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她」救了我的人生

DSC_1053

[文章分享]

四月底羅志仲老師的工作坊之後,我們邀請了一位「資深」學員分享她的心得。她跟隨志仲老師上課兩年,也參加過許多其他老師的工作坊。從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裡裡外外許多的變化。

生命之流引領我們流向不同的風景,途徑千山萬壑皆能玩味。從崇建老師、志仲老師的生命歷程,再看看這位學員的生命軌跡,我們怎能不讚嘆生命總有出路,只要運用資源得宜。對於生命之中的焦慮,志仲老師說過:「我已很能接納自己焦慮,因為焦慮等感受從來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如何看待、應對它們,我的方式就只是與焦慮同在、共處,接納它的存在,不逃避、不否認,不壓抑,當然也不將它視為問題。」

感謝這位學員學習的心路歷程,也期待更多夥伴一起同行。


現在的我:

學習對話,學習薩提爾的冰山及應對姿態,學習靜心,不知不覺,已經有兩年了,再回頭去看2016年1月的自己,酗酒,幻聽,失眠,行屍走肉般,口中說的每一句話都尖酸刻薄。不知有多少的夜晚,我在先生與孩子熟睡後,起身開車出門,想拿刀子往自己的頸動脈一刀結束自己的的生命。或者撞牆嚇到先生孩子,驚擾鄰居好幾次。只要一閒下來,我的頭腦會一直對我說:「你放過你先生跟孩子吧~不要再折磨他們了,他們沒有你,真的會比較好」。

幸運的是,在更底層有一個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若選擇放棄自己生命去做傻事,會給先生及孩子的生命中,留下很大的傷口,我不能給我的家人這種無法彌補的傷口。某夜(真的是某夜),忽然想起,某次聽到崇建老師的演講,他的人生好像也曾經蠻糟的,也許我可以向他求助,立馬寫了訊息給崇建老師。由於太過迫切,隔天便打電話去作文班,希望可以「掛號就診」,櫃檯小姐告知,崇建老師只教青少年,若有急需,他的學弟有開課,我便直接報名了。

謝謝自己的行動力,讓兩年後的我,對生命已有完全不同的體會。 學習兩年了,用力練習兩年了,同樣的課,我一再報名學習,內容一聽再聽,回到現實生活一練再練,時而困惑、時而順暢,更多的,是時常挫折;志仲老師常引用奧修的話:「對方絕對沒有責任。」所以任何的人事物讓我不舒服,我都可以回來再給自己一些照顧。

學對話最大的收穫,是我能學會與自己對話。成長過程的生命事件中,被遺落的各個片段的內在小孩,她們都是我的一部分,她們都停留在原地,難過、無助、不知所措。現在,我長大了,透過對話,我能傾聽她們,貼近她們,牽起她們的手,肯定她們的價值;若她們願意,我願意緊緊地擁抱她們,給她們愛。內在滿足了,外在發生了什麼,就更能臣服、更能等待,更能信任生命的安排了。 學習對話,幫助我找回自己的內在小孩,讓我的生命更完整。在愛與自由裡,跟自己和解。

崇建老師說:「教育是一種自我覺察的過程。很多教育的處境,都和自我的童年時光重新遭遇,都和自我的焦慮重新面對。」 其實對話也是,可套用成「對話是一種自我覺察的過程。很多對話的處境,都和自我的童年時光重新遭遇,都和自我的焦慮重新面對。」 一步一步,我更懂自己了,更能接納自己了,我與自己更合一了,內在小孩也就漸漸不悲傷,漸漸開心,漸漸對生命有熱情。因為我快樂了,我也能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先生跟孩子了。

第一次與志仲老師對話:

第一次的對話,主題是「我真的很想自殺。」 志仲老師的引導下,讓第一次想自殺的那個十二歲的我,坐在我面前,讓我說我想對她說的話,我說:「若妳想死就快點行動,不要拖,現在我三十三歲了,過了這麼多年,妳會遇到更多真心愛妳關心妳的人,妳的朋友、妳的先生跟妳的孩子。越晚走,妳會讓更多人傷心,都是妳當年太膽小,我才到現在還痛苦地活著。」

後來談話是怎麼結束的,我已不大想得起來,畢竟當時酗酒失眠,記憶力應該也不太好。(哈)

認識自己的冰山:

(1)「觀點」的鬆綁 只要兩個女兒有爭執或任何的大小手足相爭,我的內在便會不平靜,我問自己,我到底想到她們如何呢? 答案竟是:姊妹就要相親相愛啊!看見自己的規條,我就笑了,看見了,就有機會鬆綁了。 現在,我不再是一個忙著解決問題的媽媽了,我會多一點等待,多一點觀察,兩姊妹相爭,我給她自意見不合的自由,我給她們不愛對方的自由,我給她們指責對方的自由,支持她們體驗生命中衝突。從旁等待,在哭泣時給予擁抱,在憤怒時給予空間。最多十分鐘吧,兩姊妹情緒抒發完了,無論爭執點是什麼,搶奪的是什麼物品,她們都會自己找到共識,屢試不爽。 當然,前題是我夠平靜,能在當下記得等待,也給自己犯錯的自由。

(2)「期待」的調整 生命歷程中,太多事件發生,時間卻不曾停下來,自己也匆匆忙忙長大了,完成學業了,就業了,戀愛了,結婚了,孩子生了,自己也成為了兩個小女孩的母親。多了一個角色,生命列車彷彿又被多裝上一個加速器,每天每天,忙呀忙地,迷失在各種角色中,忘了原本的自己是什麼模樣,忘了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以為自己什麼都想要,結果就是一個個期待得不到滿足,不斷地失落。 志仲老師在課程中分享,他給自己設定好兩個生命中最核心的期待後,之後生活中遇到了該做選擇的時候,只要遇到與期待相衝突的,他就能很快做出取捨了。

