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直播預告【心回 ‧ 疫轉Ⅲ】— 好書推薦坊《允許自己選擇愛》

冰山底下的渴望層是學習薩提爾的眾多夥伴嚮往體驗的層次,馮以量的《允許自己選擇愛》,書名道盡了冰山渴望層次。
馮老師用輕鬆輕柔的文字道出人性的糾結、無意識的行為與矛盾的人生舞曲。
書中12篇的故事無一不是從愛出發,篇篇皆扣人心弦。
是一本能讓您輕鬆閱讀但卻又有深度的書籍。

在這自主封城疫情間
為自己的心靈充充電
替心門添上一把鑰匙
走一趟長耳兔的心靈工坊,讓長耳兔的好書推薦伴妳左右。

好書推薦坊
空中品書會
值得您前來

直播時間:7/1(四) 晚上9:00
品書集:《允許自己選擇愛》
直播來賓:陳姿瑾

發佈日期: 1 則留言

【活動公告】- 李崇義老師工作坊

「雖然我們每天還是會做出一些新的動作,產生出新的慣性,也會做出一堆決定和選擇,但是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一種「自動導航」之中而不自知。」

崇義老師善用「發展差異」的問話方式,在慣性中找出細微的矛盾,打開內在的美麗境界。

別再成為北冰洋中的孤島,邀請您靠近每一座冰山。

—–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 李崇義老師工作坊 
活動地點:台北市
時間:2021/7/23-7/25,共三天,9:00am-4:15pm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723

「從對話開啟覺知、從覺知改變慣性」- 李崇義老師工作坊 
活動地點:台中市
時間:2021/8/20-8/22,共三天,9:00am-4:15pm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820

溫馨小提醒,當您在「Accupass活動通」訂購票券後,請記得兩天內付款,否則系統會視為無效票,並將票券釋出給後續訂票的人唷。請訂購後記得至您填寫的聯絡信箱查看繳費單信息。

提醒您:  報名前請先確認地點及時間,報名完成之後不能更換場次。

*三人以上團體報名另享優惠,歡迎聯繫長耳兔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疫情下,zoom out by yourself

By  philwawa / 毓晏

從全國進入三級警戒至今已過了一個月,這個月的生活是否會讓人感到生氣、煩躁、無力?除此之外,是否還有恐懼呢?這幾年的學習讓我有機會用對話陪伴自己與周遭的親友,面對疫情的衝擊,有幸經歷朋友P覺察的歷程。

朋友P的媽媽是一邊在家工作一邊照顧他們長大的,所以朋友P相信WFH應該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既可以照顧孩子又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工作。當確診數急遽增加時,她便向公司辦理在家工作的手續。

剛開始的她懷抱著熱情與信念,操作著許多軟體與課程來協助孩子學習,而當她忙於工作時,她兩個孩子就成了彼此最好的玩伴;時間一到她便會往廚房走去備菜煮飯,她開心地分享她居家上班的美好點滴。

當全國三級警戒延長時間,朋友P的生活逐漸風雲變色。

工作突然就像梅雨來臨,工作量跟雨量一樣突然暴增,上班時間的界線也隨著WFH也逐漸消失。當學校封閉,孩子無法再回到學校學習,所有老師無不卯足全力指定線上課程及作業,想要把孩子白天所有時間全部填滿。

白天朋友P又多了一個角色,叫做【書僮】,時不時就得接替學校老師擔任指引或伴讀,整天真的是「媽媽號」。爾後厄運就像連鎖反應,來了一關又一關。

出現最後一根壓死駱駝的稻草,朋友P的先生也WFH,一家四口全員擠在家中,狹路很難不相逢,烽火連天也是常有的事。

當初想像生活的美好都成了幻影,消失在生活的現實裡。某天晚餐過後,朋友P在廚房大哭,一邊哭一邊敘說他在事件中的焦慮、委屈、生氣與難過。

她期待自己是好媽媽,能夠打點孩子所有的學習;期待自己是好妻子,能夠煮出營養、豐富又有變化的餐點,照顧全家人的身體健康;期待自己是好員工,能夠如期交付老闆交代的工作,不會因為在家工作而有所差異。

無奈的是她認為通通做不好。我靜靜地聽她訴說這陣子生活的苦難,我看見她身心的疲累,覺察她放大許多自我角色。

我告訴朋友P:
親愛的,你不愛下廚、不懂料理,你卻為了先生和孩子上網找食譜,把買來的食材烹調後端上餐桌,即使失敗了也不放下鍋鏟。

或許你沒有辦法像P媽媽一樣有變換料理的可能,但我看到你對家人有著滿滿的愛,乘著這些愛是否支持著你往廚房走去呢?親愛的P,你不是老師,但你每天陪伴孩子看老師交代的功課,引導他們規劃時間,陪伴他們練習操作電腦。

這段時間以來你覺得很辛苦,自己像陀螺一樣從早到晚轉個不停。如果停下來看著孩子,你是否看見他們的轉變呢?

