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我 想 去 哪 裡

By   陳姿瑾 / Louise TZU

貼近與他人的對話,首先要能指引他要去的方向,在對話中,讓對方有感覺,是我想要的目標之一,也是我在陪伴他人時很重要的元素。

讓對方有感受,我會區分三種層級淺層、中層和深層:
淺層就是理解,靜靜聽他說,讓他有機會表達,藉由核對讓他的聲音可以被聽見。
中層就是同理,透由聽者的探索,讓同理在空氣中發酵,讓情緒能有更多停頓的時刻。
深層則是需在對談中透由觀察他的語言及非語言訊息中,把不自覺隱藏起來的亮光被看見,藉由語言文字讓他連結底層的自我,當那份自我能被看見,盡然而然,力量感就自然而然產生。

前些時候找我對話的夥伴,是位母親,孩子是特殊生,為了孩子踏上薩提爾的學習。

他向我敘述著在生活中的諸多事件,近期換了工作、工作上遇到的困難、孩子在校園中發生的事情,細細地聽,什麼才是她要的?

詢問她時:「妳的問題都指向一個核心『我沒有價值。我不值得』 這符合妳想去的方向嗎?」

頓時,空氣好像凝結了….

她表示:「好像是耶…….」

接著,她:「我剩兩次和諮商師的晤談機會,姿瑾,妳有什麼建議的方向嗎?」

我沒多想:「或許可以跟諮商師表達,妳想去的地方,或許有沒有機會可以針對這個議題深入探討。」

她不經意的回:「可是…我、好、累。」

聽見那微弱聲音,我頓時明白了。

此刻她要的,並不是去講原本提的核心價值「我沒有價值。我不值得」

想要的是,先這樣就好,先好好生活。

當讀懂她的語言背後的意涵,知道說出口對她也是一個很大的門檻。

我:「如果我是妳,我會跟自己說….
我知道妳在這條路上一直很努力
願意找資源,找諮商師幫忙自己
願意花時間去理解自己

即便在經歷轉職期間,我能明白,妳這段時間壓力很大,不僅要照顧孩子,又要照顧好生活的一切事務

我知道妳、很、努、力、了。
或許把 深入探究的機會放在下半年或是明年,可以等我有時間後,我再來好好和妳相處,和妳和解。

現在我想要先能呼吸就好。」

說完,聽到電話另一頭傳來哽咽及啜泣的回音…

一份來自自己和自我的連結,在當下,開啟了。

事後跟我說:「這就是我想要的。」

當引導陪伴的夥伴能真正確認他想要去的方向,只需要短短幾分鐘,就能讓她和自己連結,當她有了力量,就能再次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檻。

如果你也想要學習如何引導對方找到他渴望的方向,請和我們一起加入 「話出愛的力量」,
期待運用對話的力量陪伴彼此的旅程有你有我。


🥕 「話出愛的力量」-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16

🥕 「在愛中成長 – 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06

🥕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讀書會」-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04

🥕 「與情緒溫柔相處」-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617

🥕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8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長耳兔2023年師資培訓計畫

〔找尋星空中北極星—-想發光的你 x 專業師資群〕

你也曾是個心中有夢想的夥伴嗎?
你想要把學習到的概念分享給其他人嗎?

心中有夢的人是彌足珍貴。
願意分享所學,這份美意更是需要被好好珍惜。

這是一個圓夢的機會,請加入我們,幫您把夢想實現。


【★★ 長耳兔將擇優與通過認證的種子講師合作開課計畫 (長耳兔保留是否與通過認證之講師開課之權利) ★★】

============  課   程   資   訊  ============

▴ 課程日期:2023.07 ~ 2024. 06 (為期一年共計超過150小時)

▴  課程內容(必修及選修):實體課程 、線上課程、定期報告、成果展示。

▴  課程架構:1. 薩提爾工作坊實地參與、2. 解構上課框架與內容、3. 共學指定工具與定期報告、4. 自主開創新型態授課內涵、5. 實戰應用

▴  督導:李崇義、陳姿瑾 老師。

▴  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PJDqSTuFtLWcbG4H8

▴ 報名截止日期:   202355() 中午 12:30 前完成並上傳書面資料

(師資培訓通過者,長耳兔將提供師訓結業證明)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預告】長耳兔2023年師資培訓計畫

〔找尋星空中北極星—-想發光的你 x 專業師資群〕

被現實壓垮的你,是否已遺失小時候的夢想?