4/29早晨,一家子忙著為出門做準備,眼看再拖下去,我的工作坊上課就要遲到了,其他人都還很悠閒,我的頭頂溫度就漸漸上昇,眼看打一顆蛋就可以熟了,我忽然驚覺,我出門做這麼多的學習,不就是為了讓家庭氣氛更好,在自己生命中創造更多幸福溫馨的片段嗎?若我此時變身成獅子媽媽,先生跟孩子當然會像軍隊一樣馬上換裝上陣,但這樣是我要的嗎?有更好的方法嗎?謝謝冰山這麼好用的工具,讓我能對準自己想要的生活,有清楚深刻的核心期待。

(3) 成為自己的父母,照顧好自己的「渴望」 奧修說的:「別人絕對沒有責任。」 當跟某人互動後,若我不舒服良久,我便問自己:「我到底想從對方身上得到什麼?」答案竟然是:「認可。」 運用對話,我看見自己的內在竟有這麼可愛的答案,我真的笑了很久。 我再問自己:「若我一輩子都不可能從這個人身上得到認可,我可以為自己做什麼呢?」答案是:「把向外尋求的手拿回來,我可以認可我自己。」 同樣的對話,我已用了許多次,有時答案是自由、有時答案是愛,但是我已更能看見,若要從別人身上去begging,此生是不可能做到了,唯有自己給自己的愛與自由,才是最完整,最有力量的。 有次我問瑤華老師:「我非常認同薩提爾女士說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但為什麼每次我先生跟孩子在我面前展現他們的獨特性的時候,我都自動化地啟動指責模式呢?我也很想欣賞他們的獨特性,但我就是做不到,我好挫折」 瑤華老師回答我:「這與妳的生命妳的生命經驗有關,需要回頭去檢視妳的生命歷程中,當妳想展現妳的獨特性時,妳得到的對待是什麼?」 崇建老師也說:「沒有體驗過自由的人,是沒辦法給別人自由的。」不就在說我嗎? 一次一次,我在課程中,體驗到自由,把它帶回家練習,時而成功,時而後知後覺;又或者當我給自己犯錯的自由時,我也漸漸能讓最親近的先生跟孩子自由了。(這一段,是跟先生核對後,心滿意足地紀錄下來的)

(4) 與「自我」連結 事件發生考驗來臨,當我開始要解釋時,或者,當我解釋到一半,發現在自己正在解釋時,我感受到我正在焦慮。 我會提醒自己,我認可我自己,即使我犯錯了,我都接納我自己,更何況我沒有犯錯,只是陰差陽錯,誤會產生了…臣服吧~~我就可以閉口了 一切源自於,我夠好,所以我用這種方式活,即使偶爾會犯錯。 而不是,我不夠好,所以我忙著改進自己,犯錯了,忙著去向別人也向自己證明自己已經夠努力了,去向外懇求愛、認可、接納、及價值。 若是眼前真的失去了什麼,我也相信,生命是善待我的。傍偟時,我會花點時間,刻意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太多的證據顯示,我是有資源的,我是有力量走過眼前的考驗的。

雜記

關於擺盪用在戒酒的效果,關於我如何與失聯21年的父親和解, 關於我如何能與最親近的母親有親密美好的時光,及許多的瑣碎的心得,就等再將之整理完整一點再報告了。 現在的我,仍會常常不小心直接給孩子答案,但是我願意等待,等待自己更多地練習,等待生命的帶領,也感謝我活到現在。每天下班回家後,有意識地看著孩子的眼睛傾聽,有意識地跟先生有親密的對話,更刻意留一些片刻安頓好自己,好在每個家人共處的時光中體會生命的滋味。 套句鐵達尼號的臺詞:學習薩提爾的對話練習,救了我,不只是我的命,也徹頭徹尾救了我的人生,是不是~^^~


羅志仲老師台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526
寫作師資培訓營: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80507034919102357008
走鋼索的貓文學營: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708c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20180428課後心得分享

DSC_1043.JPG
[心得分享]
四月底我們在台中與羅志仲老師進行了一場有溫度的對話工作坊。老師在課間介紹了人與人之間對話時常有的誤區,學員在練習時頻頻可以警覺到,原來過去的我們為什麼時常在人際關係裡踩到地雷是有原因的。
老師在課程當中除了演示各種應對姿態之外,還示範了傾聽與核對。當我們在專注傾聽的時候,把50%的精力放在他人身上,而另外50%的專注放在自己身上,我們很明顯可以感受,自己內在起了許多變化。透過不斷地練習、小組討論、大組分享,我們找到了能夠回到自我,專注自己感受,並且照顧自己的方法。
感謝老師與學員在工作坊中認真的參與,我們收到了許多的反饋。茲將學員反饋摘錄如下,也邀請學員可以將課後心得與觸動分享給我們,讓更多的朋友共同參與。

驚訝到以前自己其實沒有好好感受&照顧好自己的情緒。腦子是會騙我的。我的渴望和期待才是最真實的~ 第二天最後志仲老師和伙伴的對話 讓我也落淚了~因夥伴問的問題居然也是我想問的 回家後整理筆記時 將志仲老師的提問 也問了自己 發現自己是害怕小時侯的孤單無助 發現之後我就空虛無助了 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好想再去上課喔~我想問問我該怎麼往下走?