「孩子懂得建立時間表,懂得操作線上學習網,懂得學習與休息…」

我想如果有你的陪伴跟引導,他們才建立起學習的習慣,對嗎?這樣你還會覺得你做得不夠好嗎?這段時間你也沒有延遲過的你老闆交代的工作,現在的你感受到疲憊,認為自己做不好。那你臉上的眼淚想跟你說甚麼?

「P需要休息,請好好照顧自己。」


當我洗著碗,突然眼淚滑落水槽,我才知道我的心靈容納之窗已經滿載。此時的我甚麼都不想,靜靜地讓自己哭一場。

廚房的門把我從生活的漩渦中隔離出來,彷彿從這一刻起,我不再是故事的主角,我慢慢回看這段日子的自己,我看到的是認真又努力的自己照顧著全家;同時也是拚命又盡責的員工,我欣賞這樣的自己!

自己學習一段時間後,眼光慢慢變得豐富,能看見他人生命的精彩與資源,也不吝惜給出自己的欣賞。但這波疫情下,生活之苦如影隨形黏著,我卻忘了看見自己,忘了自己的正向。

因為這個機緣,讓我有機會和家人長時間相處,讓我機會試試看P媽媽當時的經歷與體驗,我會記得有這麼一刻,我記得把自己的鏡頭拉遠一些,用不同的角度看見自己的美好,並給自己一個熱情的掌聲與支持。


🥕謝姵穎老師講座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630

🥕李崇義老師線上課程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710

🥕蔡倩渼、洪善榛及洪珊如老師 三人小組線上對話練習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901

🥕李崇義老師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723

🥕陳志恆 & 胡展誥老師聯合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904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 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私訊長耳兔 ☆

(Photo by Fachy Marín on Unsplash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What a … Wonderful World】

By Cindy H./謝姵穎

這是一個在平常不過的夜晚,家庭裡的日常,陪著三個孩子一起用晚餐。

19:38分,小K突然微笑的叫著:「媽媽,媽媽,你知道嗎?我在安親班如果有什麼不順利的,我就會說What…。」這時我聽的一頭霧水,現在是晚餐時間,你突然想到什麼讓你不順利的事嗎?那通常什麼事會讓你感覺不順利呢?媽媽好奇的癮頭發起來,就像海浪般一波一波撲來,或是像蕁麻疹侵襲一樣止不住癢,我又看看小K他看起來心情不錯!感覺不像是要跟我分享不順利的事。

於是我開口了:「哥哥,你說的What a…是英文還是中文啊?」
「媽媽不太懂你的意思。」
其實我心裡又有一個好奇,你英文這麼好?還會用WH-開頭的句型來表達情緒,你不是小一嗎?不能小看一年級的孩子囉!

這時小K很有自信的回答我:「媽媽,中文英文都可以唷!如果中文的話,你就ㄈㄚˋ(四聲)然後小聲的ㄎㄜ,如果是英文的話就是What a shit!(我已前聽哥哥(表哥)說過,後來學校同學也說,我就學起來了。」

請問各位家長,你會怎麼做呢?會怎麼想呢?
錯愕、驚恐、緊張、生氣…
(如果你是教育魔人,我想這裡不是要探討怎麼糾正孩子說STRONG WORDS,不是這篇發文的用意。)

我看著小K笑了出來說:「唷!原來是這個意思,你常這樣說嗎?你不會擔心老師聽到嗎?」

小K繼續認真的跟我解釋:「唉呦!媽媽,如果我的鉛筆掉到地上、筆心斷了…或是我的橡皮擦差又不見了,我就會唸What…,感覺像咒語ㄟ,然後我會覺得好一些(是心情好一些嗎?)。」「而且我又不會拿來說別人,如果被老師聽見的話,會被處罰的,加分的點數會被扣掉,我才不要被扣分。」

