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彬老師文章分享]偷心事的人


由李儀婷老師帶領的長耳兔秋季對話沙龍,集結許多位重量級的老師,其中劉仲彬老師幽默風趣的風格,將理論轉為好消化、好吸收的語言,讓學員們有不同的體驗。

今天想轉貼仲彬老師的文章,談談家有青少年的家長,如何看待孩子隱私這件事。

咳咳,一早這麼嚴肅的開場,是為了凸顯這篇文章的幽默,準備好會心一笑了嗎?

 

【腦中小劇場 第49場 偷心事的人】
    
「我女兒在臉書偷罵我!」
「罵你什麼?」
「大痣鬼!」
  
然後婦人開始不自覺地摳嘴角上的肉痣,要命的是,我居然也不自覺地被吸引過去,整個過程大概維持了十秒,那顆痣簡直就像個瘋狂的漩渦。我原本想憋笑,但一想到萬一哪天女兒跟閨密說我爸是個屁男時,就有點笑不出來了。
  
案主前腳才剛離開,媽媽就一個箭步衝進來抱怨。
  
「你看,證據在這裡!」媽媽打開手機,一一劃過那些截圖給我看。通常這種年紀的女性,截的都是老公的曖昧簡訊,但她截的卻是女兒的塗鴉牆貼文,而且還儲存了上百張,搞得整支手機就像證物室一樣。
「喏,昨天才出爐的!」她將手機一把塞到我面前,截圖上寫著:
  
『大痣鬼又被我鎖在門外了,但怨氣一直鑽進來,誰能告訴我該怎麼處理?』
  
然而最狠的不是這則貼文,而是底下那一百多串留言,全都是荒謬離奇的驅魔儀式,孩子的進化實在太恐怖。
  
突然間我看到了某個標誌,迅速恢復理智,「嘖,這稱號確實是過份了點,怎麼可以隨便拿父母的皮膚結節開玩笑呢?說不定是顆好痣啊。」
「就是說啊,都不知道我這顆是帶財痣。」媽媽露出某種得意的神情,再度順手摳了一下,下場就是害我又想憋笑,早知道不講了。
「不過,我想確認一件事。」
「什麼?」
「根據我的經驗,一般高中生,應該都不會加父母為臉書好友吧,對他們而言,這是一件寧死不屈的事。」
「她沒加啊!這死小孩,交友邀請一直給我晾在那理。她還沒成年耶,萬一認識什麼牛鬼蛇神,然後跑去援交或吸毒該怎麼辦?誰來保護她?」
「了解。」我點點頭,然後指著圖片左上角的標誌,「但我看這則貼文,是『限定好友』才能看得到,既然如此,應該只有三個方法才能看得到這則貼文。」
媽媽突然沉默了,一副想拿回手機的樣子。
「第一,你們的共同好友傳給你看。第二,用她好友的帳號看。第三,用她本人的帳號看。但我不太相信有哪個好心人會想淌這種渾水,也不覺得她有哪個好友會願意借你帳號,或者…」我指右上方的圖案,那是帳號的大頭貼,很明顯,
  
是她女兒的照片。
  
「冒用自己女兒的帳號。反正密碼就是生日之類的,然後趁她睡著,每天上網瀏覽內容吧。」
我一邊說,一邊把手機還她,然後因為這個發現,手機在她手中似乎多了一些重量。
「這…應該還好吧,我高中也被媽媽偷看過日記啊,就算因為這樣跟她冷戰,換了兩次鎖,但後來還不是一樣活得好好的。」
「那你應該有在日記偷罵她吧。」
看媽媽的表情,應該是有。
「偷看孩子的心事,人之常情,但直接把心事偷進自己的手機裡,你還是第一個。不過你知道,你每次冒用她的身分,都會留下紀錄嗎?」
「什麼?」
「如果你是用自己的手機進入她的帳號,那麼臉書就會發一封通知給她,讓她知道這個帳號在別的裝置登入。所以我猜,她應該一直都知道你在偷看她的貼文,而這些內容之所以變本加厲,有可能是『故意寫給你看的』!」
「故意?」媽媽看起來更火大了,「白養了白養了!」
「很火大吧,但話說回來,這貼文本來就不是寫給你看的。」
「誰叫她不加我好友。」
「就算加了好友,大痣鬼三個字還是會讓你爆炸吧。」
「起碼她會寫得收斂一點啊。」
「嗯,有道理。」我點點頭,「對了媽媽,我想問你,整個辦公室你最討厭誰?好像是組長吧。」
「你怎麼知道!」
「妹妹說你每天晚餐都在抱怨那個人,抱怨完就遷怒家人。」
「阿那個人就覺得我好欺負啊,大家都是公務員,她也只比我早兩年進來,憑什麼對我比手畫腳,什麼都要管,我自己也笨,就是不想抱她大腿才會被排擠。」
「唉,原來公務員這麼黑,委屈你了。那我問你,如果哪天她加你臉書好友,你會理她嗎?」
「死都不會!」
「那你有可能為了讓自己的貼文收斂一點,而加她為好友嗎?」
「我根本不可能讓她進入我的世界!」
「我想也是,但或許這就是女兒不想加你好友的原因之一。」
「欸,不能這樣比吧!那個組長是外人,而我是她家人,我們是有血緣關係的耶。」
「沒錯,但女兒來說你們都一樣。」
「哪裡一樣?」
  
