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說不出口的 更需要被聽懂》線上讀書會

明明事情多得做不完,卻一點都不想動;看電視追劇,心裡又充滿著焦慮…

每次跟父母講話,沒幾句火氣就上來,口氣很差,事後覺得自己很不應該…

客戶無理的要求,讓人委屈又沮喪,情緒很低落…

在這資訊快速又爆炸的時代,工作、家庭、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瑣事,壓得我們透不過氣,既疲憊又無力,情緒滿點,該怎麼調整身心,成為現代人很重要的一項課題。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將以心理專業角度,協助你意識到形成長期壓力的來源,學會與壓力共處,從內而外改變慣性疲累,回歸內在的安定與平靜。

從呼吸開啟和身體、內心的連結,一方面幫自己踩煞車,另一方面,覺察自我評價的信念來自何處,把困住自己的障礙,透由客觀理解及理性思辨,看得更加清楚,把不適合的信息,用有效的工具,幫自己增添適合自我的資源,創造一份美好的關係。

這是一堂從自我出發,靠近他人的工作坊。

胡展誥老師,從覺察到放鬆-自我照顧與提升人際關係工作坊。邀請你親身參加體驗。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讀書會】
➤ 時間:2023/5/4、5/11、5/18、5/25、6/1 連續五周,每周(四) 7:30pm-9:30pm
➤ 講師:胡展誥
➤ 地點:線上(zoom)
➤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04

▴ 歡迎三人以上揪團一起報名上課,私訊我們享有團報價。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社交恐懼

By  李崇義

當我走進工作坊現場,一群陌生的臉孔看著我,我猜他們心裡想著:不知道這是何方人物來給我們公司員工上課。隨著我慢步走進教室時,許多人安靜了下來。

這次邀請我來上課的團隊都是公司的主管階層,主辦的人資部門告訴我,他們想要了解如何與員工良善溝通,達到他們團隊協作的目標。

我邀請現場的同仁們說說他們在職場上遇到的問題,幫助我了解他們工作的困境。有一位現場同仁小范弱弱地舉起手來,由於他手抬起來時高度甚至沒超過頭頂,我眼光掃過差一點沒注意到他舉了一半的手。

「你想要說話是嗎?」我問。

「嗯,是的。」小范說。緊接著他說了自己的名字。

「你遇到了什麼情況呢?」

「老師,是這樣的。我因為平常不善於表達,所以跟同事講話的時候有些詞不達意,好像常常他們搞不明白我想說的。」

小范聲音不大,可以聽得出來聲音波動略帶緊張,但他咬字還算清晰,所以我聽他說話沒有什麼困難。

「有人說過你表達不清楚嗎?」我好奇。

「是我自己吧,很多時候我說了話,別人好像聽不懂。所以我心裡也很焦急。越是焦急越是說得結結巴巴。」

我看著小范,渾然不覺他說話有什麼問題。

.

「你是小時候就這樣嗎,還是長大開始才如此?」我問。

「好像是小時候就這樣吧。」小范說。

「你什麼時候發現的?」

小范搔了搔頭,搜尋著他腦袋裡的記憶庫。

「可能是上小學的時候,具體什麼事情我也不記得了,好像我到學校去,老師問我怎麼回家功課沒有帶到學校,當時我也忘了什麼原因,所以對老師解釋的時候也說不清楚,接著老師就把我數落了一頓。事後我才想,是不是我表達有什麼問題,好像我講的不是老師要的。」

「這個發現有影響你日後的工作嗎?」

「有吧,現在我跟同事們一起工作我也不愛講話,因為每次講話我都覺得緊張,特別是公開場合。」

小范囁嚅地繼續說著:「老師,其實我發現我有社交恐懼。除了公開場合我不擅長言詞之外,在陌生人面前也常常說不出話來。」

我瞪大了眼睛看著小范,問道:「你在陌生人面前更不容易表達自己,是嗎?」

「對呀!」

「那,我算陌生人嗎?」我帶點自嘲的口吻問小范。

「呃,應該算吧,我們才剛見面。」小范面帶羞澀。

.