媽媽還是不甚放心,想耳提面命(其實我需要多一些覺察跟接納自己的狀態,慢一些說道理。但我受不了,請容我說完先):「小K,如果你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很容易變成習慣脫口而出,雖然你不是故意的,但是還是會讓別人聽起來不舒服。讓你可能被誤解,這是你要的嗎?」

小K當然知道我的意思,但他就是一臉:「這位太,HELLO!你沒聽到我說的嗎?我在說我的不順利」的表情。
恩!媽媽收到了你的訊息,但,你有讀到媽媽的內心戲嗎?(說來荒謬,我明明知道孩子不是用來罵人,是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卡住的觀點想要說什麼?STRONG WORDS就是拿來罵人的少裝了,這觀點怎麼來?自小學來,我就像跳針的唱盤,在這裡空轉。)

不過此時,小K也慢下來了,他沒有急著回應我,會被誤解嗎?常常他自己在嘴裡碎碎唸,妹妹就來告狀說哥哥用不好聽的話罵人。
小K說:「好像會ㄟ,TIFF就很愛說我罵她,但,我明明就不是跟她說話。」
這幾秒鐘的空白,大概有千百個訊息在我們頭上穿梭著。

後來,我按耐住自己想要說道理的衝動。先等一等吧?我想說的,自己也不一定明白,是嗎?但是我謝謝小K今天餐桌上的分享,至少在小K心裡有那麼一點空間,他知道媽媽不會隨便誤會他!

那天夜裡,我仍感到心裡有些焦慮,有一點擔心,我深吸了一口氣,我還有一些亂遭遭的感受胡亂竄,我問自己:「你會擔心嗎?孩子用STORNG WORDS來表達情緒。」但我也接著問:「孩子可以用他學會的方式表達情緒嗎?如果可以的話,我還要繼續說道理嗎?」我還自問:「小K的語氣不像在發洩情緒,比較像表達他的感受,這樣不好嗎?」…每一次這樣的夜,總是顯得特別的安靜,安靜的留下一片空白,讓我好好的跟自己在一起。

備註:歌跟文章不符,送自己這首LOUIS ARMSTRONG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SE-W5Q82g


🥕謝姵穎老師線上講座-晚場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630

🥕李崇義老師線上課程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710

🥕蔡倩渼、洪善榛及洪珊如老師 三人小組線上對話練習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901

🥕陳志恆 & 胡展誥老師聯合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904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高雄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1106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 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私訊長耳兔 ☆

(Photo by Kristyn Lapp on Unsplash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深呼吸陪伴我

By 陳姿瑾 / Louise Tzu

想起自己還沒踏入Satir學習旅程前,自己根本搞不清楚身體和我內在的連結與發生,更別說利用眾多老師課程中提到用深呼吸與自己的此刻做連結,這一路走來,我從半信半疑到有意願練習,從刻意練習到變成日常習慣,從沒事時只會滑手機到現在當我沒事時我會選擇做幾次深呼吸,從遇到不如意的事會怨天尤人到現在還是會嘴碎但嘴碎後記得深呼吸與自己連結,從頭腦中眾多念頭到此刻依舊有念頭但願意練習放下念頭就只是專注在一吸一呼上,從頭腦中理解看似重量輕且理所當然存在的空氣到體會到空氣能幫助連結自我內在的重要感。

我的體驗是,若我專注在某個部位上,幾次深呼吸之後,該部位有得到些許的放鬆;若我專注在頭腦的念頭上,從原本念頭不斷生起到有時候念頭可以變得比較少,我不敢說我透由深呼吸的練習腦中的念頭都不見,但能夠體會到的是,念頭生起的速度跟產生的頻率隨著吸吐之間不斷慢慢下降。

每當晚上我能有時間練習靜心時,我從靜心陪伴中最常練習的是就只是專注在呼吸上,這樣的練習,讓我多次感受到,腦中的念頭從數十個變成數個,有時能剩下一到兩個。
白天工作時,當意識到我坐在電腦桌2個小時以上時,會刻意給自己5-10分鐘專注在呼吸上,感受到從短暫的吸吐間感受到呼吸短淺漸次變得深又長,這對我在工作上有一種歸零的感受,同時我也練習著托勒在<<當下的力量>>第六章的主題「內在身體」,我讓自己在有意識的狀態下一邊呼吸感受身體的能量狀態且一邊做著不繁重的工作。

