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終究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孩子終究是要活出自己的人生」陳志恆老師如是說。

Susan Forward 在1997年提出的情緒勒索理論有三個要素,這三個要素分別是Fear(恐懼)、Obligation(責任)、Guilt(罪惡)。簡稱之就是FOG。我們在給予孩子關愛的時候是不是也常常對著孩子做出情緒勒索的動作。「你這麼做讓我好傷心」、「你再不去洗澡你給我試試看」、「都是你害我沒有辦法好好的吃飯」等等的話語都是在做情緒勒索。

陳志恆老師在視頻裡面提到,當孩子「壞掉」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家庭裡面出了狀況。父母經常為了孩子好,會給予孩子許多壓力,不讓孩子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而做為人的基本需求有兩個,一個是「獨立」,另一個就是「關係」。當孩子為了與家庭搞好和諧的關係,她/他會犧牲了「獨立」的特性來討好父母。

討好的個性在孩子小的時候為了生存是一種不得不的法則,然而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他們會開始思考何時可以為自己而活而不再是純粹活在父母的期望之下。這個時候矛盾就會逐漸顯現出來。一方面覺得自己想要擁有自己的人生,另外一方面又覺得想對父母「孝順」,兩者相互衝撞的結果很有可能兩敗俱傷。

曾經有位學員在工作坊裡談到自己成長的歷程,「小的時候父母總是希望我乖乖的、聽話,不要有太多自己的意見,因此我努力扮演一個乖小孩。成績、課業從來不讓父母擔心。但長大以後,父母時常指責我怎麼這麼沒有擔當,做事不懂得變通。我覺得很困惑啊,小時候希望我不要有意見,長大了又希望我能按照他們的意思、又希望我懂得變通,要有獨立思考能力。我怎麼有辦法長大了就換成另一個人呢?」這個學員說得一點不錯,我們的成長背景、生命經驗主導著我們的姿態、世界觀。

陳志恆老師在視頻裡鼓勵長大的孩子們,要有勇氣為了自己的「獨立自主」衝撞傳統,但同時也要允許自己的惶恐。衝撞勢必是痛苦的,但所謂的衝撞並不是與父母撕破臉、破壞親子關係,而是找到方法跟和諧地與自我連結,一致性地表達自己,也跟父母能夠在愛的關係裡有親密的連結。


李儀婷老師台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323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台中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330

愛與自由的體驗之旅沙龍台中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411

打開接納的門沙龍台北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418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長耳兔心靈維度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