我們將用一年的時間
帶你拆解課程框架
給你滿滿實戰練習
讓你不斷地在練習→回饋→修正→練習→回饋→修正的正向循環中變得強大。
讓懷有講師夢的你發光發亮。

一份讓夢想落地的機會,不容錯過。

(師資培訓通過者,長耳兔將提供師訓結業證明)

【★★ 長耳兔將擇優與通過認證的種子講師合作開課計畫 (長耳兔保留是否與通過認證之講師開課之權利) ★★】

============  課   程   資   訊  ============

▴  課程日期:2023.07 ~ 2024. 06 (為期一年將近200小時)

▴  課程內容(必修及選修):實體課程 、線上課程、定期報告、成果展示。

▴ 課程架構:
1. 薩提爾工作坊實地參與
2. 解構上課框架與內容
3. 共學指定工具與定期報告
4. 自主開創新型態授課內涵
5. 實戰應用

▴  督導:李崇義、陳姿瑾 老師。

【詳細報名資訊請參考明日粉絲頁公告報名資訊】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與 自 己 相 遇

工作坊的現場魔力莫過於在那個當下感受到由內而外的生命力,在這樣的狀態下,「轉化」的道路便自然而然開啟。

可能是現場的氛圍?也可能是夥伴們的支持?有專業老師的陪伴?
猜想,或許更多的是,感受到「我想要不一樣的那股聲音被好好地聽見了。」

現場沒有壓迫彼此的生存壓力,有的只是存在的輕鬆自在,每每看見帶著滿身資源的成年人,站在台前,願意敞開讓專業老師引導自身,勇敢中大多會帶著一絲猶豫,只要,當底層的聲音被好好聽見、被好好看見,不一樣的旅程便展開了。

By 胡懷文

帶著原生家庭圖上台,接受桂芳老師的家庭雕塑。夥伴們協助,有的扮演我的爸媽、我的手足、小時候的我、我的感受、我的期待和我的資源。

在回溯家人互動事件與應對姿態中,我看見小時候的自己。用成年的自己的眼光,,重新看見自己擁有的資源:信仰(愛)、韌力、善良、體貼。帶著這些資源和長成的能力,我可以自由選擇要如何應對現在的環境,不再受過去規條或慣性的牽制。雖然它們還是會出現,但我已經可以辨識,並且做出調整和選擇。

把過去父母給的傷害,還給過去,感謝它們成為了我生命的養分與資源;把愛,留給自己。

當我可以這麼做的時候,我感覺自己變得輕盈多了!

過去束縛我的,綑綁我的條框消失了,我站起來,走出去,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想要的。體驗到我已經長大了,不再需要只仰賴著父母或他人的給予才能生存,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的需求與期待,並且滿足它們;我也能夠不再總是需要堅強地一個人忍受/承擔所有的壓力,而是當我有能力的時候,我可以選擇承擔。我可以尋求協助,我有資源,不論是自己身上的或者周圍環境的資源。

和父親的對話:妳是我最驕傲的女兒!
我聽到心裏去了。爸爸,謝謝你,我愛你。
我會記得這句道別,這份愛,繼續往前走。

和哥哥的對話,我才知道原來我與哥哥的連結如此之深。那股悲傷 不捨那麼深沉。我們似乎是生命共同體,一起來到這個家庭,做這對父母的孩子。

你受苦,我也覺得苦;你卑微,我也感到卑微 悲哀。你是我的兄弟,我們是生命共同體,你的逝去,代表了此生來到這個家庭的緣分已盡。一直沒有好好地說再見,不捨的眼淚流淌,能量翻湧出來~ 哥哥,似乎放在你身上的那份悲哀 悲傷也是我對小時候自己的悲傷。眼淚流出來,洗去/釋放了深埋的悲傷 哀傷。那是小時候的我和哥哥在一起,成了生命共同體,我承擔了長子的角色期待,和哥哥融為一體。