我只知道
當我腦中念頭下降時,我的身體會不由自主的放鬆,這樣的放鬆有時候會帶著我不自覺得睡著。
當我腦中念頭下降時,我腦中思路的空間變寬廣,這讓我能不執著白天發生讓我認為不開心的事物。
當我腦中念頭下降時,我能更靠近內在那位不被我看見兒時的自己。
當我腦中念頭下降時,我可專注在我不熟悉的情緒上,像是悲傷、焦慮,當我能聚焦在情緒和內在身體的連結時,對自己情緒和思路兩者之間的關係從不清不楚到有一點清楚,從有一點清楚到比較知道自己在情緒下會有那些身體反應,和自我身體連結讓我越體會到照顧好自己這句話背後的更深一層的意涵。

這樣的體驗讓我在某次跟夥伴共學中有一個不一樣的經驗,記得那次是桂芳老師的課程,課間有小組練習,我在旁邊觀察著A和B兩位夥伴的對話練習,A夥伴因B夥伴的提問引導後,我看到A有很大多的淚水,並且說出:我此刻很難過!接著身體不斷地抽蓄並同時重複著他很難過這句話,我在當下認為A似乎回到過往的情緒中。
原本沒想要介入AB兩人的對話過程,突然想到,阿建老師課程提到的擺盪,依稀記著一個關鍵字是建立安全的島嶼,同時也感受到B在當下的驚訝跟無助。
我便轉頭問著A:妳願意跟我練習做一點自我連結嗎?
A(緩慢且聲音有點抖): 好
我:請輕輕地閉上眼,先輕輕地吸,然後慢慢地吐,我們再做一次深呼吸。
(我看到A閉上她的雙眼,也跟著我的引導慢慢吸呼中)
我:邀請你在下一個深呼吸中,去感受你剛剛的眼淚有沒有跟你身體哪個部位有關聯?
(邀請她做1次的深呼吸後)
我:你能告訴我,是身體哪個部位有不舒服嗎?有悶悶?漲漲?還是有其他感受嗎?
(我看到A也願意配合去感受她的身體)
A: 肩頸很硬、後腦杓不舒服有一點會痛。
我:那妳願意試看看跟這個不舒服靠近嗎?
(看到她的眼淚依舊慢慢從她臉龐落下,她緩慢地告訴我)
A: 我願意試看看。
接著我就用崇建老師課堂上常使用的4A(覺察、承認、允許與接納)和停頓,讓她跟自己的感受靠近。
最後夥伴A告訴我:她此刻有比較舒服。
只記得同組一起練習的夥伴都不約而同驚訝地看著我,我推敲著,我那時應該是有成功讓她回到當下吧!?
但我內在清楚明白著,是深呼吸帶給我能深深紮根於當下的力量!

記得兩年多前開始讀托勒的書,當時根本完全看不懂,回想當時憑著一股內在的某種信念,無由來自我信念是我相信阿建跟志仲老師如此推薦,那一定是有某種強大的功效,只是我此刻的生命無法體會,相信老師能夠體會到的,我在將來的某一天一定可以體會到。
思索著,或許在我生命中有一個伴我重要的資源是堅持,願意透由不斷的練習,讓我稍微清楚和明白托勒書中提到的文字意涵,漸漸了解時間軸在我的生命中有兩種軌道,一個軸線是每日隨著時間要做的代辦事項,另外一個軸線是此刻當下自己和身體的深度連結,而呼吸和自身的關係,讓我越來越感受到縱向的深度連結在日常中佔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

不清楚往後的人生風景能否不同,只知道現在的生命品質跟兩年前相比確實變得不同,這樣的差異僅是來自於深呼吸和自我關係的改變。
此刻,開心且喜歡不同以往的自己。
此刻,只想簡單紀錄轉變中的自己。
此刻,想謝謝自己仍願意持續學習。


🥕謝姵穎老師線上講座-晚場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630

🥕李崇義老師線上課程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710

🥕蔡倩渼、洪善榛及洪珊如老師 三人小組線上對話練習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901

🥕陳志恆 & 胡展誥老師聯合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904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高雄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1106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 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私訊長耳兔 ☆

(Photo by Darius Bashar on Unsplash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線上聊心室】咖啡與故事-週末晚間

<<憩休飲啡咖 & 共享故事集>>

疫情期間學習不中斷!
好評不斷持續加開! 

