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線上讀書會


我們常想著跟別人對話,跟別人溝通。

可曾想過跟自己對話,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會這樣做?

「我怎麼又搞砸了!我總是這麼糟糕。」「我連孩子都顧不好,我是失敗的父母…」「我對父母這個態度好像很不孝順。」「為什麼每次都是我…….」

你可能沒注意到,每天,我們對話最頻繁的對象,就是自己!
  
我們常在心裡上演許多小劇場,重播昨晚的吵架、焦慮未來的規劃、預演明天的狀況。

我們腦中不斷來回的自我對話,誰也聽不見看不到,卻牢牢的主宰我們的思緒,深深影響我們的表現、人際關係與生活品質。

自我對話,可以是我們的最佳教練,讓我們有超水準演出;但也可能是讓人崩潰的惡魔,打趴自信、拖垮表現。

人生中最重要的對話,就是我們與自己說的話。

懷文老師帶領的讀書會,將帶領你探索自己,透過自我對話,掌握克服小對話的有效工具,不再被負面情緒綁架!了解自我真正的想要跟渴望。

「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的線上讀書會,邀請你來參與。

主題:《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線上讀書會(zoom)
講師:胡懷文
日期:2023/10/5, 10/12, 10/19, 10/26 連續四周 每周四 19:30 ~ 21:30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1005

三人以上團報有優惠,歡迎私訊我們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傻孩子

(4)
 
by 李崇義/Charels Lee

你們如何定義「愛」?

我問課堂裡的同學們這個問題。很多人有不同的講法,眾說紛紜。

一位男同學說,他沒有體驗過愛,因為從小爸爸媽媽對他就很嚴厲,所以凡事要求滿分,不容許有一分差錯。

「你現在自己有孩子嗎?」我問。

「有。」
 
「愛他嗎?」

「當然。」

「如果你的孩子長成的樣子不符合你預期,你還愛他嗎?」

「還是愛呀。」

「為什麼?」我問。

「因為我是他爸爸,愛他是天經地義的事。」他說。

「那你爸爸呢,他愛你嗎?」

「我不知道。他幾年前過世了,我也無從核對。」

「你媽媽呢?她還在嗎?」

「在,但我們很少講話,偶爾過年過節我們才碰面。」

「她愛你嗎?」我追問。

「我不知道,至少我沒感覺到過她的愛。」他說這話的時候神情有些激動。

「想測試一下嗎?」我說。

「怎麼測試?」

「今晚,打個電話給媽媽,問她我剛剛問你的問題,但不管她怎麼回答,你都別反駁,可以嗎?」我給了一個指令。

男同學想了一下,說願意接受這個挑戰。

第二天早上,男同學急著要來分享前一天的測試。他情緒激動地拿起麥克風,講述了打電話前的心情非常緊張、忐忑。

最終,他說他問了關鍵的那一句話:

「媽,如果我不管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你還愛我嗎?」

男同學說,當這句話出口的時候他覺察到心臟跳動快速,整顆心都快要破胸而出,全身直冒汗。

「傻孩子,當然呀,哪有媽媽不愛孩子的。」媽媽說。

男同學說,媽媽在說完這一句話後就打岔說了一些生活上該注意的雜事,但他已經得到他要的了。

原來從未表達過愛的親人,並不是沒有愛,而是沒有覺察。
.
聽完男同學的分享,我心裡想著,如果媽媽的回應不如他的預期,那麼又該如何?

成人世界的眼光多半來自於原生家庭裡父母對我們的看法,當日常變成了一種習慣,我們就忽略了短暫即逝的片刻美好,其實愛是一種能量,它無所不在;就算它無法從父親或母親那裡獲得,它也必然存在某個地方支撐著我。

你曾經體驗過愛嗎?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也想告訴你。

傻孩子,不論你長什麼樣子,愛無所不在。

————————-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高雄)–2023/10/20(五) ~ 10/22 (日) 9:00am-4:30pm
講師:李崇義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1020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中)–2023/10/28(六) ~ 10/29(日) 9:00am-4:15pm
講師:謝欣惠
【從覺察到放鬆-自我照顧與提升人際關係工作坊】(台中)–2023/11/4(六) ~ 11/5(日) 9:00am-4:15pm
講師:胡展誥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台北)–2023/11/17(五) ~ 11/19 (日) 9:00am-4:30pm
講師:李崇義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1117