社交恐懼症的人通常不善於公開表達,在講話的時候容易結巴,身體出汗,有的時候臉紅並且會感到心悸、噁心。嚴重的社交恐懼症者會恐慌症發作,呼吸急促,坐立難安。

社恐症狀的人尤其害怕別人對他有負面評價,而我估計這樣的症狀也跟過去被對待的經驗有點相關。

.

「小范,如果我也算陌生人,你知道剛剛開始跟我講話到現在,怎麼會有辦法滔滔不絕地陳述著你的狀態呢?」我問。

「呃,我也不知道,可能老師比較特別?」

「是嗎?看起來你是可以在公開場合侃侃而談的呀,是嗎?」我跟他核對。我同時也尋求現場夥伴的力量,向現場問道:「你們跟我一樣也見到小范能夠跟我順暢的對談了,對嗎?」

現場夥伴很給力地紛紛點頭。

小范若有所思,不知如何回應我。我們的對話中斷了幾十秒。

「小范,你在思考嗎?」

「嗯,對呀,聽老師這麼說,我好像是可以公開講話的,但似乎平常沒辦法這樣。」

.

每個人身上其實都帶著許多自己看不見的資源,如果我們沒有打開覺察的觸角,就很難發現這些細微的隱形能力。一個自稱社交恐懼症的夥伴在現場為何能夠在我與眾人面前說出他自己遇到的困境?我評估是因為這個環境給予足夠多的接納。

我們若能將接納的能量帶入到當事人身上,讓他們感覺到安全、卸下不必要的防備,他們也能漸漸看到那些從未見到的細微資源,並且取之為我所用。

社恐的人就像是關在家裡害怕被野狗追咬的孩子,要能夠讓他們跨出家門,就需要讓他們知道門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威脅他們,在自在與安全的氛圍下,他們享有要不要為自己開門的自主權。當這個權力握在自己的手上,是否要開門就是時間的問題而已了。


文章選自:https://is.gd/nNK5f0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14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台北平日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809

🥕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讀書會」-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04

🥕 「話出愛的力量」-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16

🥕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8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圖片選自網路)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與欣惠老師相遇 (二)

卡通妈妈孩子图片大全,卡通妈妈孩子设计素材,卡通妈妈孩子模板下载,卡通妈妈孩子图库_昵图网soso.nipic.comBy  朱芳儀

接續上次跟欣惠老師的第一次線上相遇
在課程裡,欣惠老師帶我尋找資源的部分,也令我印象深刻

在課程中,老師請我示範講一個成長中的故事。
我想了一想,腦中閃過一個小故事,本以為”沒甚麼”的故事。

那是我國小三年級左右,因為一些因素我越區就讀,我家離學校有點距離,必須搭公車上下學。
有天,那個小小的芳儀,看到了平常搭的那班公車,但卻出現在不太一樣的方向。
小小的女孩想:「雖然方向怪怪的,但應該是一樣公車的吧?」
於是我上了車,也就是搭錯了車(錯方向)

車開著,但沿路的景色,都不是我印象中的樣子,小孩內心也越來越慌。
雖然害怕,但她鼓起勇氣走向司機詢問,司機告訴她:「妳搭錯方向了。」
對一個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那真是可怕的事
但那個孩子腦袋一片空白,完全不知所措,想著:我要下車嗎?

