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先同理再說理

(11)
by 陳韋蓁/Sophia

早上出門,女兒緊繃著一張臉。

以身為老母的觀察,這傢伙大概是沒睡飽。

上車後,我開口試探。

「想睡覺?」

「嗯~」她不是很想講話。

「昨天晚上很晚睡嗎?」

「昨天中午沒睡午覺,老師叫我們做事情。」她抱怨著。

「那你昨晚沒早點休息?」我有意識的修飾一下用詞。

「功課就很多啊~~」她聲音轉大,情緒上來。

我接著想說:那就要好好安排管理時間,不要再看手機了,這樣你就可以早早寫完功課睡覺。

但,我勒住舌頭,踩住煞車,不讓話衝出口。

我若是她,大概不想聽到這樣的話吧!那她想要甚麼呢?

我停頓了一下,深呼吸。

她需要的是,能同理她的情緒跟感受。

於是我說:「嗯嗯~你應該覺得很生氣跟煩躁吧!」

頓時,她的臉部線條柔和許多。感覺頭上那把三丈高的火,瞬間變成小火苗。

我沒再說話。她也靜靜地坐著。

到學校,下車前,她說:「媽媽再見。」口氣平穩多了。

我們常習慣性的跟孩子說道理,給建議。

對青少年來說,其實這些道理孩子們都懂,只是做不到。

如果能先關心他遇到什麼挫折跟困難,讓他感覺父母的同理和關愛,會比說道理來得重要。

「我看到你講話很大聲,你好像很生氣。」

「你很想睡但不能繼續睡,我猜你覺得很煩燥,對嗎?」

我常覺得這是魔法咒語,當我溫和平緩的說出孩子的情緒時,他好像瞬間就被看見跟理解了。那情緒通常就會漸漸緩和下來。

但這前提是,父母內在要先穩定,確認自己情緒是沒有被勾動的。

如果我是大吼著說,「我看到你講話很大聲,你好像很生氣~~」

聽的人會是感覺一把火向他燒來,他的防衛機制會升起,轉更大火噴回去。

突然想起,女兒小時候跟我對嗆,大概就是這個畫面吧。

#點出情緒很重要

原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744308504383341&set=a.455033806644147

———————————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台北)–2023/11/17(五) ~ 11/19 (日) 9:00am-4:30pm
講師:李崇義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1117


【生活在愛中的秘訣】(台北)–2023/12/8(五) ~ 12/10(日) 9:30am-4:15pm (第一天和第二天課後討論最晚至17:30)
講師:陳桂芳
 

【與情緒溫柔相處】(台北)–2023/12/2(六) 9:00am-4:15pm
講師:陳志恆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1202


【阿薩母教養-工作坊】(台北)-2024/1/20(六) 9:00am ~ 4:15pm
講師:高佳均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 (台北)–2024/2/24(六) ~ 2/25 (日) 9:00am-4:15pm
 講師: 謝欣惠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