悲傷,流過去了。

是啊,它已經過去了。我把悲傷也還給了過去,釋放了它也謝謝它。我體驗到了我的悲傷,內在能量流動了,可以連結到自己。

謝謝桂芳老師給我這個機會,第一次如此靠近自己的感受,而且是在工作坊中,可以流露自己;謝謝工作坊裡的夥伴們真誠地陪伴與鼓勵,沒有你們我做不到。

欣賞感謝勇敢的自己。


🥕「薩提爾模式之冰山自我覺察好奇與表達工作坊」-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325

🥕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台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429

🥕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讀書會」-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04

🥕 「話出愛的力量」-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16

🥕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8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張輝誠老師兩日工作坊-線上

張輝誠,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創辦人。在一次偶然的工作場合,遇見李崇建。

張輝誠初見李崇建的對話,驚嘆不已。身為翻轉教育帶領者的他,迫不及待的想將薩提爾對話模式融入教學現場。兩人舉辦過許多的學思達教學工作坊,多次示範對談,在學思達界掀起一股薩提爾對話學習浪潮。

張輝誠身為教育工作者,擅長將把重點歸納整理,脈絡與觀念做邏輯分析。他不但把對話帶入教學,更落實到日常生活中。

亦師亦友的情誼,也讓張輝誠得以近身學習李崇建的對話脈絡。每每他在生活中對話卡關,就會打電話給崇建,尋求可以如何解題。他常笑稱,崇建是他的家教老師。

多年下來,張輝誠將薩提爾對話融會貫通,與李崇建合著「教室裡的對話練習」。他更集結個人24篇家庭日常對話,出版了「家庭裡的對話練習」,崇建也特別為他作序推薦。

這次長耳兔特別邀請張輝誠老師,來解析薩提爾對話。從薩提爾冰山理論著手,利用清晰的邏輯概念來學習冰山,把困難的對話化作一步步能拆解的脈絡。

張輝誠老師的工作坊,邀請您來感受不一樣的薩提爾模式對話。

本課程分為互動票與一般票,凡選擇互動票的夥伴們,將與輝誠老師一起在線上示範雕塑、展示對話脈絡。一般票夥伴,仍可參與討論與提問。

【薩提爾模式之冰山自我覺察、好奇與表達】

➤  地點:線上(Google Meet)
➤  講師:張輝誠
➤  時間:2023/3/25(六) ~ 3/26(日),共兩天,9:30am-5:30pm
➤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325

溫馨小提醒,當您在「Accupass活動通」訂購票券後,請記得兩天內付款,否則系統會視為無效票,並將票券釋出給後續訂票的人唷。請訂購後記得至您填寫的聯絡信箱查看繳費單信息。

▴ 此課程為線上活動,購票後可於票券頁進入直播連結(Google Meet)。
▴ 三人以上團報,歡迎私訊我們享有優惠價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限量早鳥】李崇建老師工作坊-台中/台北

阿建老師工作坊總是充滿著魔法,那份魔力能讓夥伴瞬間有不一樣的看見和力量。

夥伴Q:「透過對話,去回溯過往場景,讓自己感受那個情緒,並接納它,去照顧『過往的自己』
學習到怎麼覺察自己的情緒,真的在第三天,當老師分享妥瑞症孩子的例子時,有個難過湧現,也很羨慕那個孩子有一位不把他當異類、不會放棄他的老師。很感謝老師在最後的口頭問答中,幫助我了解怎麼去面對那些童年創傷,我可以怎麼做、可以接納自己的所有情緒,非常感謝老師!。」