很幸運的是,那位司機叔叔冷靜的跟我說:「妳不要下車唷! 就待在車上,待會我會繞回去。」
很難想像,如果當時這位司機叔叔沒跟我說這句話,而就讓我在不熟悉的地方下了車,還真不知道那個小孩後來要怎麼辦。
成長的路上,有許多幸運圍繞在我身邊,一直是我感恩的事。

車窗外的景色,開著開著,又進入了我認識的路段
一顆不安的心,漸漸地恢復了平常跳動的速度
終於最後,我平安的抵達。

下車前, 小三的小女生想,該怎麼表達這份感謝呢?
想了想,她把鉛筆盒裡平常存的所有的零錢,嘩啦嘩啦的全部放進公車的收費箱裡,然後,跟司機說了聲謝謝。

這曲折的旅程的最後,小女孩回到家,門後是焦急等待著的媽媽,此時,那個小女孩終於放聲大哭。

故事說完,本以為的”小”故事,突然開始發光。
欣惠老師驚嘆著:「聽妳的故事,我是很有觸動的,我感受到了妳生命的震動,妳有發現,妳有好多資源嗎?」
我不好意思的笑了,是阿,好多呢!

欣惠老師把我的資源一一點名,每一個被唱名的資源,都像被打了探照燈,它們變得不再渺小,閃閃發亮

老師說:「我覺得這個小女孩,很有思考力、也很有判斷力、也好勇敢,在等待的過程裡,那個小女孩也是聽話的,體貼的。她是個非常懂得感恩的小女孩。她內心有一份愛,所以她會回饋。她忍到回家(才哭),她是懂得照顧自己的,她不會給別人惹麻煩,她既讓人心疼、又讓人佩服。」

欣惠老師接著說:「如果,這個小女孩出現在妳面前,妳會跟她說甚麼?」

一想到這個小時候的自己,眼淚馬上奪眶:「我會跟她說,芳儀,妳很勇敢,但妳是可以哭的,妳就算在車上哭了,也不丟臉,因為妳真的超棒的。」那份心疼與敬佩自己這個生命的感覺,滿滿的充斥在我身體,非常感動。
我想,我應該會抱著她大哭一場。

老師開心的說:「小芳儀得到了大芳儀的認可。」
那是多麼美好的合一,找回自己的過程體驗
也讓我體會到,每一段本來認為平凡無奇的故事,都是生命力的展現。

欣惠老師在課後的信件裡,寫下了一句:「一場又一場下來,我越來越看見共創的力量,這也是薩提爾女士說的。謝謝,我們真的一起共創了充滿生命力的夜晚。」
老師謙和的態度再次讓我動容,這力量是我們”一起創造”的,是台上的講師與學員一起譜出的美好。

超級期待老師的實體課程,也很期待夥伴能夠在老師的帶領之下,也能有感動的體驗,那個與自己整合的美好,絕對不僅只於頭腦的認知,能量在重新被找回來的時候,身體是真實感覺的到的。


🥕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8

🥕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讀書會」-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04

🥕 「話出愛的力量」-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16

🥕 「與情緒溫柔相處」-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617

🥕「《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讀書會」-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1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圖片取材自網路)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李崇建老師工作坊-台中/台北

上過阿建老師工作坊的學員們的心得常常也很觸動兔編,好像又在親臨一次現場。

夥伴W:「提問問題技巧後面語言展現出的力量。」

夥伴U:「自我覺察的部份,如何與人溝通方式。從學員的回答中,學習核對問題的方式;可以在對方回答中,尋問感受。藉由老師說明,大概知道哪些問句是「雷區」。「鬼打牆」,也是平常會發生的狀況,在實際互動中,有覺察到。」

夥伴Y:「全部都很值得 都觸動 最有啟發的是帶了方式去執行,第一次感覺右腦脹 好奇妙。」

夥伴R:「目標要放在貼近對方而不是解決問題;觀點沒有對錯;關係線的釐清;主觀描述與客觀事實之分;一致性的應對;自責是在自我層次對自己的否定;更寬廣的內在。以上是我學完覺得最有感覺、受益最多的地方。謝謝!」

