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建老師在現場跟學員對話的魅力始終讓人著迷,但常聽到學員反應著「我不是阿建老師,要把老師工作坊所學放在日常生活中很困難」,困難時常讓大人的內在有沮喪,嘗試幾次後可能會產生「我做不到」的意識種子,不妨參考這位學員一樣,擷取工作坊中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小部分並嘗試放入生活中,從小地方開始或許能幫自己創造改變的機會之一?
—
老師的對話示範、關於貝曼提出的三個Satir model的解說與應用、對學員的正向提問,都讓我獲益良多。
分享我回來之後的生活應用:
《兄弟吵架,陪伴孩子的情緒》
一直以來,對於如何有意識地與孩子連結、陪伴他們、讓孩子學習認識自己的內在、讓孩子感受到父親對他們的陪伴與支持,總是模模糊糊,不是很有方向。
這次的崇建老師工作坊,讓我有了許多啟發與整理。
當孩子有了情緒,我設定的第一個目標是與孩子的內在連結,第二個目標是讓孩子覺知自己的情緒,第三個目標是,讓他體驗到,有人懂得他的處境、他的心情、他的困難,有人願意陪伴他,在這個不太容易的歷程中。
這個應對方法來自於崇建老師在工作坊示範的「接納孩子的情緒」的簡單的方法。
當時老師的示範約莫是如此:
孩子有了情緒,「來,把拔抱抱,把拔知道你難過、生氣,把拔抱抱。」然後陪伴孩子、接納孩子的情緒。
印象中大概是這樣。
上完工作坊後的第一個星期二晚上,我走進浴室準備洗澡前,提醒兩個孩子收拾積木,小二的哥哥拿盒子,小一的弟弟把積木丟進去,或者交換也可以。
這是我曾經陪伴過他們玩的投籃收積木的遊戲。
進入浴間之後,身體還沒沖水就聽到弟弟大哭、哥哥生氣大叫,我猶豫兩秒,看著自己的掛心,終究決定走出浴室看看。
弟弟站在床尾摀著嘴,大哭著:「好痛!好痛!」
哥哥躺在床上大叫:「你活該啊!你活該啦!」眼睛看著床頭牆角的方向。
「發生什麼事情了?」我問。
「弟弟拿我的磚頭啦!」哥哥大聲回答,我有點意外哥哥會回答,以往哥哥在盛怒中不會回答問題。
「好痛!好痛!」弟弟很快地跑到對面的另一個房間,繼續大哭:「好痛!好痛!」
我站在床尾看著哥哥,自認溫和專注地說:「哥哥,你很生氣啊?」
「都是弟弟啦!他活該啦!他活該啦!」
「爸爸知道,你很生氣,弟弟拿了你的磚頭,你很生氣。應該也有委屈(這個評估來自於他先動手打人,可能會遭受指責)。」我用了「應該」,是有意識地不論斷他的情緒。
到這邊,哥哥聲音停了一會兒。
「好痛!好痛!」對面房間繼續傳來弟弟的淒厲哭喊。
「把拔也去看看弟弟。」心裡掛念著弟弟是不是有什麼傷勢,我這麼跟哥哥說。
事後回想,我在這兒太快被擔心帶著往弟弟的所在之處了,可以多給哥哥一些關心、一些照顧,再轉場到弟弟那兒。
「弟弟你怎麼了啊?」我對著坐在床上的弟弟問。
「好痛!好痛!」弟弟摀著嘴哭訴。
「哪裡痛?把拔看。」我靠近到他面前。
「嘴巴⋯嗚⋯⋯⋯嗚⋯這裡⋯⋯」眼淚不停地掉,指著他的上排門牙。
「哦⋯這裡呀?很痛對不對?」我撥開他的上嘴唇,沒有看到傷痕,多了些放心。
「對⋯很痛⋯⋯嗚⋯嗚⋯⋯」
「來,拔抱,剛剛哥哥打你,把拔猜你很生氣,對不對?」我一把將他抱起,他摀著嘴在我的右肩上哭,輕撫著他哭得汗濕的背部,也聞到剛洗完澡的香香。
「你或許還有委屈和難過我猜,爸陪你,把拔在。」我緩慢專注地說著,我感覺到胸與胸貼著的溫暖,弟弟慢慢地把頭趴在我肩上,哭聲漸漸地小了。
我這次完全不解決問題,只貼近孩子,讓他們知道,他們在困境裡,有人理解他們,有人陪伴他們,也讓他們在歷程中,認識自己正在發生的可能的情緒。
弟安靜了,趴在我身上,我抱著他往主臥走,回去看看哥哥的狀況。
「哥呢?」他沒在主臥,我再往客廳走。
「在這啦⋯」太太在客廳的兩人沙發整理晾乾的襪子,回應著我。
哥哥站在離太太兩公尺遠的地方,看著太太。
「媽咪,你陪陪哥哥⋯」我看著這個有點兒放空的孩子,囑咐太太,哥哥也慢慢走過去太太身邊。
「哥,你等一下要趕快準備睡覺了哦⋯⋯」哥哥一靠近太太,太太嘴巴便自動地張開了。
「媽咪,你陪陪哥哥,陪陪他就好。」我再輕輕提醒太太,太太很自然地配合。
在此刻我請太太照顧哥哥,畢竟在過往我尚未能安頓自己時,太太一直都是讓哥哥最安心的陪伴者。
哥哥坐在太太的左側,看著地板不發一語,身子開始緩緩靠往太太的胸口,我這才放心地抱著弟弟回主臥。
「弟弟,來,把剛剛的積木收一收準備睡覺了。」我輕緩地對已經有了安頓的弟弟說。
對我來說,這仍然是場冒險,我不太有把握身心剛安頓好的弟弟願不願意收。
寫紀錄的這個當下,我想到,如果他不願意收,我願意嘗試陪他一起收。
不一會兒,哥哥也進來了。
「哥你也一起收。」我輕喚了哥哥一聲。
「趕快收一收哦,準備睡覺了。」太太進來補充一句。
我靜靜地觀察著兄弟倆,哥哥拿起盒子,弟弟拿起積木,開始嘻嘻哈哈收拾玩具。
看著這風景,我的感受像是驟雨過後般,帶來清麗、明亮與沁涼。
謝姵穎老師講座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616李崇義老師線上課程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619李崇義老師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723陳志恆 & 胡展誥老師聯合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904李儀婷老師工作坊-高雄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1106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 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私訊長耳兔 ☆
(Photo by Jordan Whitt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