【與情緒溫柔相處】(台北)–2023/12/2(六) 9:00am-4:15pm
講師:陳志恆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孩子,你的存在,就是美好


666095
by 芳儀的多重宇宙

我結婚了七年才生了女兒。

會拖這麼久的原因,說起來似乎有點奇異
只因為我當時養了七隻貓
從我結婚開始,便不斷有人質疑:「萬一有了孩子,過敏怎麼辦?」
我知道這些勸說背後都是善意,但這些「善意」卻讓我感到了「恐懼」
雖然爬文、找資料,都說這一切其實並無關
但三人成虎,聽著聽著,謠言也會變成似乎也加進了些真實性

但最大的害怕在後面。

生養孩子的前輩們不斷的提醒我:「生了孩子好忙的,妳會沒時間顧貓的。」
想想也是,我一個人、也就兩隻手。
當時先生的職業是軍人,大多時間也不在家
不斷的自我懷疑,我真有這個能力,照顧這麼一群生物嗎?

拖著想著,晃眼一下七年
時不時聽見朋友生孩子的消息,又加上了難過與自責
我是不是奪走了我先生當爸爸的快樂呢?
雖然先生總是說著不在意

如果真的舉頭三尺真有神明,那神仙們在天上看著當時這個焦慮的憂愁鬼,應該是不斷的搖頭翻白眼
於是,祂派了我女兒來

女兒出生之後,我發現,人的潛力真的有如原廠內建
超忙,但快樂
先前的一切焦慮、擔心、害怕、自艾自怨
全部一起消失

原來我可以的!
而且不知道是憨膽,還是信心滿滿,接續又添了弟弟
七隻貓,兩個小孩,就這樣一起過了十幾年

前陣子女兒學校派了個作業,題目是訪問爸媽
女兒挑選了媽媽我當受訪對象
第一題她問我:「妳曾經後悔生小孩嗎?」

我笑了:「從沒這樣想。」
「孩子,妳知道嗎?? 妳的出生,是一件對我意義重大的事,我先前的憂慮、害怕,因為妳的出現,都消失了」
我述說著先前的故事,女兒靜靜地拿著手機錄著、聽著

「妳的健康,是好珍貴的寶藏,讓我有信心,也知道我是有能力的人,好幸運可以擁有妳到我身邊,我的生命更完整了」

聽到這裡,女兒略顯害羞的笑了。

一切美好的像詩的這一刻,被旁邊一聲兒子的哭喊劃破

「哇…..那我呢?? 我都沒屁用喔??」

超可愛的抱怨啊,趕緊也抱著兒子,跟他說說,他出生的當下神奇的故事。

如果有機會、如果還記得那份孩子出生的感動,請說出來給孩子聽吧!
一個人的自我價值,並不在多優秀,並不在表現多出色
而就只因他「存在」
當孩子出生,哭聲響亮的傳到父母耳裡
知道他健康、一個新生命的展開,是多麼令人振奮的事
這些都讓他們知道吧!
光是「存在」,就無比美好與珍貴。
把這一份禮物送給孩子

圖為我女兒嬰兒時期與其中六隻貓的合照
—————

【《正向聚焦》讀書會 】(線上)–2023/10/17, 10/24, 10/31, 11/7, 11/14 (二) 早上 9:00-11:30am
講師:陳志恆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1017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高雄)–2023/10/20(五) ~ 10/22 (日) 9:00am-4:30pm
講師:李崇義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中)–2023/10/28(六) ~ 10/29(日) 9:00am-4:15pm
講師:謝欣惠
【從覺察到放鬆-自我照顧與提升人際關係工作坊】(台中)–2023/11/4(六) ~ 11/5(日) 9:00am-4:15pm
講師:胡展誥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1104

【與情緒溫柔相處】(台北)–2023/12/2(六) 9:00am-4:15pm
講師:陳志恆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李儀婷老師工作坊-台北/台中

By  李儀婷

還在為孩子功課不好而憂心忡忡嗎?