夥伴P:「崇建老師提到有關教育的內容,如何以豐富的眼光看待一個人……讓我看到親子、師生、人我互動,甚至是人與物互動中所創造出的美好;看到教育無限的可能性,娓娓敘說,殷殷懇切,令人莫名感動,在我腦海中浮現了美麗的圖像。生命存在的本身是那麼的美麗,一切存有是那麼值得崇敬,瞬間幸福感濃烈滿溢。期許自己也能將這份愛帶給學生,帶給孩子,帶給周遭的人,單純的去愛一個生命。」

工作坊現場的迷人之處在於,當概念能從頭腦下放到心,連結就能開啟,改變就有了轉機。
阿建老師工作坊,值得您前來參加。

「從自我成長到生活運用-薩提爾模式導入」-台中
活動地點:台中市
時間:2023/04/14(五) ~ 04/16(日),共三天,9:00am-5:00pm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414

「從自我成長到生活運用-薩提爾模式導入」-台北
活動地點:台北市
時間:2023/5/19(五) ~ 5/21(日),共三天,9:00am-5:00pm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19

✓ 每場工作坊僅提供單場單次使用,恕不提供延期或換課使用,請留意報名日期及縣市再報名。
✓ 長耳兔課程目標為心理教育而非心理治療,請自行評估身心狀況再決定是否能參加課程。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預告】李崇建老師工作坊-台中/台北

By   李崇建 《薩提爾的守護之心》 

教養中代代相傳的心法,當大人能守護自己的心,就更有能力守護孩子的心。

當大人懂得好奇、懂得表達自己,懂得更深的冰山對話,就有了外在應對的方法,我將之戲稱為語言「招式」。

然此招式非彼招式,人與人的關係中,需要彼此一來一往「應對」,都需要與他人溝通。那麼溝通的基礎,在於自己與自己先連結。「招式」換句大白話說:「就是瞭解自己。」

只有瞭解自己,才能透過表達,讓他人和自己連結。

與人連結不是策略,而是一份真正的願意、相信、接納和愛,這就與每個人的內在有關。
若要將外在的對話熟練,更需要「內功心法」

然而「瞭解自己」談何容易,起手式是覺察。

跟課多年的兔編,很常被學員夥伴詢問:「請問阿建老師工作坊內容是什麼啊?」

阿建老師工作坊分對內的「內功心法」和對外的「好奇對話」。

當你對自己有足夠的瞭解和認識,因為有了覺察,就能時時刻刻調整和改變,這將帶給你自由和負責。
當你擁有這樣的狀態去和孩子、老公、太太、親友、同事、上司、老闆談話,那份好奇,就能展開。

一份以愛為出發的工作坊,值得您報名。

∷∷∷ 明日(3/24)中午12:30開放報名 ∷∷∷
∷∷∷ 明日(3/24)中午12:30開放報名 ∷∷∷
∷∷∷ 明日(3/24)中午12:30開放報名 ∷∷∷

「從自我成長到生活運用-薩提爾模式導入」-台中
活動地點:台中市
時間:2023/04/14(五) ~ 04/16(日),共三天,9:00am-5:00pm

「從自我成長到生活運用-薩提爾模式導入」-台北市
活動地點:台北市
時間:2023/5/19(五) ~ 5/21(日),共三天,9:00am-5:00pm

[詳細報名信息與連結將於明日粉絲頁公告]
*長耳兔的票券,委由Accupass活動通購票平台辦理售票,想報名的朋友可以提前至Accupass活動通註冊帳號,以利後續訂票活動。

Accupass網址:www.accupass.com

✓   每場工作坊僅提供單場單次使用,恕不提供延期或換課使用,請留意報名日期及縣市再報名。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好書導讀《教出有勇氣與行動力的孩子》(線上免費)

By   林桂安

爸比才剛放下蜂蜜罐,下一秒,孩子就立刻拿起,伸出舌頭,一舔!

我嚇了一跳:「燁燁!!!你在幹麻??!!」

“我的天啊!有夠噁心的!”