在這繁忙又緊湊的疫情現實生活中,讓我們用跨時區的軸線陪伴您,希望您能放慢腳步放鬆心情,用心感受,用一杯咖啡的時間,將生命故事娓娓道來!

還記得當時的選擇是如何形成你的隱形推力嗎?我們在此用心聆聽,並從他人故事中感受陪伴及關懷帶來的力量。用輕鬆的時刻讓自己浸潤在學習的氛圍,讓關心成為自然的話語,讓傾聽與對話擁有一條專心舒心的腦神經迴路。

咖啡苦澀,卻帶餘香,值得再續杯。
夜晚時刻,美酒亦可相伴。

讓崇義老師陪伴您週末晚間的時刻

【咖啡與故事線上課程】 
講師:李崇義老師
時間:2021/7/10(六)  晚上9:00-11:00
地點:線上空中見 
課程內容:請參見活動通課程內文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710

溫馨小提醒,當您在「Accupass活動通」訂購票券後,請記得兩天內付款,否則系統會視為無效票,並將票券釋出給後續訂票的人唷。請訂購後記得至您填寫的聯絡信箱查看繳費單信息。

✔ 此活動為線上活動,購票後可於票券頁進入直播連結(google meet)。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淨穢由心,非關外物

by 李崇義/Charles Lee

在談溝通技巧時,大概許多人都知道要設定目標,才有辦法將對話帶入到一個方向,才能幫助一個人打開一點覺知。

只不過對話時的困難在於,我們有的時候很難辨識對方講出來的話是否值得相信。但弔詭的是,「信任」是溝通裡最重要的基礎價值,一旦信任鏈斷裂,對話時想要達到的目標就很難做到。

人們意識中存在的信念深植在腦神經突觸的記憶裡,想要試圖抓住那些「潛意識」的信念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事,因為有的時候當事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很深的信念,除非她/他擁有夠多的覺察。

一個成長在醫生家族裡的孩子,有很大的機會長大後也會學醫;一個經商成功的商人可能就會培養孩子做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而我的父親認為「公務員」是個穩定的行業,自然從小就鼓勵我們長大後能夠當老師或是從事公職。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小朋友自幼受了父母的「壓迫」,從小就會下定決心,將來從事一途跟父母親意願相違背的行業。

這樣的「信念」在薩提爾模式裡稱之為Perception (觀點),它並非新學習來的view point或是新發現的perspective,雖然後兩者的中文翻譯都叫做「觀點」,但是perception一詞更多指的是潛藏在意識裡的一種「感覺」,它的來源之一是藏在我們DNA裡刻印的密碼,另一個來源則當然是從小到大我們從生長環境裡學習而來。

慣性通常源自於長時間進行的一種重複的安全動作。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學開車的樣子嗎?坐進駕駛座之後先調整椅子的角度與手握方向盤的距離、調整後照鏡角度、穩妥地繫好安全帶、眼睛環顧四方確認四周沒有障礙物或是其他危險、啟動引擎、謹慎地打排檔並且側頭觀察旁邊是否有行人或來車…

學習開車時每一個動作我們都小心翼翼,很謹慎地執行教練給我們的指示,唯恐上路之後我們發生了意外。

在學習的階段,每一個步驟都是新的動作,因此我們投入了覺知,一次又一次將安全的方式記憶下來,做為下一次在同樣場景時可以重複運用的方法。等到我們都熟悉了這些步驟之後,這些動作就成為了一種習慣。從一開始的覺知,再到覺知後的行動,最後成為一種自然地存在,隱藏在我們身體的記憶裡,緩慢成為一種慣性。

雖然我們每天還是會做出一些新的動作,產生出新的慣性,也會做出一堆決定和選擇,但是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一種「自動導航」之中而不自知。

某一次在工作坊裡遇到一位學習的夥伴,她問道:「我的兒子整天不讀書,只會玩手機,不知道要怎樣跟兒子對話才能讓他放下手機,多花一點時間在課本上。」

「兒子都沒有讀書是嗎?有看過兒子唸書的時候嗎?」我問。

「有啦,但很少。」她答。

「兒子不讀書會讓你覺得困擾嗎?」我說。

「其實不會,我沒有那麼在乎他的成績。」她聳聳肩。

「哦,那是他玩手機讓你困擾或是不舒服嗎?」我繼續問。

「也還好,我有答應他可以玩,但是不能玩那麼久。」

「XX,所以妳說兒子不讀書,只會玩手機,這件事讓你覺得困擾嗎?」我繼續核對。

「是不會困擾啦。我現在比以前好多了。」

「哦,不會困擾了。那麼,妳想問的是?」我最後反而困惑了。如果這件事已經不造成困擾了,我想知道這位夥伴想要得到的是什麼呢?