如果我告訴你,孩子的未來,不只是建立在學業成績上,孩子的未來是否能大放異彩,更多機會是源自父母是否能寬容的允許裡,你是否願意從執拗的成績中,稍稍鬆綁自己的觀點?

三三夾帶著對創作濃厚的興趣,在十三歲的這一天,為八個孩子作前導的領航員開課了。

開課的這一天,恰巧是三三自己的生日,她用這樣的方式宣告自己已經長大,這是她為自己爭取的成長禮。(很感謝那些願意給三三機會,相信三三有這個能力的父母們,送孩子來三三身邊,跟著三三一起學習)

許多人聽聞此事,感到無比的驚訝,以及無比的讚嘆,認為三三之所以能這樣獨樹一格的作自己,全是因為父母良好的基因遺傳所致,要不然就是擁有天資聰穎的天之驕子。

事實上,不論基因為何,能將三三帶領走出自己的人生樣貌,除了薩提爾教養模式的功勞,最大的功臣,正是她的父親,亦是我的先生所致。

每個人都有天生得天獨厚的長才,這是薩提爾女士所秉持的信念,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將這樣的信念導入家庭教養之中,讓孩子能充分的發展自己。但真正使孩子發光發熱的,除了以薩提爾模式打造的陪伴沃土之外,更需要的是父母寬闊的允許與接納。

怎麼說?

在家庭中,若說我是家庭裡轉動的核心,那麼先生就扮演著讓孩子發展的箭矢角色,永遠準確的讓孩子的發展走向最好的大道上。

先生,在我的眼裡,是公認的高材生,數學能力好,物理化學的能力更好,擁有許多人稱羨的學習資歷,原以為三個孩子的數學多少承襲著先生的優勢,但偏偏,老大三三的數學邏輯是那種「非常需要努力」才能夠擠進「理解」的行列裡,先生每每對此,感到不可思議。

在許多家庭中,如果父或母過去的學習成績很好,尤其某一科目(如數學)是擅長的,那麼當孩子在該科目(數學)不擅長時,會不自覺冒出「這肯定是孩子不夠努力的關係」這類的想法,為了讓孩子達到更好的成績,家庭紛爭、親子戰爭,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止盡的開戰了,因為父母認定「孩子不夠努力」,而孩子怒吼「我盡力了」,雙方無法取得共識,家庭淪為戰場。

反觀我的先生呢?

雖然我的先生出現在我書裡的形象是「不懂得跟孩子溝通」的父親形象,但他對教育孩子的理念,卻才是深深影響孩子發展的大道。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先生看著孩子深受數學之苦,他經常感慨,並提醒我:「不要讓孩子被功課困住了。」

這句話,幾乎成了我引導孩子走向獨立人格的重要定錨方向,即使先生經常教導孩子數學的過程中,屢屢發生衝突(因為孩子賴皮、不認真、不專注),但每每教完孩子之後,先生依然會語重心長的說:
「功課不是唯一,考試成績不是一切,不要讓孩子一直受困在她不擅長的地方,讓她去做她擅長的事吧。」

先生的這份信念,讓孩子在面對學習困境,有了無比的勇氣,面對未來,更有了無比的想像。

這也是後來引導三三勇敢走上自己喜歡的道路,積極去爭取自己想要,成為她自己理想中的樣子重要原因。

三三今天能站上講台,追逐自己的夢想,完全歸功於先生對孩子的教育不執著成績所致,我致力讓孩子擁有獨立的個體,而先生致力讓孩子走向自己熱愛的興趣,我們才能順勢帶領孩子,造就出自帶光芒三三。

鬆綁讀書成績是唯一的觀點,讓孩子天賦自由,推動孩子勇敢追夢,是帶領孩子的真正法門!