好奇引導與核對訊息的重要。經由核對從歷史脈絡與過去經驗去感受自我情緒。不是想改變對方,而是讓對方了解自己的冰山,化解不舒服的情緒。更了好奇與確認訊息的重要,有界線與自由。

看羅老師家庭的角色扮演的部分。心得是 你給出去的最後都會回到你的身上

1:『對話』 2: 兩天工作坊結束的這個晚上失眠了,不止腦子裡一團混亂,身體裡的每個細胞都平靜不下來,渾身不對勁…是什麼不知道?期待能看見那個混亂是什麼? 而課堂上與志仲老師的『對話』帶我走近了生命的缺口處…看見了自己的狀態-無法接納

體驗的部分,察覺自己的內在

課堂上的每個環節,都對我有啟發。 在看完「崇建老師」出版的《撒提ㄦ的對話》裡。 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問題。 透過這兩天工作坊,直接「對話」操作。 讓我更了解,何謂的「冰山」。 也看到「志仲老師」現場與同學的直接「對話」 讓我有更深刻的體會。 是一堂很值得的講座課程。

藉由簡單的步驟來親自體驗,讓我更能學到書上的知識。

在做”為什麼”的那段練習.才知道”為什麼”原來是屬於”指責”

老師用自己家庭做示範介紹應對姿態,讓我對應對姿態印象深刻。也從中理解自己為何常常打岔,原來是從小學來的。也聽到老師說這些沒有不好,是要看場合的用,否則也可能會丟了工作。讓我對”不一致”釋懷了一點。

課程中針對志仲老師列的問題來練習,夥伴挑的問題是[為什麼只能玩一小時]角色設定為幼稚園大班的孩子對媽媽提問;練習時覺得我都會跟孩子事先講好規則,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所以對話卡住了。沒想到回家馬上被孩子問了一樣的問題!因為爸爸跟孩子承諾了要玩switch給孩子看,但是耽誤了睡覺時間,所以跟孩子討論玩一關就要結束,孩子心不甘情不願的睡覺,睡覺前問我[為什麼只能玩一下下]正當我想跟他重申規則(超理智的說道理)時,孩子又問[媽媽,你覺得不好玩嗎?]我回答[好玩啊]孩子問[那你下次一起玩好不好?]我才發現,孩子想要玩遊戲玩久一點,是不是想要爸爸媽媽跟他玩久一點?!孩子喜歡的是父母跟他一起完成遊戲的感覺,所以才希望玩久一點?!孩子問的[為什麼只能玩一下下]其實是在表達渴望父母的陪伴。經過一次次的工作坊及講座、看書,有了比較多的體會跟細微的觀察,也可能,自己不像以前容易發脾氣,孩子才更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傾聽是如此的重要更是照顧感受的起點. 一直以來都是放在事件的處理成為指責的人及超理性 , 完全忽略了人的感受,1. 家人無法感受到愛及肯定 2.自己好努力好辛苦的付出,同樣的不被支持的委屈 , 以至先前的上課後會有滿滿的期待 ,但日常要如實執行對話卻是力不從心 . 我目前在覺察的部份落實的比較好 , 及接納現在的自己 這一次我要落實的是傾聽及放慢自己的說話速度 多留一些空白給我自己.

對話練習的時候發現自己雖然已經習慣不用”為什麼”,還是很難用問句去回答問題,而且腦袋裡思考出來的問句還是繞著事件跑,沒有脫離想解決問題的慣性模式。

兩天工作坊結束到現在,不管頭腦、體內的細胞、情緒感受終於稍稍的平靜了些… 與志仲老師兩次的對話,不同的問題,卻都走到了同一個地方,一個我不敢也不知道怎麼面對的地方。
最近看著老師推薦的書『心裡的傷身體會記住』好多的共鳴,期待書看完時,我也找到了療癒自我的方法與力量。 在工作坊裡每一次的舉手,都鼓起了莫大的勇氣,心臟快蹦出來,很高興自己如此的勇敢… 分享過程與老師的回饋,我看到了自己與先生不同的『愛的語言』的表達方式。雖然現在的相處,大部分反應還是在慣性裡,心中卻產生了一點不同的流動。
更從此處看見了自己的自以為是,凡事用我的角度看的才是對的,用我自己的觀點想法角度來要求身邊的人,還自以為…自以為怎麼樣?我說不上來,這個看見還不是那麼清楚…只見縫而已。 期待上帝利用各種管道,幫助我能夠賺取學費,繼續參加工作坊。

啟發: 原來『核對』很重要,因為我們很容易被過去的模式制約,被自己的觀點綁架,當帶著有色眼光來看待別人時,輕易給對方貼上標籤,因而容易導致關係的不和諧,核對可以避免我們猜錯了或誤會了!因此透過對話,可以帶來覺知,才能了解事件背後真正的原因。
透過沒有「為什麼」三個字,練習的體會: 『帶著為什麼⋯⋯』的問話,原本以為只是詢問對方,但常是從自己的觀點出發且容易因為語調、語氣、聲音大小,反而讓聽者有被指責、被批判或被命令的感受,聽者可能就會更不想回應對方或是再指責回去⋯⋯。 『沒有為什麼』的問話,當扮演講者時,發現帶有好奇的問法,讓講者不是只有站在自己的觀點想了,是有照顧到聽者的感受的,而聽者竟然就有了被關懷、被接納的感受!尤其個人覺得被問到『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特別覺得溫暖。
衝擊: 過去對孩子貼上『不專心』的標籤,原來是大人(自己)不當的應對造成的! 期待自己當有情緒來時,可以稍為停頓,試著先關照自己的情緒,再想想孩子的情緒;原來感受改變了,觀點也有了變化,情緒變得緩和,甚至消失了!