說來有趣,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想要的是什麼。

我知道自己從小開始就有一個慣性,遇到任何問題都先否認或反對,似乎這才是最為有用的回應,以免一下子就要「服從」,讓自己後面遇到更多未知的挑戰。或許這個夥伴也有類似的慣性。

一旦知道自己有慣性,那麼覺知就會進來,就可以時時覺察自己是否已然落入了慣性裡。

在對話時要是覺察到對方可能落入了慣性裡,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1. 保持自身穩定與平穩的姿態
  2. 積極信任對方說的答案,但可以保持好奇
  3. 以提問的方式,核對對方的觀點
  4. 觀察語言當中透露出來的關鍵字,並且觀察非語言訊息(身體姿態、眼神、語調等等)
  5. 適時重複對方的語句,確認目標
  6. 請對方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一個人的觀點要做改變並非一蹴可及,因為那是承襲了許多年的「安全經驗」才形成的一種舒適圈。對話者要能夠適時抽換這個「舒適圈」概念,讓新的場景進來,新的學習進來,才有機會形成新的慣性。前一陣子在網路上看到這個故事,頗有啟發。

明代,有位妙峰福登禪師於行腳參方途中,夜宿旅店,半夜口渴,又無燈燭,摸黑到廚房找水喝,由於水甘醇香甜,隔天又去廚房,想再舀水來喝,沒想到竟是臭穢不堪的洗澡水。此時,禪師忍不住噁心想吐,卻在當下開悟了,並說道:「飲之甚甘,視之甚穢,淨穢由心,非關外物」。

同樣一瓢水,場景不同、環境不同、心境不同,卻有截然不同的體驗。

在與他人對話之前,至少我們可以練習時刻覺知,並且對自己的感覺誠實。我們的心智決定了一切,而非外在而定。當對自己覺察地夠多,連結的程度夠高,面對他人時就越能穩定,也益發自由。


🥕謝姵穎老師線上講座-晚場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630

🥕李崇義老師線上課程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710

🥕蔡倩渼、洪善榛及洪珊如老師 三人小組線上對話練習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901

🥕陳志恆 & 胡展誥老師聯合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904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高雄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1106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 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私訊長耳兔 ☆
 
(Photo by James Wheeler on Unsplash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活動公告】-「我與自己的距離」陳志恆 & 胡展誥聯合工作坊-台中場

曾有夥伴課後形容兩位老師
「志恆老師像寒冬中的太陽,熱情溫暖
 展誥老師像炎夏中的微風,舒服與放鬆」

邀請各位來現場體驗及品嘗
〈一個像夏天x一個像冬天〉找自己的聯合課程

「我與自己的距離」- 陳志恆 & 胡展誥聯合工作坊-台中場
活動地點:台中市
時間:2021/9/4-9/5,共二天,9:00am-4:15pm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904

溫馨小提醒,當您在「Accupass活動通」訂購票券後,請記得兩天內付款,否則系統會視為無效票,並將票券釋出給後續訂票的人唷。請訂購後記得至您填寫的聯絡信箱查看繳費單信息。

PS: 團報有優惠,請私訊長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學員心得分享】

一次學習滿足對於工作坊課程的期待和轉化歷程是我看見學樸心得後的第一感想。
記得那次工作坊現場有多數的男性在現場學習,看見越來越多的男性願意走往工作坊現場體驗,這是以前不常見的學習景象,有著驚訝跟無數好奇,但更多的是開心跟喜悅。
學樸的學習心得結合自身經歷與工作坊的學習,從而體驗出”疊加”,是我覺得珍惜的,而他與女兒的簡短對話也是一則暖心的小故事。
和兔友們分享~

—–

By 陳學樸 

疊加,在各個層面的疊加…
開始,儀婷老師經由”疊加”,讓我們暫時停留在”感受”的層次,並不斷的加深力道引領我們覺察”感受”,歌曲再經由老師的話語引導,我的內心彭湃洶湧無法停歇,悲傷、難過、無助四處遊蕩,感覺到自己心臟的敲擊已蔓延到胸口,想使力卻不著邊際,有一種無力回天的虛弱感,我將其定為是一種”惆悵”….