「愛的賽局理論」-台北場
時間:2024/3/30(六) ~ 3/31(日),共兩天,9:00am-4:15pm
活動地點:台北市
講師:李儀婷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40330

「愛的賽局理論」-台中場
時間:2024/5/18(六) ~ 5/19(日),共兩天,9:00am-4:15pm
活動地點:台中市
講師:李儀婷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40518

✓  每場工作坊僅提供單場單次使用,恕不提供延期或換課使用,請留意報名日期再報名。
✓  三人以上團報有優惠,請私訊我們。
✓  溫馨小提醒,當您在「Accupass活動通」訂購票券後,請記得兩天內付款,否則系統會視為無效票,並將票券釋出給後續訂票的人唷。請訂購後記得至您填寫的聯絡信箱查看繳費單信息。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預告】李儀婷老師工作坊-台北/台中

By   李儀婷 

開學至今,許多孩子在學校陸續出現人際交往上的困境,粉專收到許多父母來訊詢問最多的問題大概是「孩子在學校發生人際困境該怎麼辦?」

人際困境相較於霸凌,程度不同,內在的感受也不盡相同,最大的分野大概就是霸凌屬於「刻意為之」或「帶著惡意」的行徑,但兩者在群體生活中,都會經常發生,屬於群體生活中無法避免的課題。

不管霸凌或人際困境如何發生,對受苦的孩子都將造成心理上無法抹滅的傷痛,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能做的,除了遇到重大情節時可以選擇離開原校外,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深刻的陪伴與對話,因為陪伴能讓孩子降低孤單感,若能透過對話讓孩子產生覺知,則是最佳的對話方式。

對話帶來覺知,這是以薩提爾模式導入對話時,最重要的核心。

只是對話能啟動的覺知有太多議題可以選擇,究竟要讓孩子啟動哪一方面的覺知呢?

方向可參考一致性所需兼顧的三個面向著手,一、讓孩子(自我)感覺被理解(連結)。二、對施壓者(他人)產生同理。三、對事件的處理有所幫助,三者兼顧,就是一次很好的引導。

記得三三剛升上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段時間也經常為人際關係所苦。

有一天晚上,我帶著孩子吃飯時,孩子突然走向我,對我說:「媽媽,我今天在學校過的很不好,我很痛苦。」
孩子的面容沈痛,我感覺事情的嚴重。

我立刻放下我手中的筷子,認真的看著她。

我說:「當然,你說,我在聽。」

孩子開始講述這一天學校遭遇的困境。

原來,班上發作業的時候,孩子不小心把後面女同學的作業本弄掉了。她很快撿起來,並且跟同學說「對不起」。

但女同學沒有接受三三的道歉,說了句:「找死!」

此後,女同學把腳從後面伸到三三的位置上,讓三三無法坐下(坐下會壓到同學的腳)。

但站著會招來老師關注,因此孩子最後選擇勉強坐下(坐在椅子邊緣)。女同學見狀,立刻用腳踹三三的背。

孩子不想發生衝突,只得把椅子挪前再挪前,但女同學不放過她,將桌子靠近三三椅子,繼續用腳踢她。

孩子幾次抗議後,都招來女同學髒話回擊。孩子最後受不了同學粗暴的對待,當下在教室裡情緒就潰堤了。

孩子在外很倔強,亦很少流淚,她是個相對堅強的孩子,她的眼淚代表她真的沒有辦法了。

我抱著她,心疼她的遭遇,問她:後來呢?你有求救嗎?

孩子點頭說:我有向老師求救。

此為對事件的處理辦法,讓孩子知道遇到困境,自己是有能力求救的。

我撫摸她的背,欣賞她:你會求救了,會自己保護自己了,你做的很好。不過我猜想,老師也沒辦法真正改變同學的行為,對嗎?

孩子點頭,她說:我一哭,另一個男同學還嫌棄我很吵,我覺得很難過。老師也沒辦法處罰他們。媽媽,我這樣算被霸凌嗎?我今天一整天心情都不好。

我嘆息了,感受了三三的無奈與委屈。

我:應該吧,今天是學校大考的日子,你在學校還遭遇這樣的事,媽媽聽了真心疼。

此為同理孩子,連結孩子內在的對話,讓孩子明白她並不孤單,有我理解她。

孩子緩了緩情緒說:其實後來老師有把女同學叫出去訓話。老師跟她說,媽媽你之前來教室說故事,見她被男生欺負,你有特別照顧她,還給她棒棒糖,鼓勵她學習,怎麼她都忘了,還這樣欺負我,老師還說,她這樣欺負我,不就跟以前男同學欺負她一樣嗎?

