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荊棘鳥
“我寫完了三隻筆。“
“筆記已經記得滿滿的,怎麽又覺得好像不記得寫了什麽了。”
“那些概念聼上去都很容易,怎麽自己做起來這麽難。”
“老師的對話怎麽可以有這種魔力?”
“我渾身被掏空,卻又被充滿的感覺……”
——— 夥伴們的三言兩語
帶著崇拜和膜拜的心參加了崇建老師的工作坊。之前看過的書、聽過的音訊、聽來的一些故事,都在工作坊的現場看到老師的那一刻生動且立體的連接起來了……
崇建老師開始聊起大家來工作坊的期待,就引發了一段和現場一位元母親的對話。
老師:你想要得到什麼?
母親:我孩子翹課一段時間了,我希望他可以回去上學;而且他也說他沒有了生命的熱情。
老師:所以你希望的是他好好上學還是希望他有生命的熱情。
母親:嗯……我希望他有生命的熱情
老師:那如果他有生命的熱情,但他不去上學,可以嗎?
母親:嗯嗯……好像不可以……
老師:那你要的是什麼?
……
老師:你有說過:不管你考不考得上,愛不愛讀書,媽媽都愛你嗎?
……
老師:你的表達有沒有讓你期待的事情變得更美好呢?
……
簡單幾個來回的對話,母親油然升起了一陣情緒。
或許有對於孩子的不滿、生氣
或許也有對孩子的心疼、憐惜
或許也有對自己的懊惱、怨氣
我們不得而知,但眼淚流下來的那個瞬間,我們相信那裡一定有屬於她自己的“看見“的。
三天的工作坊裡大都是這樣春風化雨的方式,卻每每一語中的的發人深省。
幸運的是,我在每個人的故事裡都看見了那一個個了不起的生命!
我淺淺地經歷著他們說的人生旅程裡的某一段,卻也不經意讓我在時間河流裡找到某一個小小的自己。
我9歲上四年級的那年,父親為了讓我“出人頭地”,把我送去了城裡的大姑家寄養;
拜訪各種關係求來了一個實驗小學的讀書資格。
父親自然是千叮嚀萬囑託要好好學習,不能丟人也不能辜負。
父親用竹篾編了一把椅子送給我。那把椅子變成了我在姑姑家的那一年裡每天早起讀書的陪伴。後來椅子松了,就再拿繩子紮實的纏一遍,再松了就再纏一遍……
長大後對這段經歷記憶極少,但那把椅子卻赫然清晰。
學習了薩提爾一陣子之後,有一種想要找找兒時記憶的念頭。最放不下的就是那段日子。
“爸,媽,你們那個時候會來看我的嗎?”
“你們多久來看我一次?”
“我那個時候會哭嗎?”
“那一年中間有帶我回過家嗎?”
……
看,多像那個9歲的孩子在說話啊
說著:我多想回家 我多想爸媽啊……
“我們當然有來看你啊,去城裡的車子太少了,一天才一班”
“我們有時候一個月去一次,有時候兩個月一次,也有時候一個月兩次”
“你很乖,不哭不鬧的;你姑姑也說你很聽話,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念書”
“有一次,我本來想帶你回家的;結果學校沒放假,你在學校門口和我站著,就是不想走,然後你數學老師來了,你眼睛紅紅的就跟著他進教室了”
……
視頻那頭,爸媽擠著小小的視窗,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
“媽,那我進教室後,你就走了嗎?“
“那不然怎麼辦,我轉身就哭了一路,坐車回鄉下了“
……
爸媽說這段的時候,我們都哽咽了
可我在寫著這段的時候,嘴角卻是上揚著的
因為我知道 我確定 我也堅信
我的父母 深愛著我;現在是,9歲的時候也是!
……
童年的我
慢慢長成了現在的我
不時回頭
其實 她也還都在
那些倔強不服輸
那些理解和隱忍
那些自我要求和對別人看法的在乎
那些對愛和陪伴的缺失而引發的深深的渴望
不就是 在那把椅子上風吹日曬坐著的小女孩骨子裡流淌著的嗎?
所幸的是
我看著她的時候 她在正在看著我
我對她笑的時候 她也在開懷地笑著
……
想起崇建老師在工作坊裡的那個提問:什麼是愛自己?
或許我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在找尋答案
但至少 我知道
現在的我 正在愛自己!
「 在愛中成長-發現自己內在的寶藏 (進階)」-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20806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工作坊-高雄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20813「進擊的對話力量」-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20901「薩提爾模式之冰山自我覺察好奇與表達工作坊」-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21001「《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讀書會」-線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20906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私訊長耳兔
(Photo by Senjuti Kundu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