這是我心裡第一個冒出來的OS!
意識到自己的反應有點激動
我先深吸了一口氣
再次把場面交還給神隊友。

爸比以不帶有情緒的語氣和孩子談了幾句,
接著燁取下瓶蓋,往櫥房移動。

在燁離開我視線時,我開始思考,若是在自己家中,面對孩子這樣的舉動,我肯定會平淡以應。
怎麼在婆家,我就變得如此敏感呢?

我發現是因為所有家族親友都在的關係,在疫情依然的氛圍下,叔伯妯娌的大孩小孩嬰幼兒們全都聚在一起,有咳嗽的、流鼻涕的、也有打噴嚏的,我不介意吃到燁的口水,不代表我能放任自家孩子,把他微感冒的口水傳播出去,因而我才對自己孩子的行為特別在意。

重整了自己,我帶著澄澈清明的心,重次看見腦袋裡對燁行為的觀點
“噁心!”

我想起書上這句:
「當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有比較合宜的觀點時,在父母效能上便會有很大的改善。」

當我的心智對孩子有評價、我就很難在互動上與孩子連結、也很難引導孩子在這個經驗中得到正向體驗。孩子擔心被大人責罵評價的不安害怕情緒,會讓孩子忙著為自己解釋和辯護。

我靜下心來試著看見孩子行為背後可能的正向動機。
也許孩子太渴望那一滴美味的蜂蜜,也許是孩子捨不得浪費。

好吧,在拿掉焦慮和擔心的放大鏡後,

它真的只是一個孩子因經驗不足而犯的微小失誤。

而大人的回應和態度,將決定這個事件:
會變成一個讓孩子感覺自己很糟的經驗?或是一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包容,並從錯誤經驗中學習的機會。

燁將蓋子擦淨蓋上後不久,我的情緒也散去了。

於是我回饋給孩子
「燁,剛才你舔了瓶蓋旁滴下來的蜂蜜,不過後來我也看到你馬上就去洗瓶蓋了,是嗎?」
『對,而且我有擦乾,這樣裡面的蜂蜜才不會碰到水、整罐壞掉。』
「哇,所以你有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呢,而且也有注意要把水擦乾啊!」
『嗯啊~』燁看著我點點頭微微地笑
「那你覺得這樣的自己…怎麼樣?」
『我覺得我有負責任,我覺得自己很棒!』

感謝神隊友爸爸,引導孩子以行動去面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讓孩子從生活經驗中增加自我效能感。

我與孩子後續的對話,連結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也有助於提升孩子日後再遇到錯難或挫敗時,願意面對的勇氣。

越來越多親職專業工作者在多年的務實經驗後都指出,要解決孩子在團體中適應不良、情緒障礙、或諸多問題行為的根本之道,正是:親職知能的家庭。

家庭是一個孩子發展的根基。
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願自己在日常中持續當個阿薩母,透過覺察、調整、放開自己的恐懼和焦慮,拉起與孩子的連結,增加彼此的勇氣、合作、與行動力!

邀請你4/18(二)上線與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本《教出有勇氣與行動力的孩子》。
在養兒育女的辛苦經驗中,我們可以同時也享受著為人父母獨有的幸福和喜悅。

課程免費,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 《教出有勇氣與行動力的孩子》好書導讀(線上免費)
▴ 課程日期:2023年4月18日(二)  早上10:30~11:30 am 
▴ 講師群:高佳均、林桂安
▴ 地點:線上(Google Meet)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418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線上讀書會

#青少年討厭父母是正常的
「我們老是為了他抽菸、沉迷手機的問題吵架,我……我甚至覺得……他恨我。」

媽媽非常艱難的吐出「他恨我」三個字,眼淚瞬間潰堤。媽媽的心好痛,為孩子付出所有,最後卻成了孩子心中最厭惡的人,對話超過三句就會吵起來,這完全不是媽媽所期待的親子關係。

其實,這位媽媽並不孤單。在我輔導青少年的過程中,聽過許多青少年告訴我,他們也曾經恨過父母,或是此刻正在生父母的氣,覺得再也無法跟父母待在同一個空間中,滿腦子想要離家。