我:老師責罵了同學,為你想辦法,你有沒有比較不難過了?

三三:有,但是媽媽,我很想知道,女同學一直欺負我,為什麼當初你要對她這麼好,還送她禮物。

我看著三三,我不禁笑了。

我:因為當初你特別告訴我,這個女同學在學校很辛苦,被男同學欺負,要我幫幫她,而且當時你還說,女同學對你很好,很照顧你。我有記錯嗎?

孩子苦笑:對啦,當時確實是我要你照顧她。當時她對我不錯,她一直都這樣,有時候對我很好,有時候又對我很兇一直欺負我。

我問孩子:是呀!女同學為什麼會這樣呢?我也好困惑,你和她相處這麼久,她有透露你一些原因嗎?

孩子認真思索:我覺得是她常常在家被姐姐欺負,被打,在學校又被男同學用言語霸凌,所以她也是不得已。

此為啟動覺知的對話,讓孩子不再只是受害者角色,而是從受害者中掙脫出來,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事件,讓她對同學有更多理解。

我:媽媽好佩服你這麼會觀察,我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她應該有自己的苦衷,只是故意踹人踢人就是不對,需要被老師糾正,但有了你這樣的理解,我們似乎對她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更能同理她了。

孩子點頭:媽,我好多了,沒事了。

我:被欺負時,媽媽不在身旁保護你,媽媽很難過,但看你這樣學著保護自己,媽媽感覺你又長大一些,媽媽很驕傲。

孩子甜甜的笑了。

孩子在人際關係上遇到困境,是常見的成長課題,如何帶領孩子攀越自己人生的困境山峰,父母該做什麼呢?除了陪孩子抱怨或唉聲嘆氣或代為憤怒,都遠不如以對話,開啟孩子的覺知,讓孩子在父母愛的陪伴下,能將問題看得更遠更透徹,也更有處理的能力。

這就是「薩提爾模式的對話」所帶來的能量。

「愛的賽局理論」-台北場
時間:2024/3/30(六) ~ 3/31(日),共兩天,9:00am-4:15pm
活動地點:台北市
講師:李儀婷

「愛的賽局理論」-台中場
時間:2024/5/18(六) ~ 5/19(日),共兩天,9:00am-4:15pm
活動地點:台中市
講師:李儀婷

✓ 每場工作坊僅提供單場單次使用,恕不提供延期或換課使用,請留意報名日期再報名。

[詳細報名信息與連結將於明日公告]
*長耳兔的票券,委由Accupass活動通購票平台辦理售票,想報名的朋友可以提前至Accupass活動通註冊帳號,以利後續訂票活動。
Accupass網址如下:www.accupass.com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免費線上講座〉【薩提爾奇幻魔法之旅】

「薩提爾奇幻魔法之旅」

by  李貞儀

小時候我常幻想自己有一支魔法棒!

魔法棒一揮,走在樹海森林裡,鳥叫蟲鳴,蝴蝶翩翩飛舞,有鹿哥哥陪著我,有貓頭鷹伴著我,溪水川流間,魚兒自游自在,我在這,心靈景緻好快活。

成為有魔法有魔力的人,ㄧ直是我小時候的心願,對小時侯的記憶,我常常低著頭,蹲座在家門外反省,有一隻手指頭指著自己,

怎麼又搞砸了,你有專心在做嗎!
怎麼又做錯了,要講幾次才能好!
怎麼又考差了,要100分知道嗎!
烏雲密佈,常被「我不夠好」籠罩著

生活中看不見自己,要能認同「好」是不容易的,更別說自我價值肯定了。
生命的沉重與困難,常常困擾著我
尋找生命的真實義,不停在找答案

我一直想消弭內在的聲音,ㄧ直要找方法解決,上過各類型的身心靈課程,激勵的、佛法的、靈學的、教練的等等….

