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陳志恆
當我們生氣、憤怒時,會想對外展現攻擊,是很自然的反應。因為,生氣這份情緒,就是在我們受到他人侵犯時,會出現的。此刻,身體會立即動員巨大的能量,讓我們準備好反擊,以避免再度受到侵犯,這是具有保護作用的。
所以,你看到幼兒鬧脾氣時,除了哭鬧外,還可能會摔玩具、踢門或攻擊旁人。所以大人總要小孩:「不要生氣!」。其實,不是不可以生氣,生氣是很自然的情緒反應:然而,因生氣而來的攻擊或破壞舉動,應該被制止。
*
有許多大人自己也做不到把生氣這份「情緒」和攻擊這個「行為」兩者分開。例如,有些父母會在心情不好或勃然大怒時,出手痛打自己的孩子;看起來是在教訓孩子,實際上是發洩情緒的成分居多。
問題是,我們從小就被要求「不要生氣」、「不可以生氣」,或被灌輸「常生氣是不好的」這樣的觀念;卻沒有被教導,如何「好好地生氣」。
因此,許多人在生氣時,不會承認自己正在生氣;卻會用其他隱微曖昧的方式,來表達怒意。最常見的就是拒絕溝通和不理會對方。
這些確實具有攻擊性,是一種冷暴力。
*
我不是要你不生氣,而是,學會「有氣好好生」。
覺察到自己正在生氣時,能先安頓好自己的情緒,用合宜的方式,向對方真誠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而不是透過展現怒意,要對方就範,或者令對方感到恐懼,而得到懲罰。
怎麼做呢?
你可以靜下來,靠近自己的內在,去感受身體上那份生氣的感覺。就像我之前教你的一樣,就只是全然地去感受,都會讓你感到平靜一些。當思緒更為清明時,你可以去思考,這份情緒感受,要透露的訊息是什麼,要帶給你的學習是什麼?
你可以思索,是什麼讓你如此生氣?何以對方不領情,你就如此生氣?你期待自己的努力能被看見嗎?當付出被忽略或被否定時,意味著什麼?你覺得,自己的價值被貶低了嗎?你覺得,自己不重要嗎?你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嗎?你覺得,自己被拋下了嗎?
當你能釐清這些問題時,便能從情緒風暴中領悟得更多。
*
情緒,是自我覺察的入口。通過情緒,我們得以走往內心深處,更深一層地探索自己、認識自己。而進一步,你可以選擇是要否改變這樣的自己,如果可以改變,就找方法去調整;如果暫時難以撼動,我們就接納自己,與這樣的自己共處。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是能為自己的情緒負起責任的。
過去,我不懂得這個道理。在大學時,我曾一頭熱地為班上做了很多事,卻發現有些同學不太願意參與,我便對他們破口大罵,指責他們缺乏團體榮譽感、不懂得體貼別人的辛勞、不重視團隊精神。
被罵的同學們感到莫名其妙,我更是惱怒不已。
有位學長問我:「為什麼同學們都得像你一樣為班上投入這麼多才行呢?」
「當然要呀!這是班上的事,他們是班上的一份子。而我做了這麼多,為什麼他們就可以袖手旁觀呢?」我說得振振有詞、理直氣壯。
「聽起來,是你付出很多,但有些人卻沒和你一樣,你感到心裡不平衡,是嗎?」
「這……」我一時間回答不出來,但也無法否認。確實,團體榮譽感只是個幌子,事實上,我更在意的,是自己的付出要被看見、被肯定。於是,我的眼裡容不下那些沒參與的人;我的大聲斥責,不過是在向他們高呼:「你看,我付出了很多呀!」
然而,付出很多是我的選擇,我期待被肯定卻落空了,我也得接受;我更不該要求別人要和我做的一樣多。當我透過龐大的怒氣,試圖換來別人的重視時,我正在把我自己情緒的責任,推給別人幫我承擔呀!
情緒管理不是學習不生氣、不暴怒,而是懂得自我負責與尊重他人;做得到這一點,你才稱得上成熟的人。
—
文章選自:https://is.gd/bM5hcY
「《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1 「遇見生命力 築出心家園-薩提爾模式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8「《冰山對話》讀書會」-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04「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714「《非暴力溝通》讀書會」-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30810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