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運用資源,找回生命力

(6)

by 佩茹

大部份的問題起源於關係,我之於自己或自己以外的人事物關係,也因此細細的去探究多數人的煩惱,會發現大多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不論是存在想法裡虛擬的或實際生活中的關係,再一層層解析後,會看到我與自己的核心價值或信念的關係。

  抱著好奇的心情前往工作坊,這是「遇見生命力,築出心家園」,課程說明裡有「家庭圖」、「家庭生活年表」、「面貌舞會」這些熟悉又不常運用的工具;在課程中間有一段,老師協助學員找出人物或資源角色,並邀請其它學員扮演不同人物名稱或資源,讓主角學員決定這些角色要停留在哪些位置,過程中我注意到欣惠老師會一次又一次的詢問與核對,讓主角去選擇當下的需求,看著主角與其它人物的關係互動,距離與位置隨著主角的故事進行、心情、感受……等,一次次的調整,如同在調整彼此的關係;主角和角色的關係變化,這讓我聯想到了心靈拼貼®的「能特」,「能特」的牌卡種類分別有成員卡、社群卡、同伴卡及引導卡,而一張卡則是一個「能特」,也可以稱作「能量」,不同的「能特」可以一直在常用牌堆裡,也可以暫時在盒子裡休息,可能有時候「能特」的名稱會有變化;與上課的過程很類似,兩種都是用具現化的方式呈現,直觀的去看到自己的資源/能量,也如令我最有感的找資源,當一張張的便條紙寫上我自己的資源,並分別貼在紙上時,才驚覺原來自己有著這麼多的資源,這是課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畫面。

  「家庭圖」與「家庭生活年表」是探索與整合自己的生命史,在建構自己「歷史博物館」的過程,慢慢的去回溯生命中的故事,在過程中慢慢的清晰,從回想事件到寫出來,是一個整理的過程,而在與人分享的時候則有不同的感觸,從敘述事件裡與他人的關係/互動,慢慢的到與自己的關係/互動,逐漸的靠近本質或信念,帶出底層的渴望與生命力;在分享的階段中,我聽到一些是曾經在我身邊發生過類似的故事,在同學講述自己的感受時,有一種轉了很多彎的感覺,「真實的感受,要用轉彎的方式,感覺委屈。」,這是經常朋友來找我協助的困擾,遇到過是為了體貼他人,而經常幫自己的感覺轉彎,也有遇過無法承受,而轉彎自己的感覺,因此這一段話使我很有感觸。

  可以感覺到因為感受到是安全的,使得幾位學員很願意站出來當範例,更有學員分享了埋藏在心底很多年的事情,從一開始的安全感建立,過程中學員一起共同維繫,加上欣惠老師的接納包容,即便老師在邀請分享時,沒有學員舉手發言,老師依然尊重大家,並且對學員逐一的關照,在這樣的氛圍中,確實能讓學員們敞開心的談論。

  謝謝老師的包容與仔細,謝謝同學們的開放,謝謝工作人員的協助,更謝謝坐在課堂上的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

<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

▴ 時間: 2024/2/24(六) ~ 2/25 (日) 9:00am-4:15pm
▴ 講師: 謝欣惠
▴ 地點: 台北市
✓ 歡迎三人以上揪團參加同場工作坊,私訊我們享有團報價。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