10多年沒有停止過的,就是不斷的學習。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面有一段話,意涵是這樣說的「當你真心渴望,宇宙萬物都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幫助你」

我想,就是那份對自己的渴望,對自己的那份願意,老天帶我走進薩提爾的學習歷程,進入長耳兔師資培訓訓練,過程中,磨練的是對自己的接納,感受自己的喜怒哀樂,提煉內在跟自己對話,這些時間的操練,轉化了我用欣賞的眼光看自己,我可以輸,做不好就再做一次啊!事件發生是有意義的,它跟我生命的關聯性是什麼?

這些念頭的改變,世界也變了,天天都在創造魔法啊!我的生命完整了,內心常感到幸福喜樂,這成長型的思維給了我滿滿力量。

「生命的神奇魔法,就住在我們的心裡」

誠摯邀請您,來聆聽我的蛻變旅程,薩提爾的學習成長,10/25晚上7:30在長耳兔有一場線上分享,要來哦!讓我們彼此的生命可以更靠近,一起給出美好!

➤  主題:薩提爾奇幻魔法之旅
➤  日期:2023/10/25  (三)  晚上 7:30 ~ 8:30pm 
➤  演講者:李貞儀
➤  地點:線上
➤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1025

▴ 訂票成功後,系統會Email電子票券(QR Code形式)的取票連結至您報名時所留的電子信箱中,請保留好票券,請於線上講座開始前十分鐘,點擊電子票券即可進入線上會議系統。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李崇義老師工作坊

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從小就被教導不能遲到,甚至於要提早到,因此鬧鐘早就訂好,東西也都準備好了。但是伴侶跟孩子卻是拖拖拉拉,隨著時間的逼近,情緒跟著漸漸高漲。出門時火氣上來,心裡急著,嘴裡罵著,油門踩著。光想像那畫面,就足夠讓人緊繃窒息。

從小到大,我們常常在聽大人們諄諄教誨,尤其是成語故事,常常隱含著許多人生大道理。無形中,成為我們的信念與價值觀。

這些信念沒有不好,但有時候可能把我們綁得太緊,沒有彈性空間。

那麼該怎麼覺察跟鬆綁這些慣性呢?

對話就是一個很好開啟覺知的路徑。

因為我們習慣回答問題,要回答就必須先思考,要思考就有機會停頓下來覺察自己。

崇義老師擅長團隊管理與人際溝通,浸潤薩提爾模式多年,廣泛涉獵心理學,融合大量個案晤談經驗,歸納出實用且貼近日常情境的對話。

崇義老師10月在高雄,有一場【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的工作坊,邀請你來體驗對話如何能改變慣性。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1020

三人以上團報有優惠,歡迎私訊我們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為什麼是我得了憂鬱症

.jpg
by 陳雪如
「為什麼是我得了憂鬱症?」剛被下這個診斷時,小婷腦海中,不斷閃過這個問句。

六年過去了,憂鬱讓小婷無法正常上下學、不斷進出醫院、眼看同學都畢業找到工作了,只有自己,受憂鬱症狀影響,連課都無法好好上、作業交不出來,幾乎每學期都二一、連畢業都成了夢。

以前,小婷可是優等生呢,總是頂尖的她,人生得了憂鬱症後,連正常出門上學、工作都有困難,未來只能在庇護工場工作。

這太傷自尊了。尤其自己身邊的同儕,各各春風得意,相比之下,自己真是殘破不堪。
「為什麼是我?」

「我沒有受虐的童年、也沒有悲慘的人生故事,為什麼,我只是因為一點小事,就變成憂鬱?難道我的抗壓力這麼低嗎?」

「還是,其實我沒有憂鬱,我只是在演的?」

故事中的小婷,是虛構,也是真實。她是許多憂鬱人生的綜合。許許多多罹患憂鬱的小婷,不約而同提出這樣的疑問。

——-
其實,憂鬱的成因,往往生理心理互相影響,所以在治療上,身心科醫生搭配心理諮商,雙管齊下,研究認為是最有幫助的。

可能因為遺傳或本身體質,有些人的大腦情緒調節物質分泌無法平衡,導致原本個性陽光開朗的人,某天突然莫名變得容易負向思考、對別人說的話,很容易太走心、過度在意別人眼光。