在工作坊課後的沉澱下,我能感受到人在日常生活的各種”疊加”後的效應,冰山各個層次彼此也不斷堆疊,在不知情的自以為能控制的狀態下,不斷的影響我們內在,以前面對這樣的加乘效應,以為自己是深思熟慮,殊不知純粹是被內在慣性的驅動著,唯有覺察,才能漸漸鬆開已緊密加壓後的龐然大物…

安穩的內在、對話的能量、愛的連結
我看見儀婷老師的示範對話時,內心的感受是溫暖的,一句跟著一句貫穿直入,什麼樣的對話能擁有這樣的力量? 那是一種愛與自己的連結,能在充滿自己之後,在滿溢出給家人,在工作坊前,我寫出的期待是 「 期待自己有覺察、平穩的心,能以貼近太太與女兒的方式讓愛在家中流動,能引領女兒內心的渴望,長出屬於自己的力量,面對太太的困境能更有耐心的傾聽與同理。 」,而在2 天的工作坊中,我感受到了滿滿的柔和與穩固,那就是愛的面向嗎? 我想是的,很幸運能感受到…

鬆動的觀點
從應對姿態到家庭雕塑,展露出過往學習到的慣性應對,我也在心裏湧出過往原生家庭的部分回憶,在過去的家庭規條裡,為生存學習了多少應對姿態與他人對自己的期待,而以為是自己的期待呢?,觀點上有調整的可能性嗎? 漸漸的我開始明白自己可以在哪裡找到安穩了,開始接納自己有各種的可能性,你不困住自己,有誰可以限制你呢?

工作坊後到家後,與一天未見面的女兒(3Y11M)遊戲,到睡覺時間前,因為實在太疲倦,所以跟女兒表示自己需要休息,
女兒開始一直問可以陪她玩嗎?

爸:整天沒見到爸爸了,所以妳很想要我繼續跟妳玩呢?,是嗎?
女:可以嗎?你可以再陪我玩嗎?
爸:謝謝妳邀請我一起玩積木,我感覺很窩心~爸爸很愛妳~
女:那你有要陪我玩嗎?
爸:我會跟你一起玩喔,今天爸爸上了一天課有點疲倦了,眼睛很酸呢,妳有需要我跟妳一起玩多久呢? 然後我需要休息…
女:那18分鐘,不,20分鐘好了!
爸:謝謝妳與我約定一起玩20分鐘後讓爸爸休息喔,我能感覺到妳願意調整自己,這很不容易耶~
女:那…20分鐘後,你休息,然後放音樂,我跳舞給你看嗎?
爸:妳的意思是說,等一下我休息時放音樂讓妳跳舞給我看嗎?
女:對呀!要看著我喔!
爸:好喔,我會看著妳喔,謝謝妳自己想出來的方式,邀請爸爸看妳跳舞,我一定會好好欣賞的~

工作坊的體驗
我感受到儀婷老師的引領與涵容,和煦安穩的力量讓眾多內心的感受難以言喻,穿越全場的柔中帶剛的力量,自己第一次感受到何謂”接納”與”愛的連結、流動”,很感謝儀婷老師的親身示範與引導,我想”愛”若有其面貌,已得以窺探…..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高雄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1106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1211

🥕謝姵穎老師線上講座-晚場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630

🥕李崇義老師線上課程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710

🥕蔡倩渼、洪善榛及洪珊如老師 三人小組線上對話練習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901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 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私訊長耳兔 ☆

(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直播預告【心回 ‧ 疫轉Ⅱ】— 在家瑜珈


瑜珈–Yoga,源自於印度,是一種追求身心合一的練習。

本集直播芳儀邀請到陳怡如老師,是位瑜珈老師,也是長耳兔的資深朋友。

怡如老師跟著長耳兔學習幾位老師的課程之後發現,薩提爾模式的精神可以與瑜珈結合,本集也將邀請她來分享這些學習心得。

怡如老師也將示範、帶領朋友們能夠在家自己練習的簡易瑜珈靜心。

有興趣一起現場伸展的夥伴,請穿著舒適的衣物、準備好瑜珈墊或舖上巧拼地板,一起進入在動靜之間,將專注力回到自己身上的瑜珈體驗。

【心回、疫轉】直播預告
時間:6月23日(三) 晚上 9:00。邀請您空中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