夥伴U:「上課的第二天早上教室後不久,自己開始咳嗽,我有些納悶,早上的我並沒有那們頻繁的想咳嗽,怎麼進來後…突然有個想法閃進心中,我是否在害怕改變既有的生存模式,在藉由咳嗽(我會想出去不影響他人)來逃開,接著,老師一邊開場,我一邊閉上眼睛,手放在喉嚨,告訴自己:我在這,我知道你害怕。我的咳嗽便減少到沒有,藉著的2天課程,只要有咳嗽,我便如此照料自己。另外,老師在說明列汶的部份,讓我了解我和以以前一直無法安住在當下,常常是慌亂的,要很努力的拉回來。」

夥伴I:「在練習中,我是第一位上台分享者,過程裡,阿健老師陪在旁邊,讓我覺得很安心,我很快的回到事件的場景裡,雖然情緒很多,但這次的我是有力量的,我一步步揭開舊時的傷疤,也藉著阿健老師精準的對話,慢慢鬆開被壓抑已久的情緒,當下覺得小時候的自己很勇敢,我決定要去愛小時候的自己」

生活不乏困難和挑戰,當你能連結自我,就能好好活出想要的人生。
想成為人生的魔法師嗎?

請不要錯過阿建老師工作坊。
名額有限,請多把握!

「從自我成長到生活運用-薩提爾模式導入」-台中市
活動地點:台中市
時間:2023/04/14(五) ~ 04/16(日),共三天,9:00am-5:00pm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WzZ5HWnbaEJXhxRBA

「從自我成長到生活運用-薩提爾模式導入」-台北市
活動地點:台北市
時間:2023/5/19(五) ~ 5/21(日),共三天,9:00am-5:00pm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FsKnpqxh5VoytYN19

✓ 每場工作坊僅提供單場單次使用,恕不提供延期或換課使用,請留意報名日期及縣市再報名。
✓ 長耳兔課程目標為心理教育而非心理治療,請自行評估身心狀況再決定是否能參加課程。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預告-限量早鳥】李崇建老師工作坊-台中/台北

By 李崇建
上一週去探望母親,為她帶上年節用品,與母親閒話家常,問問姨舅們怎麼過節?需不需要添購食材?

我們在廊簷聊了一陣子。我瞥見一煙灰缸,上頭有一長截香菸,靜靜擱在黑色煙缸,沒有任何的煙火燃燒。另一旁的胖阿姨,手上的菸正被吞吐著,我心裡歎了一聲氣,揣想著母親仍在抽菸?

我沒有多問母親。她說自己戒煙了,我若多言也無結果。兩年前她心肺衰弱,送了一次急診住院,不適合再吞雲吐霧。但煙癮也許難斷?即使健康受威脅,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前幾日母親又送急診,仍舊是心肺的問題,她呼吸有點兒困難,頭暈且全身乏力。

母親送醫有點兒緊急,醫院建議插管治療,這變化也實在太大。

所幸,母親堅持不答應,不願接受侵入性治療。這與我的想法一致,難得她也如是想。

在急診室待了三天,簽署放棄急救的文書,因為,放棄插管之類的急救,似乎要簽一些文件。

母親昏睡了一日夜,到了第三天當口,精神與力氣較恢復,血氧稍稍回升一些,她能坐在病榻前說話。

聊起了不插管的選擇,她是怎麼思考的?我很好奇她的決定,因為,她不常接觸醫療資訊,應無這方面的觀念。

孰料,她對這部份熟悉,說早已做此打算。

我輕鬆對她說:「妳很是豁達呀!」

母親說自己不想招罪。

我請她多保重身體,為她買的房子還在貸款,她才搬入兩年而已,應維持身體健康,安逸和諧的過日子。

我想勸說她不要抽菸,話到嘴邊又嚥回去了。畢竟,不確定她是否抽菸?

