候,內在也會自動產生恐懼和罪惡感。當我們剝離了生命細緻的內涵,將「付出的人最有福」粗糙地切割成了一種武斷的價值觀,個人的感受、需求,被迫隱沒、噤聲於群體期待之下,諸多沒有被溫柔地看見、聆聽與安頓的情緒,便逐漸地在內在僵固成渾沌、黏稠的一團,阻塞了生命原有的豐富能量。

這些年輕朋友們來到信仰之中,明明是想要安心的,卻因為無法拒絕他人的邀約、期待與評價,亦無法覺知、探索與安頓自己的感受,便衍生了更多的煩亂與迷惑。投身於密集的宗教活動裡,許多時候他們只是不斷地忙碌著,卻缺乏停頓與覺知的餘裕,因而不容易連結信仰的本質,亦不敢對自己所選擇的生活樣態負責。

我一邊同他們緩緩地對話著,一邊也在練習著,如何能專注靜定地停頓,而非慣性地去閃躲這些在對話中,逐漸流動起來的情緒。因為,我也曾經是那些身心俱疲卻又不得不繼續前進的年輕人啊。現在比較少這樣的苦迫,不過是因為透過對話,連結了自己內在的感受、期待與渴望,而能允許自己適度地與信仰保持了距離,也允許自己犯錯了。

實然,宗教信仰和這世間的許多事情一樣,過度全部地投入,就產生了執著與壓力,要怎麼樣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怎麼樣有耐心去反覆覺察與調整,其實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也才真是我們藉境培養出來的福報吧。

培福,要培什麼福呢?培養能夠承受痛苦、也能夠陪伴自他痛苦的福。培養能夠深刻聆聽、深刻對話、深刻覺知的福。俗世競逐的功名利祿,自有聚散因緣,但惟有這樣寵辱不驚、寬廣堅實的心力,我確信,是可以透過練習來達到的。因此,選擇透過信仰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我相信,並不是一昧地消除、逃避一切世間苦難,而是去培養出願意與這苦樂交融的生命,和解共生的安然。這,才真是信仰的大福報吧。


李儀婷老師台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323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台中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330

講師群李崇建、羅志仲、羅寶鴻、趙安安、陳志恆、洪善榛、李崇義等愛與自由的體驗之旅沙龍台中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411

講師群成蒂、李崇建、楊世華、陳品皓、李儀婷等打開接納的門沙龍台北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418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高雄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412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