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日前有個學員來參加志仲老師的工作坊,他雖擔任公司的人資主管,但對於他的工作,他興起了想轉換跑道的念頭,原因是,他的工作內容很大一部分都跟資遣員工有關。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讓他頗為困擾,因為面對即將被遣散的員工,很多時候他的立場很尷尬,想勸員工往好處想,但怕員工聽不進去。若是要跟員工一起罵公司,跟他的職責又不相符。因此他想來學習在職場上如何更好的跟人溝通。
很多人想必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不論是自己或是在工作上都會遇到被解僱、自己解僱別人或是其他同事被解僱的經驗。即使沒有,我們也能夠想像那些被解僱人的心情。面對著下一個工作不知道在哪裡、家庭經濟頓失支柱的風險,很多人情緒會起伏相當劇烈。如果你是負責解僱別人的經理人,你要如何面對形形色色的即將失業員工呢?
2009年有一部電影”Up in the air”(中文”型男飛行日誌”),由George Clooney(喬治克隆尼)飾演一位專門負責解僱公司員工的企業資遣專家,他常年飛來飛去就是幫他的企業客戶以專業的手法解僱員工。這部電影主要講述克隆尼飾演的萊恩,在常年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之後,突然發現他準備敞開心房,和一位女子發展一段感情。萊恩因為職業關係,一直都在搭乘飛機,租車並住在旅館,他也對此樂於其中,他的全副家當都可以裝在一只手拉行李箱,他也是各大航空公司的貴賓,享受著被人服侍的快樂人生。他的人生目標就是累積到一千萬英哩的飛行哩程數,但是當他快要達到目標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心中一片空虛。電影原名”Up in the air”的意思是常年在空中飛行,也有另一個意思是”懸而未定”,它既說明了主角因為職業的緣故需要不斷到處旅行,也形容了主角的心態總是懸浮空中無法安定。
先撇開主角自身內心空蕩的故事主軸,我們可以來看看他解僱人時使用的「專業技巧」。在這個電影片段裡,主角萊恩照例跟員工說明了來由,並且帶著剛出道的新人娜塔麗一起前來解僱某家企業的員工鮑伯。鮑伯想當然耳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並且拿出他子女的照片,詢問萊恩跟娜塔麗,他要怎麼跟他的子女解釋。
新人娜塔麗是個常春藤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她嘗試用理性的方式來勸這位員工鮑伯:「你或許低估了你離職後的積極效果,你的孩子也可以從你的工作轉換中學習到這點。」這句話試圖用正面的方法給予這位員工激勵,並且告訴他一些道理。但問題是,被解僱的員工聽不進去啊!我都要被Fire了,你還在跟我扯什麼正面積極效果?
萊恩在接手對話之後,他跟鮑伯有了這樣的對話
萊恩:「…你的履歷表上面寫道,你曾經輔修法國廚藝。大部分的學生都選擇到肯德基這樣的速食店打工,你卻選擇了到鬥牛士端盤子賺學費。」「然後你大學畢業到了這家公司工作,他們第一年付你多少錢讓你放棄當年的夢想?」
他們第一年付你多少錢讓你放棄當年的夢想?
這是一個當頭棒喝!思考一下,你當年為了多少錢,你放棄了你的夢想?這是在「渴望」層次敲邊鼓的問句。你的夢想難道只值得那些錢嗎?在為了經濟奮鬥這麼多年之後,難道我還要繼續放棄我當年的理想嗎?這個問題在鮑伯的心裡迴盪。
深刻的對話帶來深刻的覺知。當我們意識到原來我們渴望的自我價值都遠比金錢價值更高的時候,剩下的就是追逐的勇氣了。原來說道理(超理智)在這個時候這麼惹人厭,而在渴望處切入是這麼的溫暖。
萊恩在敲中員工心房之後繼續說道:「我看過許多人一輩子替同一家公司賣命,他們就像你一樣,每天打卡上下班,卻不曾有一刻覺得快樂,你現在有機會了,鮑伯,你現在有重生的機會了。」
我從現在開始要為了「快樂」而努力,而不是為了金錢。這是夯實了鮑伯的渴望。從前的我不敢這樣做是因為屈就於經濟的現實,但現在這個被動機會反而可以化為我主動追求夢想的契機啊!
原來,倘若我們善用了冰山架構,這其實是可以幫助我們在職場運用得宜的。
不過,千萬不要因術而失道,我們若是一味地追求技巧,而不是真心誠意的理解冰山架構,會相當危險。 這套實際是從自我出發的道理,皆是先關照自己內在,進而真正關懷他人。若是只重技術,我們很容易失去他人信任,自我內在也會受到紛擾衝擊,一如電影裡面的男主角,雖然解僱人的技巧甚高,自己卻找不到心靈的棲身之處。自己內在安穩之後,唯有真正同理他人,關懷他人,才能夠更貼近自己、更貼近他人。
羅志仲老師台南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526
2018夏季文學營:
報名網址:http://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708c
寫作師資培訓營 – 故事作文核心術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818
張瑤華老師工作坊台北七月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