她哪裡會不知道呢?她肯定比我還知道,這事兒說了也無用。

說了、做了卻無效的言行,最好都不要費功夫,有時,往往會適得其反。

我想起中學的日子,每天過得渾渾噩噩,經常荒廢時間度日,我的學業成績太差勁了,明知道要努力讀書,卻日日蹉跎怠惰,任憑父親師長勸說訓斥,我也還是無能為力。

明知道去讀書就行了,但真是「無‧能‧為‧力」,我將身而為人的「自由」,完全「放棄」不連結了。

那是一種無力之感,對自己全然的無力,那樣的無力不斷循環,日復一日的啃噬生命,內心極其痛恨自己。

我像科學家研究的地蜂,拖食物回到洞穴時,定將食物放在洞口,先進入洞中檢查一番,再出來將食物拖入洞內。即使科學調皮實驗,挪走洞口的食物,地蜂仍然維持慣性,食物定要放在洞口,先入內檢查一番,再將食物拖入洞內。科學家將食物挪動100次,意味著食物不見了100次,地蜂仍然固著維持慣性,將食物先放在洞口,進入洞穴檢查一番。

不知地蜂是否無力?起碼我感到無力。

旁人會生氣的說:改變就好了呀!哪會這麼愚蠢呢?

遺憾的是整個青春期,我都這麼愚蠢過日子,那種理所當然的改變,對當時的我無比困難。

科學家提到地蜂與人,最大的不同在於意識,在於能否擁有自由,能否擁有覺察的能力,這是身而為人的可貴。
當時我覺得自己不是人,也許連人的資格都沒有,我怎麼就做不到呢?不就是簡單的一件事嗎?用功讀書就行了,偏偏我連十分鐘都做不到。

我就是那隻地蜂,彷彿失去人的「自由」,不能主宰掌控自己,所以每日活在悔恨之中。

母親說已經戒煙了,估計不讓我們擔心,也維持她的面子,她也想身體健康,但對抗這種「無能為力」,她還沒有機會學習。

我是漸漸學習而來,啟動了生命的自由,就能為自己做選擇,箇中滋味難以言明。

看著母親艱難的呼吸,她也已經很努力了,算一算她的年齡,比我年長20歲而已,她開始離家的時刻,不過才30初歲的年紀,她離家之後開始抽菸,菸齡應超過40年了,真是一段不容易的歲月。

弟妹紛紛來探望她,病中她不忘交代,要妹妹囑咐我帶水果,我允諾後繞了幾個超市,才買到她要的水果,才有好品相的果子。看來,也是生命力的展現,病中仍有盼望的事物,仍有對食物的需求,這是生命的底蘊之一。
探望病中的母親,聯想青春期的自己,接納感也比較寬……

生命本是自由,只是隨著年紀增長,那份自由被規範、規條漸漸隱藏。?
你也想體驗崇建老師提到的自由?
請不要錯過 阿建老師工作坊。

∷∷∷ 明日(3/14)中午12:30開放報名 ∷∷∷
∷∷∷ 明日(3/14)中午12:30開放報名 ∷∷∷
∷∷∷ 明日(3/14)中午12:30開放報名 ∷∷∷

「從自我成長到生活運用-薩提爾模式導入」-台中
活動地點:台中市
時間:2023/04/14(五) ~ 04/16(日),共三天,9:00am-5:00pm

「從自我成長到生活運用-薩提爾模式導入」-台北市
活動地點:台北市
時間:2023/5/19(五) ~ 5/21(日),共三天,9:00am-5:00pm

[詳細報名信息與連結將於明日粉絲頁公告]

✓   每場工作坊僅提供單場單次使用,恕不提供延期或換課使用,請留意報名日期及縣市再報名。
✓  文章選自:https://is.gd/QD0uCy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克萊兒的週六書房】《成為他的好隊友:當孩子憂鬱和焦慮》

By  克萊兒的女子言己

當孩子憂鬱或焦慮時,你知道嗎?