對話練習,與第一次練習時,比較進入狀況,提問時比較清楚如何擬內容。

羅志仲老師台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526

2018夏季文學營: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708c

寫作師資培訓營: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80507034919102357008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比干vs淳于髡

會說故事讓你上天堂;不會說故事讓你捶心肝 (本想說挖心房的,但太殘忍了)

先來看讓你捶心肝的例子:

公元前1029年,當時的商紂王,為了自己的享樂,完全不顧人民的死活,他橫徵暴斂,導致民不聊生,一時間市井當中怨聲載道。

比干是商紂王時期的丞相,同樣也是商紂王的叔父,他不但品德高尚,是個翩翩君子,而且敢於直言進諫,他曾多次規勸紂王不要過於沉迷享樂,可這更是激怒了當時沉溺於酒色的紂王,在他眼裡比干是臣子,而臣子又怎能干預帝王的私生活呢?因此他把比干的話當成耳邊風,行為舉止絲毫未改善,比干見此是又氣又急,嘆曰:「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

最終,比干來到紂王尋歡作樂的摘星樓,跪地三日不去。可他這一忠貞的行為卻最終激怒了紂王,紂王不但命人殺死了比干,甚至還挖出了他的心。就此一代忠臣最終隕落,觀比干一生,實在是可敬可嘆,令人唏噓不已。

再來看上天堂的例子:

根據史記記載,戰國時期,淳于髡是齊國的一個入贅女婿。身高不足七尺,為人滑稽,能言善辯,屢次出使諸侯之國,從未受過屈辱。
齊威王在位時,喜好說隱語,又好徹夜宴飲,逸樂無度,陶醉於飲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託給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縱,各國都來侵犯,國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間。

齊王身邊近臣都不敢進諫。淳于髡用隱語來規勸諷諫齊威王,說:「都城中有隻大鳥,落在了大王的庭院裡,三年不飛又不叫,大王知道這隻鳥是怎麼一回事嗎?」齊威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齊王似乎明白了什麼,於是就詔令全國七十二個縣的長官全來入朝奏事,獎賞一人,誅殺一人。激發將士出擊。諸侯們都感到震驚,紛紛把侵占的土地歸還齊國。齊國的聲威由此長達三十六年不衰。

最後來看一個真實的例子:

查理的同事小劉做事盡心盡力,帶領的團隊也都相當獲得客戶的肯定。小劉一日沮喪地跑來跟查理訴苦,説她去跟老闆徵求年終加發獎金給團隊的同事們,這項提議卻被老闆給否決了。她據理力爭強調她們團隊費心費力把事情做到客戶都讚賞,她們的付出應該值得這筆獎金才對。老闆怎麼可以不體恤員工的辛苦,連這一點錢都不發。老闆給小劉的理由是,雖然團隊表現良好,但是團隊帶來的業績並沒有明顯增加,因此沒有多餘的預算可以發給員工額外的獎金。

查理問小劉:「這個團隊這麼辛苦,有沒有想過增加一些人力來減輕團隊的負擔。」小劉回應說,「我們當然想啊,但是老闆這麼摳,怎麼可能讓我們加人。依照現在的狀況,我們工作量還可以負擔,多給工作都沒問題,只是需要激勵獎金讓團隊士氣提高。」查理跟小劉說:「我來跟老闆談看看。」

查理跑到老闆面前提出了一項提議,「小劉的團隊業績我有辦法增加15%,老闆你想不想知道?」老闆對於增加業績當然有興趣,這時查理繼續說道:「我打算讓客戶在既有的成本之下多付出15%的預算給我們,但前提是必須讓員工加薪。」老闆説:「小劉也來要求獎金。行,只要我們業績能增加,多餘的利潤拿來加薪沒問題。」

過了幾天,查理去見了小劉團隊所服務的客戶。查理跟客戶提出一個想法:「現在的團隊服務效率很高,但看起來還有進步的空間。我們打算讓你的產品線能夠提升50%的產能。但現在困難點在於,我們必須增加30%的成本,透過增加外部人力,以及利用績效獎金讓整個團隊達到這個目標。」客戶一聽,只要增加30%的成本就能增加50%的產能,這個提議是積極有效的。於是客戶便答應了這個提案,給予小劉團隊額外30%的預算去達到這個預期50%的產能。

查理拿到了額外增長30%的業績,順利讓老闆給小劉團隊加薪並且加發年終獎金,小劉獲得了同事一致稱讚,除了有預算讓大家加薪還有機會增加人力,部門同事受到激勵也覺得增加到50%的產能不是問題了。這一章故事,讓老闆拿到新的業績,讓小劉在同事間出了頭,讓客戶可以獲得高效的產能,查理轉個身就把事給辦了。

看了這幾個故事,你還覺得說故事不重要嗎?

今年夏天僅此一場!

大人學習說故事在這裡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805070349191023570086

小朋友說故事在這裡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708c

 

 

發佈日期: 1 則留言

寫作師資培訓營 – 故事作文核心術

作文師訓-1080x540

報名連結:寫作師資培訓營-故事作文核心術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小華嘴裡哼著小曲,騎著心愛的單車,朝著陽光普照的道路前行,如同他奮力踏上光明美好的前程…」

Screen Shot 2018-05-07 at 12.50.53 PM

你還在用八股式的方法寫作、教導孩子作文要怎麼起、承、轉、合嗎?你知道孩子為什麼寫不出文字,無法從寫作當中抒發所思、所想嗎?我們自己又可以怎麼利用故事來行銷自己呢?

