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我沒有人味

by 李崇義/Charles Lee 

「一個活動要成功,你需要思考一下如何宣傳,如何後勤支援,在最壞的狀況底下,P&L是否能夠承擔得住,最重要的是,你想從中獲得什麼?」

「你要記得設定一個截止日,在這之前需要聯繫好廠商,把活動的前前後後、方方面面的都要思考周全,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呈現出來的狀態就會跟預期的有落差。」

「我不一定能夠現場支援,但若是沒有其他的事,我會盡量協助你。」

為了籌劃一場好的活動,我想到了各種可能會發生的事,並且提前把需要做的工作一件一件地告訴夥伴。

我以為這是展現我工作上的專業。

在上市公司工作的那幾年養成了我在計算專案成本時,一定會經常觀看財務報表,確保專案在執行的時候,也符合公司內部對於財務的規定,而這也是公司定期對投資人報告營收的依據。

從擔任專案經理開始,我就需要跟客戶提案,明確地告知一個專案大概會花費多少金錢,預期的目標為何,每一個milestone大概會落在什麼時間點。這些都是主導一個專案的SOP,一環卡一環,絲毫不能出錯。做為一個專案經理,隨時on-call或在Email前Standby已經是家常便飯,為了配合歐洲或北美客戶的時間,我的上下班時間早就變得很模糊,甚至我休假期間,筆電不離身,為的就是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專案進度。

從專案經理到部門主管再到事業部負責人,我養成了工作與生活界線難分。這對我沒有什麼困擾,反而相反地我挺喜歡這樣的模式。我跟太太核對過,雖然偶爾帶來不便,但機動的工作型態並未帶來太多困擾。

這樣的工作習慣已經延續了一二十年,即便到了現在,長耳兔有了很多一起協同工作的夥伴,有的時候我必須告訴自己,這是我的習慣,不是夥伴的,我需要做一點調整。

就在我落落長地交代完之後,夥伴對我開口了。

「我覺得你像機器人,很沒有人味。」言語之間略帶著不滿。

這句話像一記悶棍打在我胸口。

我看著自己胸口的那團悶氣逐漸上升,就要隨著我的嘴唇脫口而出要做出解釋的同時,我也覺察到多解釋無益。

「唉,看來這就是我的慣性呀。」我對自己這麼說。

我回想起自己年輕時在人際關係裡有時熱情卻被潑冷水的景況,估計也是造就了現在的我寧願保持疏離。就算是臉書剛出現在世人眼前時我就已經註冊,但我愈來愈不熱衷跟所有人互加好友,深怕我這個小小的私領域也被人給窺探了。

我不是在教人怎麼連結嗎?怎麼我自己喜歡略帶疏離感的人際關係呢?

其實我是喜歡一點距離感的。

太過親暱的連結反倒讓我略顯不自在,我知道這是我個人在擴展人際關係時的短板,但公事公辦似乎是我認為對工作比較有利的方向。這是我的觀點。

「我沒有人味啊?我知道我工作時的慣性,也希望你別介意。」我對夥伴這樣說。

一個沒有人味的人,勢必帶給旁人冰冷的感覺,我還可以怎麼做呢?

我可以接納夥伴對我的評語,冷酷無情或許是他心裡對我的看法,雖說我不願意給人帶來這樣的感覺,但那個感覺是他的,我無法為他做出額外的詮釋,我只能反思自己,既然我給人有這個印象,那我可以做什麼呢?我是否願意稍微做一點調整?

或許我可以少談一點公司上的規規矩矩,多給一點溫暖的回饋,但我知道那個沒有人味的我不是別人,我對於「我」這樣一個人還是挺欣賞他專業上的表現,那些工作上的成就也是因為這些專業素養而來。

只是接下來,怎麼讓我稍微聞起來有點人味,這是我可以調整的方向。

或許我無法改變太多,但那終究還是個願意嘗試、重視努力過程且令人欣賞的自己。只有確立了自我價值,並願意做出調整,這個過程就彌足珍貴了。


🥕李崇義老師對話練習-台北星光場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804

🥕李崇義老師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723

🥕李崇義老師工作坊-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820

🥕陳志恆 & 胡展誥老師聯合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904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高雄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1106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PS: 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私訊長耳兔。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