當初見到《成為他的好隊友:當孩子憂鬱和焦慮》書名時,倒抽了一大口氣,「呼~我能接下這本書的分享任務嗎!?」我自問著,這等於在揭開傷疤,面對自己的過錯,更何況我還陷在裡頭,「我有資格分享嗎!?」想起《朝一座生命的山》:「知苦,所以離苦。有歷練,才可以幫助別人。」是因為這樣,所以老天爺才找上我的嗎!?不管怎樣,我還是選擇勇敢面對!😂

這是一本非常好讀的衛教書,我強烈推薦每個人都能閱讀!不只是身為父母,而是每個人,因為只要多一個人的留心,多問一句:「你還好嗎!?」就有可能讓憂鬱或焦慮的孩子因為你的留心,獲得幫助。

身為拒學孩子的母親,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都在想:如果我能早一點看到,我的大女兒是不是就有不同的選擇?!我是不是能早一點察覺她在求救?讓她少受一點苦⋯。我多麼殷勤盼望不要再有孩子像我的大女兒那樣~只要多一點人認識青少年的憂鬱和焦慮情形。

💎 如何分辨是憂鬱症或叛逆期?

「青少年的發展是漸進式的改變,不會一夜之間變得不一樣,但憂鬱症病程可能突然惡化,落差很大,如果察覺孩子短時間內突然性情大變,就要有所警覺。」

「例如衛生習慣變差、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動力、費力的事乾脆不做、應分擔的家務也不做,造成家人負擔等;或原本很重視外在,卻突然變得不在乎儀容、不想洗澡、不在乎同儕評價等,都有可能是憂鬱症徵兆。」

「由於青春期荷爾蒙的變化,是因內分泌不穩定才導致有憂鬱情緒,或是已達憂鬱症,兩者容易混淆,判斷關鍵在於 #症狀的輕重。若 #症狀已持續兩週以上,且 #明顯影響到生活功能 時,就有可能是憂鬱症。」

💎 青少年的憂鬱或焦慮警訊:

1. 生氣易怒:容易煩躁,家長多講幾句就覺得很煩,常因此產生親子衝突。常以「憤怒」、「不滿」為表現。對很多事情習慣批判,講話如刺蝟般帶有攻擊性。

2. 社交退縮:沉默寡言,對事物缺乏嘗試的意願,對原本會做、喜歡從事的活動都失去興趣。受限於情緒上的困擾,孩子有時難以具體說出他想做什麼或需要什麼。

書中有詳細說明憂鬱和焦慮症狀,將其記在腦海中,當徵兆出現時,才有警覺性,察覺、觀察、傾聽,#保持良好的對話習慣是不二法門,也要切記:接納孩子不想講,#有時候不做什麼,#也是做什麼。因為 #接納本身就有力量。

這本書之所以很適合大家看,是因為它不只讓我們了解青少年的憂鬱和焦慮有哪些症狀,其形成原因有哪些,還將他們的心聲呈現出來,使我們能理解他們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考零分,只是我選擇不寫,不能證明我不會。」「如果我答錯了,就證明我真的不會。」

「雖然爸媽沒有明講,可是我知道他們希望我有好成績。」

「我很受傷、痛苦,你們根本不了解我。」

在看這本書時,裡頭的對話真的都曾是我的大女兒所說過的話。看在眼裡,痛在心底,內心百感交雜。很慶幸的是大女兒願意說出她心裡話,而我願意聽。

書中透過許多貼近人心的故事案例,也把父母的心聲和疑慮說出來,幫助家長和師長瞭解孩子,還教導家長或師長如何陪伴孩子,最重要的關鍵是必須 #把自己照顧好,陪伴孩子改善心理健康的路才能走得遠、走得好。關於此點,我有很深的感觸,很慶幸自己先開始做 #愛自己 的功課,在她最差的狀況時,陪著她一小步一小步走回來生活。

💎 心理韌性是可以培養的

#永遠不會太遲,#只要願意開始行動,父母和師長要深知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力,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書中提供很多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心理韌性,如果我能早一點看到這本書,就不用自己摸索,如履薄冰地且走且看,壓力會少很多。