與李崇建共同創立千樹成林創意作文班的許榮哲,素有「六年級世代最會說故事的人」的美譽,他的文學得獎資歷顯赫,橫跨各體裁。曾任聯合文學主編、出版社總編輯、目前擔任走電人電影公司負責人的鬼才作家許榮哲,將帶領資深作文教師團隊,打造培訓營的黃金陣容。

如何提問,讓孩子踴躍發言? 如何說故事,讓孩子意猶未盡? 如何設計課程,讓孩子解放書寫? 讓孩子從聽故事的人,成為說故事的人。說故事的能力除了可以教授小孩子,更可以幫助自己未來職場鋪路。由風靡全台秒殺文學營隊,專業教師群於今年暑假傾囊相授。

|課程大綱|

什麼是好故事,簡單三句話講完就是:給聽者情境,使聽者同理,最後傳誦千里。不要以為故事一定是長篇大論,只要抓到「情境」,使人「同理」,就是一個故事。

 

Day 1故事的力量

一、故事課:用故事收服人心

◆講綱

說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而說話的最終目的,就是與人溝通。

每個人都會溝通,但好壞成敗差很多。例如比干和紂王溝通,最後惹怒紂王,遭挖心虐殺而死。淳于髡和齊王溝通,最後激勵了齊王,奮發向上,拯救了齊國。

兩者最大的差異是什麼,答案是故事、故事、故事。

一個用討人厭的直白對話來溝通,一個用不傷人的好故事來溝通。

什麼是好故事,簡單三句話講完就是:給聽者情境,使聽者同理,最後傳誦千里。不要以為故事一定是長篇大論,只要抓到「情境」,使人「同理」,就是一個故事。例如不久前傳遍全世界的一封辭職信:「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第一句「世界那麼大」創造了情境(世界不是只有眼前的工作而已),第二句「我想去看看」使人感到同理(我也好想出去走一走啊),兩句簡單的大白話,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讓原本很可能會引來一場衝突的辭職信,最後反倒成了傳誦千里的美事。

對了,好故事不只能傳誦千里,還能流傳千古。

 

二、突破作文教育的癥結

  • 直擊寫作現場:學生常見問題
  • 示範教學:「作文課」與「新詩課」操作秘技

 

Day 2 如何說故事

一、文學鑑賞與創造

  • 組成故事的四個元素:結構與運用
  • 寫作任務:限制與解放 

 

二、第二層感知能力

  • 開發多元素材:從畫面語言到文字表達
  • 文學性語言連結文本閱讀

 

上課地點:
台北市

|講師群介紹|

許榮哲

現任「走電人」電影公司負責人,身分跨足小說、編劇、導演。曾多次受邀至兩岸知名企業,如台積電、微軟、不二製油等演講。也是同時在大陸最紅網路媒體「羅輯思維」、「喜馬拉雅FM」開課的台灣第一人,被盛讚為「最適合中國人的故事入門教練」。曾任《聯合文學》雜誌主編,入選「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代表作《小說課》、《故事課》在兩岸掀起故事的狂潮。

 

張佳詩

專職寫作教育10年,籌辦文學營隊逾百場,現任千樹成林創意作文教師。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畢,曾任南一書局教材編著、廣告公司文案企劃。常年受邀各級學校任寫作教師、師培講師,近年於南京、上海、西安、新加坡等地舉辦營隊講座,推廣故事作文。

 

教學特色

〈充滿戲劇張力的肢體表情〉
老師扮演說故事的人,用細緻的語言,描繪景象,用誇張的聲音動作,揣摩故事角色心情。孩子隨著老師沉浸在故事情境中,從聆聽到參與,逐漸發展創作脈絡。

 

〈觀察畫面語言豐富的影片〉
老師帶領孩子觀察影片裡的細節,逐步分折情節鋪陳並挖掘角色內在。運用影像的聲色效果,擴展孩子的想像空間,從畫面觀察到開口表達,再過渡到文字書寫。

 

張詩亞

將對話心法帶入課堂,推廣創意作文教育近十年。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畢業,曾赴大學、高中、山地部落小學講課,擔任新加坡、馬來西亞、南京文學營教師,規劃語文資優班寫作課,籌辦師資培訓課程。現任自學團體教師、快雪時晴營隊教師。

 

教學特色

〈將創意寫作結合美學與生命教育〉
寫作課不僅是寫作課,和孩子們一起欣賞藝術繪畫,聆聽動人音樂,結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培養孩子結合各領域的能力,引領孩子踏入經典文學的疆土,透過閱讀認識自己,發現世界的美。

 

〈對話滋養心靈〉
課堂上開放對話,教師透過提問,擴展學生對故事的認識,延展到自我生活經驗;對話貼近學生的心靈,引領學生在文學世界中,建構自我認同。近十年淬煉的心法,幫助孩子與教師,發展出深化閱讀的能力。

 

報名對象:
凡是對「寫作閱讀教育」、對故事行銷、説故事作文教學與帶領有興趣的成年人皆可報名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恕不接受現場報名)

主辦單位:長耳兔心靈維度
長耳兔心靈維度
 

備註:

請留下詳細聯絡方式(姓名、電話、Email)以便進一步聯繫更新事宜

活動於當天 08:40am開放報到,敬請攜帶電子票券與會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寫作師資培訓營活動預告

[活動預告]

Screen Shot 2018-05-07 at 12.50.53 PM.png

一切都是說故事的能力!

上市公司公布財報時,執行長需要向股東訴說來年美好的願景;選舉時候選人需要向所有的選民陳述將來的施政理念;求職時,求職者需要提出為何自己能力勝過他人而可以被優先錄取。好的說故事能力在日常生活隨時需要,還不是只有追女朋友時…

『小說課』、『故事課』作者,被盛讚為「最適合中國人的故事入門教練」的鬼才作家許榮哲,今年夏天8/18-8/19將帶領創意作文資深師資群,在台北打造寫作師資培訓營的黃金陣容。邀請對寫作教師、故事行銷、作文書寫有興趣的朋友一同加入陣隊,讓導師為你轉身!

