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李崇義老師工作坊-台中

【活動公告】李崇義老師-台中工作坊
 
很多朋友來工作坊裡學習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我覺察」,但是很多人會有困惑:我們不是應該排除情緒的干擾嗎,怎麼需要不斷的覺察自己的感受,還要接納自己的感受?
 
過去我們用慣性來過生活已經習慣了,但開始要違抗這個慣性的時候會相當不舒服,所以身體自動會有抗拒,就像撕開一個結痂的皮會經歷的痛楚。
 
不少人問:我可以再回到以前的慣性嗎,我不要再覺察了可以嗎?
 
「當然可以!」這是我的回覆。
 
在這個問題的背後,我們其實更要好奇的是「如果你這麼痛苦,你怎麼會想要克服這個覺察的議題呢?」
 
我打個比方。
 
前一陣子我為了開一個真空罐頭,施力不當的情況下罐頭敲碎在料理台上,導致我手指劃破一個大口子,在匆忙清洗之後我就拿著OK繃封住傷口,沒想到,我的手指上的傷口過了幾天之後開始起膿,隱隱發癢也做痛。
 
這時候我們會問,你要撕開那個傷口重新清創嗎?
 
如果不要,你能允許傷口長時間隱隱作痛嗎?如果要,你能接納清創時的不適感嗎?
 
過去受傷時,我可能可以透過指責別人,覺得都是別人的錯,而不是我的問題來讓自己不那麼痛苦。
 
但開始學習自我覺察,一切的矛頭指向了自己,不只要重新體驗傷口的疼痛,彷彿還要再挖深一點來讓自己更痛。
 
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很想回到慣性,回到那迷迷糊糊不願考慮太多的自己。我想發脾氣、我想暫時逃離。
 
為什麼要那麼辛苦自我覺察?
 
為什麼不可以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吃爆米花,悠哉過好每一天就好?
 
我跟著慣性也過得好好的,為什麼我一定要自我覺察?
 
「如果這麼痛苦,那你幹嘛要覺察呢?」
 
自我覺察就像清創傷口。割傷手以為水沖一沖就好。後來才發現,忘了清理傷口裡的膿。為了清理膿必然要重新將傷口拉開,會很痛,但想讓它好起來大於一切,所以我選擇清創;但如果我可以忍受現在膿包的痛、接受它爛掉,那我也可以不要清創,就這樣自然而然讓它存在。
 
每一個人都有絕對的自主。認真思考過後,自主做出的每個「選擇」都能讓我們更有存在感、更有力量。
 
要不要自我覺察,都是我們的選擇。
 
你可以做,你也可以不做。要問自己的是:
如果我不做這件事情,我會受到的更大的後果是什麼?
 
你能夠忍受嗎?
 
如果你不能,做一點改變會痛,你要嗎?
 
如果你要,我陪你走一程,你想試試看嗎?
 
如果你想,我們就來試試看,
 
我們陪你。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台中假日
講師: 李崇義
地點:台中市
時間:2024/1/19 ~ 1/21 (五六日),共三天,9:00am-4:15pm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310060847531748803140
✓ 每場工作坊僅提供單場單次使用,恕不提供延期或換課使用,請留意報名日期及縣市再報名。
✓ 三人以上團報有優惠,歡迎私訊我們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