身為 #全職媽媽 的我,遇上 #憂鬱和焦慮的拒學孩子,首當其衝所受到的全面打擊,也許只有走過的人才能體會這感受~那麼,我是怎麼走過來的呢!?只有一個信念:「#父母好,#孩子就會好。」在眾矢之的和萬念俱灰下,我 #全然接納孩子,看見我和她每一個小小的努力,與挫敗為伍,擦乾眼淚再繼續練習陪伴,我們爬出谷底,還在繼續努力~

這是一條辛苦且漫長的路,曾經以為看不見黑暗的盡頭,沒想到原來我們身上都有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孩子,我們還在繼續慢步前行。

#每個孩子都是重要的孩子,#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我深切地盼望每個看文的朋友,用自己的方式將這心得分享出去,越多人重視心理健康,我們就能預防憾事的發生,讓更多孩子繼續發光發熱!

克萊兒的週六書房:《成為他的好隊友:當孩子憂鬱和焦慮》

贈書方式
⋆ 參加辦法:
①  本文按「讚」
② 公開分享本文,並轉貼本文,並請在文字最後加上 #大家健康雜誌  #克萊兒的週六書房
③ 在本文下方留言「已分享」
⋆ 名額:1名 (隨機贈送)
⋆ 得獎通知:將於下週五在本文公告得獎者,請得獎者務必於五日內「主動私訊」我們,超過五日將自動候補得獎者。

#長耳兔心靈維度
#董氏基金會
#大家健康雜誌
#成為他的好隊友─當孩子憂鬱和焦慮
#克萊兒的女子言己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話出愛的力量-線上三人對話練習

在生活上,面對衝突時,你的選擇是?指責還是轉身離開?
在關係中,是害怕衝突?還是無所畏懼?

不管反應是如何,每個行為背後都來自過往的經驗。

與他人的關係中,不管是和爸媽、親子、伴侶、親友、還是工作夥伴,任何一條關係線都是需要好好經營。

當你能允許情緒存在並學會照顧自己,就擁有接住他人的能力。
當你能用全貌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就擁有和他人良好關係的鑰匙。
當你能展現自我脆弱並且用我訊息表達自我,就能更加拉近和對方的關係。

好的關係不可能沒有衝突,而是我們如何面對這課題。
讓衝突轉化成讀懂對方的資源
明白爭辯語言背後的需求
讓溝通變成雙向,而不是片面的單行道
讓暖愛流進對方的內心,消融彼此的冰山

良好的對話體質包含:
1. 擁有傾聽的能力
2. 懂得適度的停頓
3. 允許對方有情緒
4. 接住對方的情緒
5. 明白情緒背後的需求
6. 理解對方的看法
7. 同理對方的內心

當你擁有好體質,就能拿到連結他人的鑰匙,給自己一次安全的學習網,建立成功經驗以及體驗好好說話的狀態。
讓我們一起學會好好表達、好好溝通,創造和他人深入連結的機會。

【話出愛的力量-線上三人小組】
➤ 講師:陳姿瑾、劉瑋芊
➤ 時間:2023/5/16、5/23、5/30、6/6、6/13、6/20 連續六周、每周(二)  下午 1:00 ~ 3:30pm
➤ 地點:線上(zoom)
➤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516

▴ 三人以上團報有優惠,歡迎私訊我們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預告】話出愛的力量–線上三人對話練習

By  陳姿瑾 / Louise TZU

提到對話練習,就想到我是一個喜歡做實驗的女生,會在不同人、不同情境、使用不同的對話元素,帶著崇敬與冒險靠近對方。

近日,有一位媽媽告訴我,她的女兒過完年後,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每每關心她:「你還好嗎?有遇到什麼事情?」女兒表示:「我不知道。」
母親知道這是青春期的女孩會有的反應,只是當下問不到答案時的無力感,會不時提醒自己「如果她在這樣子下去,會XXXX,這樣不好吧?」
在理性和感性的交雜下,無力感慢慢演變成自責,這份自責對於一直在學習的媽媽是個訊號,也知道不要在自責下去,但是,無力感的浪潮卻時時沖向自己。