詳細課程內容與報名方式將於近日公告,邀請有興趣的朋友先到活動通官網註冊帳號,以利後續訂票。

活動通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快一點

[文章分享]

有小朋友的家長下次可以自己計算一下,一天當中要說幾次「快一點」。估計這是父母的習慣用語了,尤其是孩子在學齡期每天從早到晚似乎都需要催促個幾聲才行。

其實當我們呼喊孩子「快一點」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是不是充滿焦慮呢?同樣的,當孩子聽到我們不斷呼叫著「快一點」的時候,他們的情緒也會跟你「同調」,變得急躁起來。倘若我們能夠改變語氣,多用正向的口吻,孩子的情緒也會得到安穩。

文章中所提,「慢慢來就好了」、「這句話可以讓孩子感到安心,於是能從容不迫地穿好鞋子。在一旁看著孩子的母親,臉上也露出溫柔的微笑,充滿慈愛。」有可能這麼簡單嗎?

人與人相處很容易會產生「同調」的作用,也就是孩子的情緒會響應父母的情緒,伴隨父母的情緒來配合變化。我們若是無法安定自己內在,急於想要叫孩子儘速完成事情,那麼孩子的內在肯定也會起伏不定,無法得到安然的養分。

「只要平心靜氣地開口說話,…就算是孩子也會心平氣和地接受喲!」這需要平常就做練習。或許從現在開始這麼做,你可以觀察自己跟孩子是不是有什麼不一樣的變化。


張天安老師台中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519

羅志仲老師台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526

張瑤華老師台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609

李崇建老師台中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625

李崇建老師台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708

2018夏季文學營:
報名網址:http://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708c

李崇建老師台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715

發佈日期: 2 則留言

2018夏季文學營

[活動公告]

cat-1080x540台北.jpg

報名連結:2018走鋼索的貓夏季文學營

貓在電線上睡著了,
狗在屋頂上抓老鼠,
兔子跳到白雲裡吃青草,
這世界顛覆了想像。
微風吹來是陣陣花香,街道上是排列整齊的積木,躍起跨上一隻老鷹乘風翱翔,聆聽樹葉的呢喃,享受鳥聲譜出浪漫樂章。
你還在吹著冷氣塞在棉被裡面嗎?
何不過來大膽嘗試看看!
寫下你的魔法文字,沒有什麼不可以,
腳踏鋼索,勇於冒險,視野就大不相同。

邀請暑假後升小學二年級到升國一的孩子,一同到這裡來,參與創意文學的課程。

【活動時間】
時間:107/07/08 (星期日) 至 107/07/10  (星期二)
早上 9:00-下午4:00 (中午12點至1點為中餐時間)
地點:藍色藝文空間(105台北市復興北路1號3樓之2)

【超強師資陣容】

許榮哲

小說家、編劇、導演。
曾任《聯合文學》雜誌主編,現任「走電人」電影公司負責人。
被譽為台灣七○後最會說故事的人,代表作《小說課》在兩岸大賣十幾萬冊。
近年來深耕桌遊,帶領超過百場桌遊活動,是華人世界第一個把桌遊和文學結合在一起的小說家。著有完美結合桌遊與故事的《桌遊課》。

李儀婷

作家。小說家。親子教養作家。
出版作品著有:小說《走電人》、《流動的郵局》、教養書《孩子永遠是對的》劇本《風雨中的郵路》、少年小說《九份地底有條龍》、《數學獵人》、傳記文學《生命的眼睛》等。

張詩亞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台中及台北自學團體國文教師,「為你說書」雲林偏鄉計畫閱讀講師,推廣閱讀寫作教育近十年。
曾任國高中寫作社團指導教師,高中語文資優班寫作講師,赴大學、高中、山地部落小學講課,擔任新加坡、馬來西亞、南京文學營教師。

梁景惟

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國語文教育中心教學企劃主任,明道文教基金會閱讀勇士計畫教師,國小故事志工,台中故事協會會員及基礎課程講師,千樹成林作文教師。

蘇依婷

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合格國小教師,國語文教育中心作文、正音教師,靜宜大學文思工坊講師,國中閱讀與寫作社團指導老師,國小故事志工。任職千樹成林作文教師多年,喜歡文字工作與兒童教育。

胡湘采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畢業。曾任偏遠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講師、偏鄉小學夏日樂學教師、公私立國小代理教師,現任寫作營隊教師、千樹成林作文、快雪時晴作文教師。

【課程內容】

1  從前、從前有個說書人——利用圖像編故事
2  查不到的X檔案——利用懸疑說故事
3  故事擂台——從眼到手的文字輸出練習
4  看影片學衝突——創作的原型訓練
5  兩分鐘的冒險——踏上征服惡龍的旅程
6  誰是大偵探——破解文字線索之謎
7  祕密道具博物館——來自2112年的藍色貓咪
8  鐘樓怪人——雨果的音樂劇課
9  巴斯克維爾獵犬——不能說的祕密
10貓咪對不起——信紙裡的歉意

課表.jpg

【招生辦法】
對象:暑假後升小二到升國一的小朋友(共分兩班:小二到小四為中低年級班、小五到國一為中高年級班)
課程費用:新台幣5400元/梯(含餐費、教材、保險等)

*如有任何課程疑問請聯絡「快雪時晴創意作文」,電話 04-2299-3557
**中午代訂餐點,若小朋友吃素或對麵麥麩質、奶、魚等過敏者,請在報名表單的備註欄填寫相關信息

 

發佈日期: 4 則留言

2018夏季文學營預告

cat-1080x540

[活動預告]

今年暑假「長耳兔」將攜手「快雪時晴」創意作文在台北舉辦夏季文學營,想在歡笑中學習書寫的孩子們千萬別錯過了!

