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傻孩子

(4)
 
by 李崇義/Charels Lee

你們如何定義「愛」?

我問課堂裡的同學們這個問題。很多人有不同的講法,眾說紛紜。

一位男同學說,他沒有體驗過愛,因為從小爸爸媽媽對他就很嚴厲,所以凡事要求滿分,不容許有一分差錯。

「你現在自己有孩子嗎?」我問。

「有。」
 
「愛他嗎?」

「當然。」

「如果你的孩子長成的樣子不符合你預期,你還愛他嗎?」

「還是愛呀。」

「為什麼?」我問。

「因為我是他爸爸,愛他是天經地義的事。」他說。

「那你爸爸呢,他愛你嗎?」

「我不知道。他幾年前過世了,我也無從核對。」

「你媽媽呢?她還在嗎?」

「在,但我們很少講話,偶爾過年過節我們才碰面。」

「她愛你嗎?」我追問。

「我不知道,至少我沒感覺到過她的愛。」他說這話的時候神情有些激動。

「想測試一下嗎?」我說。

「怎麼測試?」

「今晚,打個電話給媽媽,問她我剛剛問你的問題,但不管她怎麼回答,你都別反駁,可以嗎?」我給了一個指令。

男同學想了一下,說願意接受這個挑戰。

第二天早上,男同學急著要來分享前一天的測試。他情緒激動地拿起麥克風,講述了打電話前的心情非常緊張、忐忑。

最終,他說他問了關鍵的那一句話:

「媽,如果我不管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你還愛我嗎?」

男同學說,當這句話出口的時候他覺察到心臟跳動快速,整顆心都快要破胸而出,全身直冒汗。

「傻孩子,當然呀,哪有媽媽不愛孩子的。」媽媽說。

男同學說,媽媽在說完這一句話後就打岔說了一些生活上該注意的雜事,但他已經得到他要的了。

原來從未表達過愛的親人,並不是沒有愛,而是沒有覺察。
.
聽完男同學的分享,我心裡想著,如果媽媽的回應不如他的預期,那麼又該如何?

成人世界的眼光多半來自於原生家庭裡父母對我們的看法,當日常變成了一種習慣,我們就忽略了短暫即逝的片刻美好,其實愛是一種能量,它無所不在;就算它無法從父親或母親那裡獲得,它也必然存在某個地方支撐著我。

你曾經體驗過愛嗎?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也想告訴你。

傻孩子,不論你長什麼樣子,愛無所不在。

————————-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高雄)–2023/10/20(五) ~ 10/22 (日) 9:00am-4:30pm
講師:李崇義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1020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中)–2023/10/28(六) ~ 10/29(日) 9:00am-4:15pm
講師:謝欣惠
【從覺察到放鬆-自我照顧與提升人際關係工作坊】(台中)–2023/11/4(六) ~ 11/5(日) 9:00am-4:15pm
講師:胡展誥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台北)–2023/11/17(五) ~ 11/19 (日) 9:00am-4:30pm
講師:李崇義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1117


【與情緒溫柔相處】(台北)–2023/12/2(六) 9:00am-4:15pm
講師:陳志恆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