#恨的背後是愛是渴望療癒
「我告訴我媽,其實當年她站在老師那邊一直罵我、叫我去死,我覺得很受傷。沒想到我媽的反應竟然是否認!她說她完全不記得有這樣的事情,還指責我怎麼一件小事記這麼久,說我心眼有夠小。」

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共通經歷。無論是正經歷青少年階段的孩子,或者曾經是孩子,現在已經長大、生子的成年人,都難免受過來自於父母的傷害。

很多時候,父母無心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會讓孩子感覺受傷。但受傷是沒關係的,就像學走路一樣,孩子總會跌倒,在受父母教養的過程中,也難免會受傷,這就是成長的一部分。只是,父母與孩子本身,都有責任去療癒傷痛,將傷痛轉化為扎實的愛。

青少年對父母表達恨意的背後,是因為邁入青春期的他們,開始長出一點自我,開始覺得有力量。這給了孩子勇氣,對父母表達童年的傷痛。孩子要的其實很簡單,只是希望父母可以看見這個傷,安撫當年那個受傷的小孩,讓他們可以釋懷。

#孩子討厭我,該如何回應?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當年就是做錯了,罵他沒什麼不對啊!就開始跟孩子爭論對錯,或是覺得父母權威受到挑戰。其實,行為的對錯不是重點,重點是父母當下的處理方式,讓孩子有了心結。例如,孩子可能認為爸媽不愛自己,認為自己是糟糕的等等。

安撫孩子情緒的目的,是去處理這個心結,讓孩子能夠以更健康的心理素質邁向成人。到底該怎麼去修補親子之間已經造成的裂痕呢?以下是療癒傷痛的三個關鍵步驟:

#勒住舌頭,少說多聽
首先,一定要勒住舌頭。好好聽孩子說就好了,不管孩子說的對或錯,都不要反駁,傾聽就好。如果在聽的過程中,家長自己也覺得委屈、有情緒,那麼,照顧自己的情緒也很重要。

#好奇的探問
等調整好自己的狀態,能夠跟孩子聊聊的時候,假裝自己對事件全然無知,當個採訪者,用純然好奇的態度,探問更多當下互動的細節,透過好奇的探問,孩子會感受到父母其實是很尊重、在意孩子的,這會鼓勵孩子願意繼續說。

#看見孩子的受傷
許多父母第一次聽到孩子表達恨意時,會感到非常羞愧、否認孩子的指控,或是開始指責自己不是一個好父母。其實,恨的反面是愛。孩子不是真的覺得父母很差勁,只是希望大人能夠有雅量,能承接他們的負面情緒。

身為成人的你,如果覺得有足夠的勇氣跟能量,能夠承接孩子的負面情緒,鼓勵你在聊天的過程中,主動詢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爸媽有沒有做過什麼事情,讓你覺得很受傷?」這或許能讓假性親密的親子關係,進入到更深層、更有安全感,也更真實的愛與信任。但前提是,成人的自己真的準備好要跟孩子談這些了。沒準備好也沒關係,只是時機未到,生命總會找到出路,不急於一時。

以上文章摘錄於《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 陳雪如諮商心理師

邀請您一同來瞭解青少年的心理,也來探索過去青春期的自己。

【《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讀書會】(線上)
日期: 2023/7/1(六) 9:00am-4:00pm
講師:陳雪如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1

三人以上團報有優惠,歡迎私訊我們。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我 想 去 哪 裡

By   陳姿瑾 / Louise TZU

貼近與他人的對話,首先要能指引他要去的方向,在對話中,讓對方有感覺,是我想要的目標之一,也是我在陪伴他人時很重要的元素。

讓對方有感受,我會區分三種層級淺層、中層和深層:
淺層就是理解,靜靜聽他說,讓他有機會表達,藉由核對讓他的聲音可以被聽見。
中層就是同理,透由聽者的探索,讓同理在空氣中發酵,讓情緒能有更多停頓的時刻。
深層則是需在對談中透由觀察他的語言及非語言訊息中,把不自覺隱藏起來的亮光被看見,藉由語言文字讓他連結底層的自我,當那份自我能被看見,盡然而然,力量感就自然而然產生。