我們將集結重量級師資,在台北給孩子們帶來歡樂、知識、心靈的難忘盛宴。這次營隊不只走孩子的冰山,我們還走心 ^^

邀請國小二年級到國中一年級的孩子,今年暑假7/8-7/10一起跟我們勇於冒險、發揮創意。

詳細課程內容與報名方式將於明日公告,邀請有興趣的朋友先到活動通官網註冊帳號,以利後續訂票。

活動通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Good Will Hunting (心靈捕手)

~續前文

電影「心靈捕手」的英文是Good Will Hunting。我們常常從電影名稱可以看到貫穿的主軸。Will Hunting即是麥特戴蒙飾演的威爾的全名。而若是從字面來看,Good Will的意思是美好心志,Hunting即是追尋的意思,整體而言就是追尋美好心靈。當然也可以解釋成美好的“Will Hunting”的故事,一語雙關。

天才威爾全身帶刺,或許跟他的孤兒背景有關。自小被遺棄的經驗帶給威爾是一個不安全感,這個童年負面經驗當然伴隨了其他包含暴力、冷漠對待等不好的過往。這些經驗會造就一個人的神經覺失調,凡事都會特別警惕,尤其是對於信任一事特別謹慎,因為信任鍊破裂的感覺一再襲來讓威爾逃避了對人的信任。這是威爾的生存法則,唯有這樣他才能覺得可以保護自己不再受到傷害。

面對大人的指責、毆打與遺棄,小時候的威爾並沒有辦法做任何選擇,當然也沒有能力去反抗或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威爾無法回到過去對大人咎責,那種一方面希望能得到合理對待,又無法改變任何事實的無力感時時衝擊著內在,潛意識裡威爾只能選擇自己默默承受過去的悲慘經驗,形成了都是自己不夠好,才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這種觀點,這個想法烙印在心中。

在工作坊現場,崇建老師核對了禾生的感受,引發了禾生大規模地情緒襲來,並且開始啜泣。

禾生過往冰山形成的觀點告訴他,公開場合哭泣是羞愧的,因此一方面忍不住掉淚的同時,另一方面卻不斷阻止自己的情緒潰堤,呼吸聲音急促急欲壓抑那股胸口不斷呼之欲出的悲戚感。崇建老師此時用語言引導,「禾生,允許自己哭吧,我等你,我會陪伴你」

禾生再也按耐不住激動,不斷啜泣。

從感受切入是條蹊徑,但若不是對生命的尊重與欣賞,當事人很快就會關閉了那條神聖道路,更會將杏仁核敏銳度增強,偵測一切的不安全。

電影裡威爾的生長背景讓他內在充滿了自責,理智上他知道那不是他能改變的過去,他也知道或許過去的一切也不是他的錯,但這些都是在理智層他告訴自己的。電影最經典的就是這一幕。

心理醫生尚恩翻看著威爾過去的創傷紀錄,兩人談論著在家暴中要用什麼工具回擊那個曾經毆打他的爸爸。突然之間尚恩對著威爾說:「那不是你的錯」
威爾:「我知道」
尚恩:「那不是你的錯」
威爾:「我知道」
尚恩:「那不是你的錯..」
威爾:「怎麼了,我知道啊!」
尚恩:「那不是你的錯」
威爾:「你他媽的怎麼了,我知道不是我的錯」
尚恩:「那不是你的錯」
此時威爾爆飆三字經大聲吼叫:「你到底想幹嘛,我知道不是我的錯」
尚恩持續又緩慢的說道:「那不是你的錯」

這個時候威爾的理智腦逐漸與情緒腦結合,感受衝擊而來,那種感官放開的臨在感凌駕了皮質層的主宰,威爾雖然理智仍想抗拒,但再也按耐不住內心澎湃洶湧的情緒放聲大哭。隨著尚恩一次次地說著「那不是你的錯」,威爾內心的自責感頓時被挖開,宣洩而出。

崇建老師在教育現場經常使用停頓,有的時候大規模停頓有助於讓案主慢慢遠離「業力」的干擾,讓自己重回感受。一旦體驗了之後,我們對自己的渴望便能更清晰,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

禾生接納了自己的情緒之後,崇建老師才開始引導,說道:
「你現在什麼感覺」
禾生:「悲傷」
老師:「還有其他的感覺嗎?」
禾生:「沒有了」
老師:「好,你的悲傷是什麼」
此時禾生才緩緩道出那個九年前摯愛的女友意外死亡帶給他的衝擊,他開始與人失去了連結,與世界失去了連結,甚至與自己失去了連結。他帶著深深的愧疚感,覺得沒有機會跟女友好好告別,更沒有珍惜在一起的時光,那份失去的痛繚繞不已。

老師此時才在觀點上跟禾生進行辯證,說道:「你相信你女友上了天堂嗎?你覺得她遺留下來的如果是你的愧疚感,她能坦然地上天堂嗎?」

禾生回答「不知道」。老師此時幫禾生設立目標,問道:「你想要得到什麼?」
禾生:「我想要跟人連結,我想要從悲傷走出來」
老師:「你想要自由是嗎,這是你要的嗎?」
禾生:「要」

透過體驗式的互動,老師從頭到尾不說道理,也沒有給建議,更沒有一般無謂的話語例如「你要加油喔」、「你可以的」,老師透過對話帶領,專注而堅定;而深刻的對話帶來深刻的覺知。禾生從這當中找到了定錨,確立了自己想要的目標。同時,老師給了禾生一些功課,讓禾生能夠逐步地走向自己設立的目標。

每個人成長背景中即便遭遇不順遂,能活下來都是潛藏著能量與資源的,電影中的威爾如此,現實中的禾生也是如此。但若沒有類似的體驗,我們無法得知自己真正的目標為何,靈魂便失去了駐紮之處…

——
張天安老師台中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519

羅志仲老師台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526

張瑤華老師台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609

李崇建老師台中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625

李崇建老師台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708

李崇建老師台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715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Good Will Hunting (心靈捕手)

生命的道路總是充滿著挑戰與荊棘,每個人生長的環境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豐富人生。