過度在意別人眼光,進而開始懷疑自己的社交技巧、總感覺別人不喜歡自己、排擠自己,慢慢的,對人群產生恐懼、對自我產生厭惡。

生理,影響了心理。

而心理,也可能影響生理。

例如考不好,陷入長期沮喪,大腦長期缺乏愉悅時會分泌的多巴胺等情緒調節物質,進而產生憂鬱。
憂鬱,真的很難找到單一歸因。在很多案例身上,我看到生理心理互相影響、交織。

可是,一般人並不知道。

而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

於是,當剛好遇到不順的時候,大腦情緒調節物質分泌也容易變得不穩定,很容易,就往憂鬱發展去了。
或許,在另一個平行時空,一樣的人,遇到一樣的事,但恰巧,他的大腦情緒調節物質比較能穩定分泌,或許,他就能順利渡過,成為抗壓力好,沒有憂鬱的人。

別再自責了!憂鬱的發生,真的不是抗壓力低、真的不是自己有問題。

相反地,被憂鬱找上門,真的很讓人心疼。這就像被癌症找上門一樣,明明努力健康過活,可疾病,就是這麼沒有理由的,發生在自己身上,影響自己的人生。

「重點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之後怎麼做」

憂鬱發生,就是發生了。身為家人,也不需不斷找歸因,這很容易讓當事人覺得被指責、好像是自己想不開才讓憂鬱發生。

不,他們就是很倒楣,被憂鬱找上了,這跟很倒楣,被癌症找上,差不多概念,他們已經很辛苦了,別再質問,如果你過得更健康,或許就不會得病了。

憂鬱發生了,很遺憾、也很讓人心疼。罹病者,感到憤恨不平,是很可以理解的。
我們可以做的,是緩緩的,緩緩的,真實的,陪伴,等待,同在。一起經歷這個真的好不容易、好不容易的一段路。

不知道多長的一段路,不知道終點在哪。

可是走著走著,怎麼,找到了愛,與被愛。

文章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757984503011602&set=a.451771573632898

——————————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高雄)–2023/10/20(五) ~ 10/22 (日) 9:00am-4:30pm
講師:李崇義

 

【《正向聚焦》讀書會 】(線上)–2023/10/17, 10/24, 10/31, 11/7, 11/14 (二) 早上 9:00-11:30am
講師:陳志恆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1017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中)–2023/10/28(六) ~ 10/29(日) 9:00am-4:15pm
講師:謝欣惠



【《轉念的力量》讀書會】(線上)–2023/12/5, 12/12, 12/19, 12/26 (二) 7:30pm-9:30pm
講師:尼娜、陳韋蓁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1205


【與情緒溫柔相處】(台北)–2023/12/2(六) 9:00am-4:15pm
講師:陳志恆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謝欣惠老師工作坊心得–原來我依然渴望       

by夢凡

「原來我還是渴望母愛的」

從有記憶以來,媽媽就不在我身旁,我是奶奶帶大的孩子,我一直以為有奶奶、姊姊、以及家人滿滿的愛,讓我根本不需要母親。

 

從小我是跟爺爺、奶奶以及姊姊住在一起,爸爸、媽媽兩個人住在外面,爸爸每天晚上會回家吃晚餐看看我們,但媽媽就是過年的時候吧,會碰面帶我們買新衣、過新年。這個記憶我已經塵封很久很久,久到我以為根本想不起這些了,但其實它都在。

 

透過欣惠老師的帶領,老師的聲音及笑容,還有最重要的接納,不管是言語上、行動上,尤其是時間上的等待,欣惠老師在在都讓我感受到柔軟,讓我放心地慢慢找回這丟失的記憶。

 

第一次寫生命年表,一點一點的寫出所發生的事件,我很快就寫好,但在與夥伴的分享時,我又慢慢地找到,喔!原來我還有這件事可以記錄啊,生命中的過往並不會消失,透過書寫、透過敘述,一一的浮現了,真的就如影片般,讓我看得更清楚,接著再探索這些事件的冰山下層,當時的我,跟夥伴還能侃侃而談,談到媽媽的離家,我也還是說,雖然我的家庭圖像跟別人不一樣,但我還是活得很好。