前些時候找我對話的夥伴,是位母親,孩子是特殊生,為了孩子踏上薩提爾的學習。

他向我敘述著在生活中的諸多事件,近期換了工作、工作上遇到的困難、孩子在校園中發生的事情,細細地聽,什麼才是她要的?

詢問她時:「妳的問題都指向一個核心『我沒有價值。我不值得』 這符合妳想去的方向嗎?」

頓時,空氣好像凝結了….

她表示:「好像是耶…….」

接著,她:「我剩兩次和諮商師的晤談機會,姿瑾,妳有什麼建議的方向嗎?」

我沒多想:「或許可以跟諮商師表達,妳想去的地方,或許有沒有機會可以針對這個議題深入探討。」

她不經意的回:「可是…我、好、累。」

聽見那微弱聲音,我頓時明白了。

此刻她要的,並不是去講原本提的核心價值「我沒有價值。我不值得」

想要的是,先這樣就好,先好好生活。

當讀懂她的語言背後的意涵,知道說出口對她也是一個很大的門檻。

我:「如果我是妳,我會跟自己說….
我知道妳在這條路上一直很努力
願意找資源,找諮商師幫忙自己
願意花時間去理解自己

即便在經歷轉職期間,我能明白,妳這段時間壓力很大,不僅要照顧孩子,又要照顧好生活的一切事務

我知道妳、很、努、力、了。
或許把 深入探究的機會放在下半年或是明年,可以等我有時間後,我再來好好和妳相處,和妳和解。

現在我想要先能呼吸就好。」

說完,聽到電話另一頭傳來哽咽及啜泣的回音…

一份來自自己和自我的連結,在當下,開啟了。

事後跟我說:「這就是我想要的。」

當引導陪伴的夥伴能真正確認他想要去的方向,只需要短短幾分鐘,就能讓她和自己連結,當她有了力量,就能再次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檻。

如果你也想要學習如何引導對方找到他渴望的方向,請和我們一起加入 「話出愛的力量」,
期待運用對話的力量陪伴彼此的旅程有你有我。


🥕 「話出愛的力量」-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16

🥕 「在愛中成長 – 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06

🥕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讀書會」-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04

🥕 「與情緒溫柔相處」-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617

🥕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8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與欣惠老師相遇 (一)

 
By    朱芳儀

好喜歡長耳兔舉辦的沙龍課程,至今我已參加了四場。
每周不同的講師,對我這雙子座的家庭主婦來說,就像驚喜福袋的超值豐富。
也很榮幸,擔任兩近期兩次線上沙龍開場主持人,因需要提前聯繫老師,也有幸看到許多老師私底下的一面。

與老師們接觸之後發現,真的每一位老師都身懷絕技,不只是知識,也都實踐於生活。

那一周,是謝欣惠老師的課,老師與我相約線上,討論課程進行的小細節。
那是第一次見到欣惠老師。
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好清秀的短髮女生,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

「好可愛的老師啊!!」,我內心這麼想著。

老師和善親切的程度,讓我錯覺是在跟同學聊天。聊著聊著,就從課程進行的話題漸漸歪樓了(兩個女生嘛XD),忽然,我談起了人際關係的相處。

我感嘆了一下說:「老師,我總覺得,我和一些人之間,有意識的選擇了安靜與遠距離的相處。」

欣惠老師炯炯有神的雙眼突然挨近了螢幕

「妳有發現,妳選擇的遠距離裡,這裡面有愛嗎?」她真誠地看著我

愛這個字像個神奇的開關,一陣暖意從胸口衝上眼眶,瞬間紅了雙眼。

仔細想想,是的。
之所以「安靜」、之所以「遠距離」,是因為我怕破壞了這一份有距離的美好。
雖然外表看起來可能會被解讀為冷漠,但背後卻有一份珍惜的真摯。
現在竟然,有人看得出隱藏的這一點,連我自己都沒有覺察的一點。

