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李崇義/Charles Lee
在談溝通技巧時,大概許多人都知道要設定目標,才有辦法將對話帶入到一個方向,才能幫助一個人打開一點覺知。
只不過對話時的困難在於,我們有的時候很難辨識對方講出來的話是否值得相信。但弔詭的是,「信任」是溝通裡最重要的基礎價值,一旦信任鏈斷裂,對話時想要達到的目標就很難做到。
人們意識中存在的信念深植在腦神經突觸的記憶裡,想要試圖抓住那些「潛意識」的信念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事,因為有的時候當事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很深的信念,除非她/他擁有夠多的覺察。
一個成長在醫生家族裡的孩子,有很大的機會長大後也會學醫;一個經商成功的商人可能就會培養孩子做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而我的父親認為「公務員」是個穩定的行業,自然從小就鼓勵我們長大後能夠當老師或是從事公職。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小朋友自幼受了父母的「壓迫」,從小就會下定決心,將來從事一途跟父母親意願相違背的行業。
這樣的「信念」在薩提爾模式裡稱之為Perception (觀點),它並非新學習來的view point或是新發現的perspective,雖然後兩者的中文翻譯都叫做「觀點」,但是perception一詞更多指的是潛藏在意識裡的一種「感覺」,它的來源之一是藏在我們DNA裡刻印的密碼,另一個來源則當然是從小到大我們從生長環境裡學習而來。
慣性通常源自於長時間進行的一種重複的安全動作。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學開車的樣子嗎?坐進駕駛座之後先調整椅子的角度與手握方向盤的距離、調整後照鏡角度、穩妥地繫好安全帶、眼睛環顧四方確認四周沒有障礙物或是其他危險、啟動引擎、謹慎地打排檔並且側頭觀察旁邊是否有行人或來車…
學習開車時每一個動作我們都小心翼翼,很謹慎地執行教練給我們的指示,唯恐上路之後我們發生了意外。
在學習的階段,每一個步驟都是新的動作,因此我們投入了覺知,一次又一次將安全的方式記憶下來,做為下一次在同樣場景時可以重複運用的方法。等到我們都熟悉了這些步驟之後,這些動作就成為了一種習慣。從一開始的覺知,再到覺知後的行動,最後成為一種自然地存在,隱藏在我們身體的記憶裡,緩慢成為一種慣性。
雖然我們每天還是會做出一些新的動作,產生出新的慣性,也會做出一堆決定和選擇,但是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一種「自動導航」之中而不自知。
某一次在工作坊裡遇到一位學習的夥伴,她問道:「我的兒子整天不讀書,只會玩手機,不知道要怎樣跟兒子對話才能讓他放下手機,多花一點時間在課本上。」
「兒子都沒有讀書是嗎?有看過兒子唸書的時候嗎?」我問。
「有啦,但很少。」她答。
「兒子不讀書會讓你覺得困擾嗎?」我說。
「其實不會,我沒有那麼在乎他的成績。」她聳聳肩。
「哦,那是他玩手機讓你困擾或是不舒服嗎?」我繼續問。
「也還好,我有答應他可以玩,但是不能玩那麼久。」
「XX,所以妳說兒子不讀書,只會玩手機,這件事讓你覺得困擾嗎?」我繼續核對。
「是不會困擾啦。我現在比以前好多了。」
「哦,不會困擾了。那麼,妳想問的是?」我最後反而困惑了。如果這件事已經不造成困擾了,我想知道這位夥伴想要得到的是什麼呢?
說來有趣,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想要的是什麼。
我知道自己從小開始就有一個慣性,遇到任何問題都先否認或反對,似乎這才是最為有用的回應,以免一下子就要「服從」,讓自己後面遇到更多未知的挑戰。或許這個夥伴也有類似的慣性。
一旦知道自己有慣性,那麼覺知就會進來,就可以時時覺察自己是否已然落入了慣性裡。
在對話時要是覺察到對方可能落入了慣性裡,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 保持自身穩定與平穩的姿態
- 積極信任對方說的答案,但可以保持好奇
- 以提問的方式,核對對方的觀點
- 觀察語言當中透露出來的關鍵字,並且觀察非語言訊息(身體姿態、眼神、語調等等)
- 適時重複對方的語句,確認目標
- 請對方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一個人的觀點要做改變並非一蹴可及,因為那是承襲了許多年的「安全經驗」才形成的一種舒適圈。對話者要能夠適時抽換這個「舒適圈」概念,讓新的場景進來,新的學習進來,才有機會形成新的慣性。前一陣子在網路上看到這個故事,頗有啟發。
明代,有位妙峰福登禪師於行腳參方途中,夜宿旅店,半夜口渴,又無燈燭,摸黑到廚房找水喝,由於水甘醇香甜,隔天又去廚房,想再舀水來喝,沒想到竟是臭穢不堪的洗澡水。此時,禪師忍不住噁心想吐,卻在當下開悟了,並說道:「飲之甚甘,視之甚穢,淨穢由心,非關外物」。
同樣一瓢水,場景不同、環境不同、心境不同,卻有截然不同的體驗。
在與他人對話之前,至少我們可以練習時刻覺知,並且對自己的感覺誠實。我們的心智決定了一切,而非外在而定。當對自己覺察地夠多,連結的程度夠高,面對他人時就越能穩定,也益發自由。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630
🥕李崇義老師線上課程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710
🥕蔡倩渼、洪善榛及洪珊如老師 三人小組線上對話練習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901
陳志恆 & 胡展誥老師聯合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904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高雄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1106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 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私訊長耳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