 

直到下一個活動–對當時的自己說說話,我看著當時的小夢凡,我深深的感受到,她其實是害怕的,她其實是疑惑的,她其實是渴望的,看著她,眼淚一直掉不停,媽媽,我知道你有你的難處,但我也好想告訴你,我好需要你。

小夢凡,你很棒喔,從小到大你運用了樂觀能力,你看到了好的那一面,你看到爺爺奶奶雖然辛苦,但卻讓你感受不到家裡有多麼的窘迫,你看到家裡滿滿的愛,讓你雖然需要母親,但卻也能自在成長。

 

原來我也因為自己母愛的缺席,所以我對待我的孩子時,就努力的做好「好媽媽」的角色,從不缺席他們的任何活動,不安親不課輔所有課業都是自己來,但這樣的媽媽角色是我要的嗎?是的,我很愛孩子,也很喜歡參與他們的所有大小事情,但我還是我,我需要的是找回自己。

 

或許這些就算不面對,我的人生依然很美好,但當我像剝洋蔥般,剝開了一層層的外皮,我看到了流動,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有抗拒、不安,但真正的連結了自己,似乎就更完整了一些。

 

在這個工作坊中,我還找到了丟失已久的「撒嬌」特質,當老師帶領我們透過家庭圖,在家庭中想想如何運用資源表達需求時,我立馬想到我小時候不是很會撒嬌嗎?身為么女的我,當我想要甚麼的時候,不就是最會運用這個技巧得到我想要的嗎?當慢慢長大,怎麼這個技能不見了呢?

 

每個資源和特質在課堂中找到,看見時,我都有種老朋友好久不見的感覺,「你好啊,怎麼我遺忘你了呢」,每個面貌都是自己,沒有好壞只有你是否可以辨識它,我現在有一群軍團可以運用,透過這兩天,我真的築出了我的新家園,謝謝欣惠老師的帶領,讓我更貼近了自己。

——————————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中)–2023/10/28(六) ~ 10/29(日) 9:00am-4:15pm
講師:謝欣惠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以身修心的練習

by陳怡如

身心本就一體,當身體學會了什麼,心也同時學會了。

外在身體可以是修煉內在心靈的最大助力。體位法Asana與呼吸法Pranayama都是瑜伽練習中的一種方法,會幫助停止心識的波動,使心智沈靜專注而產生覺察與智慧。

挪出一些時間來#靠近自己
從身體開始練習 #覺察
練習覺察呼吸帶來的身體起伏、覺察自己的身體姿勢。
從身體開始練習 #專注
練習專注身體某個部位的感受、練習眼神專注一個凝視點。
從身體開始練習 #接納
練習接納身體的舒暢及痠痛感受,或接納過程中產生的想法評價。
從身體開始練習 #淨化
練習藉由緊縮肌肉來發熱排汗,或練習潔淨法以清除體內毒素。

從練習裡身體打破慣性、心也跟著打破慣性,從練習裡身體自然的變得安穩、心也跟著安穩。身心本就一體,當身體學會了什麼,心也同時學會了。

《課程內容》
#坐姿冥想:靜心引導與技巧說明
#動態冥想:當周重點體式教學,與基礎瑜伽動作序列練習,培養身體感知能力、以及打開身體空間。
#躺姿冥想:攤屍式引導與放鬆。

註1:以溫和的初級瑜伽體式為主,初學者友善,沒有瑜伽體位法經驗也可加入。
註2:有高血壓、眼壓高、心臟病或脊椎側彎、脊椎關節手術等請課前告知。


《瑜伽習慣養成: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課程期間會使用Line群組,除了每週一堂完整的練習與當週重點體式教學外,增加自由參加的Line線上靜心共修時間,陪伴有心將身心覺察練習帶入生活的夥伴,重複練習靜心與當週瑜伽體式。


【《瑜伽靜心 – 愛自己、身心連結的覺察練習 】(線上)–2023/10/23、10/30、10/6、11/13、11/20 (一) 9:00pm ~ 10:00pm
講師:陳怡如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