電影「心靈捕手」內容描述由Matt Damon飾演的威爾是個數學天才,但幼年的成長環境造就了他反社會人格的特質。孤兒出身的他童年遭遇了家暴,成長過程不太順遂,因此他的神經覺產生失調,對任何事情都具有防備心態,而且言語犀利的他常常讓他與社會的軌道格格不入。

Robin Williams飾演的尚恩是個社區大學的老師,同時也擔任心理治療師。他接手了威爾的案子之後,展現出不一樣的治療風格。他著重於對人的真誠、尊重、貼近與連結,使得他能夠緩慢地走入威爾的心靈。

在治療的過程當中,年輕的威爾曾經針對尚恩的畫作進行了一段尖銳的心理剖析,觸動了諮商師尚恩那段喪妻時期的內心痛苦。威爾言詞犀利,分析到位,實在不得不佩服這位天才的博學與觀察敏銳。然而,這一段剖析卻反過來使得尚恩陷入了深深的哀傷。貌似要走入案主心靈的諮商師卻反過來被人在心口畫上了一刀。

過了數日,尚恩邀請威爾到一個湖邊談心,有了下面一段對話

尚恩:「自從你跟我分析了我的畫作之後,我夜不思眠。但後來我想通了,而且睡覺也睡得安穩了。你知道我發生了什麼事嗎?」
威爾:「不知道」
尚恩:「你不過是個孩子,你根本連你自己在說什麼都不知道,我猜你甚至連波士頓以外的地方都沒去過對吧?」
威爾:「對。」
尚恩:「如果我跟你討論藝術,你可能會告訴我藝術的各種流派。若是討論米開朗基羅,你可能會告訴我他生平的作品、他的政治觀、他的性傾向甚至他的所有作品。但我打賭你一定不知道西斯汀教堂的味道。你沒有真正站在教堂裡感受那個美麗圖樣的天花板。」
尚恩: 「如果跟你討論女人,你可能會告訴我你喜歡的女人類型,甚至告訴我跟人上過床的經驗。但你一定不知道,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旁邊躺著一個心愛女人的那種幸福感是什麼。
尚恩:「你是難搞的血性青年,如果跟你討論戰爭,你可能會告訴我莎士比亞說過『同志們,我們再一次衝殺吧。』之類的句子。但你沒有真正上過戰場,你不知道那種看著最好的朋友倒臥在你腿上,你看著他吐出最後一口氣的樣子。」
尚恩:「若是討論愛情,你可能會引用一首十四行詩來歌頌,但你不會明瞭那種看著心愛女人的眼睛就完全淪陷的戀愛情懷,那種好似上帝派了天使來看顧你,從深淵拯救你的感覺」「你也不會明瞭在那種深刻戀愛後,你變成為你心愛女人的天使,並且不離不棄,即便她在病榻上兩個月,你仍可以每天守護在醫院,握住她的手,不眠不休呵護的感覺。」
尚恩:「我知道你是個孤兒,但你以為我第一眼看到你就該知道你過去過得多悲苦,因為我看過孤雛淚?」
尚恩:「你的任何過往我都沒有辦法從任何的書本裡面得到,我也不管書本說什麼。我沒有辦法透過其他方式來了解你,除非你自己打開心房,願意談談你自己。一旦你打開了,我會被你的人生故事吸引,我願意一同跟你走下去。你說呢?」

有許多學員來參加工作坊之後,看著老師示範往往覺得很簡單切入人心,但實際自己操作卻不是那麼一回事。電影上述對白是挑戰了案主的觀點,再從觀點試圖打開案主的心房,走進渴望的層次。這個路徑比較冒險,雖然提高了電影的可看度,不過在實際操作的層面卻不是那麼的容易。一般而言,從感受的層次入手會相對的簡單。

若干時日之前有一位學員(禾生)參與了崇建老師的工作坊,老師請學員起立一起示範對話的脈絡,在示範之前,老師先開啟了一個對話框架。老師問學員:「禾生,你現在有什麼感覺?」
禾生:「沒有感覺耶,只覺得胸口悶悶的,肩頸比較緊」
老師:「哦,除了身體的感覺之外,你還發現了什麼感覺嗎?」
禾生:「嗯,好像沒有了」
老師:「禾生,我有一個好奇,你怎麼會來參加工作坊?」
禾生:「我想來了解對話怎麼運用,這幾年很多朋友都失去了連結,我想學習一些對話的技巧,找回一些跟朋友的連結」
禾生在說這段話的時候語速變得緩慢,聲音略為抖動。
老師:「禾生,在說這段話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你先別急著回答我。」

老師約略停頓了幾秒鐘,繼續說道
「禾生,深呼吸一下,你現在有什麼感覺?」
禾生:「我現在感覺有點害怕」
老師:「那個害怕是什麼?」
禾生:「不知道」
老師:「禾生,剛剛你提到了跟很多朋友失去了連結,哪個朋友是你覺得最重要的?」
語末,禾生突然感覺大規模的情緒湧來,胸口不自禁地開始抽動,呼吸變得急促,眼淚瞬間潰堤而出。

我們常常忽略了感受這個層次帶給我們的訊息。老師敏銳地觀察禾生語言以及非語言訊息,來回的在感受處不斷探索與核對,禾生藉由老師的問話漸漸將頭腦皮質層的慣性思考拋開,讓自己更貼近自己的情緒一點。每一次的靠近,禾生便更理解自己多一點,更為臨在一點。當然路徑是如此,問話的帶領者本身必須有強大的一致性,深刻、堅定、專注的對案主好奇,並且深深尊重,不帶評價。

~未完待續~
————–
張天安老師台中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519

羅志仲老師台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526

張瑤華老師台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609

李崇建老師台中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625

李崇建老師台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708

李崇建老師台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