看著眼前的夥伴,有困難來求助。

身為引導陪伴的我,陪在她身邊,一起看著她眼中的世界,感受著她的感覺,同時,請她試著第二人稱的語言敘說,期盼這一小段的陪伴能安放她無力自責的心。

她緩緩對自己說:「我看見你的努力,為了想和女兒連結,從去年到現在,做了好多。」
此刻,我邀請她,停頓一下,讓身體感受能跟上語言文字。
邀請她跟自己說:「你 真 的 盡 力 了。」
「相信自己和女兒的關係,能慢慢走向心中的圖像。」

說完後
原本鼻頭酸帶給她的沉重感瞬間消釋了,這份感覺讓心越來越寬,同時,力量也就能湧現,就能再次帶著愛靠近心房閉鎖的女兒。

語言文字是有魔力的,當夥伴能跟隨自己的狀態慢慢說出口,只要學會用適合自己的、並且在適當的地方增添停頓,讓情緒發酵,多一點讓身體能跟上心的時間,慢慢地,底層的力量會慢慢湧現。

面對轉身不說話的孩子,身為大人的我們擁有安頓的狀態是重要的。

關係在生活中就是這樣來來回回考驗著我們,如何能在退縮時看見力量,進而傳遞給孩子,這是需要學習的。

線上對話課程「話出愛的力量」
值得您一同線上學習。 

【講師簡介】
陳姿瑾
於台大理科碩士畢業後長期在資訊產業服務,早年與家人關係並不和諧,視家人衝突為日常的女兒,把薩提爾一致性對話實踐於生活中,與家人的緊張關係轉變為輕鬆、自在、和諧。

跟課超過900小時,深知情緒背後流轉的運行機制,累積大量陪伴學員及夥伴的經驗,沉穩的內在聆聽他人的需求、陪伴與話者的情緒與渴望、用圖像與譬喻連結對方內在的狀態。

長期投入薩提爾對話小組陪伴,以薩提爾工具為主,融合所學,善用貼近人心的語言,一小步一小步地探訪對方的內心世界,用合適的文字語言引領一顆顆受傷的心靈,陪伴有需要的家長及夥伴們。

除了長耳兔課程外,同時在自我安頓、自由書寫與非暴力溝通等相關課程結業,長期擔任對話小組督導。

曾受邀至法人團體、各級機關團體與學校講授同理溝通課程,擅長用清晰的文字對話與輕鬆自在的課程氛圍傳遞薩提爾一致性對話的內涵與精神。目前為長耳兔心靈維度特約講師。

劉瑋芊/Abby Liu

曾深耕幼兒教育、英文教學與教育行政管理,在教育現場累積了十多年的經驗,陪伴了超過1000多個家庭,也給予眾多家長們許多育兒、教養方向。

深知人如何被家庭形塑,也認知孩子幼年時期就是最精華的學習階段,因此積極投入正向教養與薩提爾模式學習,並且實踐在自身與幼兒園的教育環境中,幫助父母得到安定的力量,協助家長形塑幼年時期愛的資源。

在工作之餘大量閱讀各類心理學、腦神經科學、幼兒教育等相關書籍,也參與累積至今超過300小時的薩提爾相關工作坊與師資培訓。

於長耳兔心靈維度取得師資培訓認證,目前為芃芃幼兒園園長與薩提爾模式講師,並經營「育兒路上的芊言萬語」podcast頻道及粉專,將所學分享給更多有心改變的老師、父母與個人。

【話出愛的力量-線上三人小組】
➤ 講師:陳姿瑾、劉瑋芊
➤ 時間:2023/5/16、5/23、5/30、6/6、6/13、6/20 連續六周、每周(二)  下午 1:00 ~ 3:30pm
➤ 地點:線上(zoom)

[詳細報名信息與連結將於明日粉絲頁公告]
*長耳兔的票券,委由Accupass活動通購票平台辦理售票,想報名的朋友可以提前至Accupass活動通註冊帳號,以利後續訂票活動。

Accupass網址:www.accupa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