「愛」這個演員,在生命劇本裡,總是有好多種出場方式,也有世人定義愛的方式
甚麼樣的表現是愛?
如果都以世俗期待的靠近與親暱來評分,那在這份關係裡我肯定不及格。或許也不自覺指責自己,怎麼沒有達到多數大眾認可的那種關係。

忽然看見自己的愛、也看見自己是有愛的,那瞬間心鬆了好多好多。

接著,不得不佩服眼前這個清秀可愛的老師。

欣惠老師學習實踐薩提爾模式多年,課程中,她帶我們看到的,並不是薩提爾女士擁有魔法,也不是因為她童年有被多少愛包圍。而是薩提爾女士因為自身生命故事的豐富,而擁有豐富的眼光去看每一個人,並且去平等看待每一個感受,看到每個故事背後的美感,尊敬每一個生命力。

「自我整合」是那次欣惠老師課程的主題。能不能把自己的完整找回來?
小時候,從大人的評價中評價自己。
長大後,也習慣從外人的眼中找自己。
於是,慢慢的「原本的我」消失了,剩下的這個「標準的我」,而。哪個才是真的我?
如果有天,我在世俗的眼光一無是處
如果有天,我是膽怯、軟弱,而依然可以被愛嗎? 而我相信我也值得嗎?

老師帶著我們親手去接觸與體驗生命力的同時,我也深深被感動著,會呼吸、有心跳不是必然,那是一出生就在我身上的奇蹟,我們擁有療癒、肯定自己的力量,那神奇的力量原本就在你我身上。

當知道欣惠老師即將在長耳兔舉辦實體課程,怎麼樣都沒辦法克制我的興奮想尖叫。
從老師的課堂帶走的,是那種覺得自己「還真的是很棒的我」的感覺,是我難忘的。
我們原來就是夠好的,不需要任何的評判來給分,只需要誠實看待自己

期待著老師的帶領,帶大家看到更多已遺忘的、那個完整且美好的自己。

今天點播送給大家聽,蔡依林的「我」。喜歡這裡面的一字一句,總把這當成是對自己說的話。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FTFzRlW8F4


🥕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8

🥕 「在愛中成長 – 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06

🥕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讀書會」-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04

🥕 「話出愛的力量」-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16

🥕 「與情緒溫柔相處」-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617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長耳兔2023年師資培訓計畫

〔找尋星空中北極星—-想發光的你 x 專業師資群〕

你也曾是個心中有夢想的夥伴嗎?
你想要把學習到的概念分享給其他人嗎?

心中有夢的人是彌足珍貴。
願意分享所學,這份美意更是需要被好好珍惜。

這是一個圓夢的機會,請加入我們,幫您把夢想實現。


【★★ 長耳兔將擇優與通過認證的種子講師合作開課計畫 (長耳兔保留是否與通過認證之講師開課之權利) ★★】

============  課   程   資   訊  ============

▴ 課程日期:2023.07 ~ 2024. 06 (為期一年共計超過150小時)

▴  課程內容(必修及選修):實體課程 、線上課程、定期報告、成果展示。

▴  課程架構:1. 薩提爾工作坊實地參與、2. 解構上課框架與內容、3. 共學指定工具與定期報告、4. 自主開創新型態授課內涵、5. 實戰應用

▴  督導:李崇義、陳姿瑾 老師。

▴  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PJDqSTuFtLWcbG4H8

▴ 報名截止日期:   202355() 中午 12:30 前完成並上傳書面資料

(師資培訓通過者,長耳兔將提供師訓結業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