「你跟組長,都是負責『管人』的。」
  
我能預期,「可是我是為她好」這句應該快出來了。
「可是我是為她好啊。」
「嗯,或許組長也是這樣想的。」
一說完,媽媽就一邊瞪我一邊摳痣,老實說我已經不太能判斷摳痣這件事的觸發標準了。
「抱歉,開個玩笑。不過有時候呢,人跟人的相處上,感受比關係還重要。關係決定界線,而你帶給對方的感受,會決定那條界線是否被軟化。」
「所以你是說,如果母女關係好一點,她就會加我好友是嗎?」
「嗯,這件事要反過來想。正因為是家人,距離靠得太近,才會導致很多空間都被壓縮,其中她最在意的,就是放心事的空間。青少年的心情是很私密的,有時候也沒有規則可言,並不是你對她好,她就一輩子不會抱怨,如果你曾經寫過日記,就一定懂這種感覺。因此就算關係再好,都不一定想加父母為好友,更何況是關係緊張的。
「倘若你給她的感受就是『愛管人』,即便是關心,都會被她解讀成干涉,那她何苦戰戰兢兢地發洩心情呢,寫了還要擔心被你監督。換作是你,你會把鎖日記的鑰匙交給媽媽嗎?」
她搖搖頭,「唉,就算交給我媽,她看了也只有難過,就跟我現在一樣。」
對,她又摳痣了。
  
「要偷對方的心事,就得付出代價,而最大的代價,就是自己會受傷。那些留在頁面上的文字,每句都讓你覺得痛苦,但這些感受其實都是多出來的。」
  
「多出來的?怎麼說?」
「因為你本來就不需要知道啊。在臉書還沒發明之前,這只是孩子和閨密交頭接耳的秘密,或許是她的內心戲,也可能是不經意的玩笑話,而你這輩子都不會知道。但現在大家習慣展示心事,心事化成文字,留下痕跡,你沒辦法判斷這些話的重量,於是開始亂猜,搞得自己很痛苦,跟那些忍不住偷看前男友臉書的人一樣痛苦。」
「那我現在該怎麼辦?視而不見?還是一笑置之?」不得不說,她的笑容,是我這輩子看過怨氣最重的笑容。
「兩條路,但殊途同歸。」
「哪兩條?」
「第一,永遠不再冒用她的帳號。第二,跟她坦承冒用她的帳號,然後永遠不再冒用她的帳號。」
「這…這什麼選項,那選第一個就好啦,幹嘛還跟她坦白?」
「也對,選第一個輕鬆多了,大家裝沒事,以後也不用尷尬。但我敢保證,你們心裡一定會有疙瘩,這種疙瘩就像牙齒的洞,只會越蛀越大,因為被挖空的是信任。即便之後你不再冒用她的帳號,她也會開始防範你,到時候兩個人一天到晚諜對諜,你看氣氛有多刺激。」
「不要亂講啦,那到底該怎麼辦?」
  
「既然你偷看了她的貼文,那就要公平一點。」
  
「公平一點?沒問題,歡迎她來看我的臉書啊!」
「千萬不要!」這四個字是我自己加的,足見我當下有多驚恐。
「呃…我所謂的公平呢,指的是要回饋『相同的經驗與感受』。換句話說,我建議你跟她聊聊當初日記被偷看的感受,以及這件事對你和媽媽的影響。」
「聊這個要幹嘛?」
「很簡單,為了讓你更不像一個長輩。」我繼續說道,「就像我先前提過的,感受比關係還重要,而這樣做會幫你脫掉一些關係的限制,劃分關係是單向的,分享感受則是雙向的,擁有相同的經驗,會讓你們看起來更像朋友,而不是母女。」
  
大人若能適時展現脆弱,不一定就是軟弱,反而更容易親近,這效果有點類似「出醜效應」(Pratfall effect)。
  
此時媽媽緩緩說道,「我只是覺得,從小到大,為孩子做了這麼多,結果還被她在背後嫌到死,真是…不甘心啊。」
完全能體會,就像陪女兒追了這麼多集的玩具總動員,結果到頭來我只能當卡蹦公爵一樣。
「對啊,肯定不甘心。其實呢,被孩子抱怨,也是教養的必經過程,如果孩子的詛咒有效,家長都不知道領幾百次便當了。但這不代表你沒用心喔,畢竟家長的苦心要能被孩子看見,過程極其坎坷,表達的方式、對話的頻率,以及孩子的成熟度,都會影響傳送的振幅,當中稍有差池,換來的就是背地裡的一句抱怨。這很辛苦,但我們又何嘗不是在看著孩子的背影時,才想起父母的苦心。」
  
媽媽當時看起來有點想哭,但在那一刻,我們只是安靜地看著彼此。好啦,或許還有那顆痣。
  
某個程度上,教養就像開店做口碑,「互動品質」則是孩子的評分標準。不幸的是,再神的店都會被黑,扣分也是必然,因此大家比的不是誰評分高,而是誰的「洗白」速度快。收到負評肯定笑不出來,然而大人之所以為大人,就在於我們能夠選擇合適的洗白方式。我們可以讓情緒一直停在不堪的字眼上,也可以試著看出問題的根源,畢竟每句抱怨,都會有它形成的脈絡與因果,久了你會發現,他們在意的事其實都差不多。
  
關上監視器,把空間還給孩子,讓他們安放心事,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又或者公平一點,把我們的某個祕密擺上天秤,讓孩子決定是否交易自己的心事。辛苦的家長們,與其暗地窺探,還不如光明磊落地跟孩子分享生命經驗,就像夏宇寫過的那首詩,

    
只有祕密可以交換祕密,只有咒語可以解除咒語。
  
親職教養
出醜效應

原文網址:https://reurl.cc/M7zrOW

(Photo by Glen Carrie on Unsplash)
———————————–

陳桂芳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206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321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207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長耳兔心靈維度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