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專欄文章】慈心一起,殺機即消

by 李崇義/Charles Lee

大雪紛沓,落地咫尺,外頭銀白一片,萬物寂寥,空氣中透有不安的氣息。此時荒敗殘破的廟裡升起了篝火,眾人圍繞火團各有心思,白衣僧人默禱祝念,對著黑衣人念念有詞,試圖化解黑衣人胸中戾氣。

黑衣僧若有所悟,但心中煩躁,總是難以克制,抬起頭來,只見丐幫彭長老笑咪咪地凝望自己,眼中似發光芒。黑衣僧一怔,覺得曾在甚麼地方和此人會過,又覺得他這眼色瞧得自己極不舒服,當即轉頭避開,但過不片刻,忍不住又去望了他一眼。彭長老笑道:「下得好大的雪啊,是不是?」黑衣僧道:「是,好大的雪。」

彭長老道:「來,咱們去瞧瞧雪景。」說著推開了板門。黑衣僧道:「好,去瞧瞧雪景。」站起身來,和他并肩站在門口。

彭長老道:「你師父說得好,殺人是萬萬不可的,但你全身勁力充溢,若不和人動手,心里便十分難過,是不是啊?」黑衣僧迷迷糊糊的應道:「是啊!」

彭長老道:「你不妨發掌擊這雪人,打它,那可沒有罪孽。」黑衣僧望著雪人,雙臂舉起,躍躍欲試。這時覆蓋在外頭瘦丐身上的白雪又堆了一層,連得他雙眼也皆掩沒,藏身在這厚重的白雪之中,無奈穴道被點,絲毫動彈不得。彭長老道:「你雙掌齊發,打這個雪人,打啊!打啊!打啊!」語音柔和,充滿了勸誘之意。黑衣僧運勁于臂,說道:「好,我打!」,黑衣僧渾然不知雪人中藏有被點穴的瘦丐。

白眉僧抬起頭來,長長嘆了口氣,低聲道:「殺機既起,業障即生。」

*****

我看到金庸在神雕俠侶裡描寫這一段時,腦海裡浮現了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倘若雪人堆裡沒有埋著一個活人,慈恩(裘千仞出家後的法號,黑僧人)還能夠透過發洩氣力的方式擊打這個雪人嗎?甚至,光是腦袋出現了這個念頭,這是被允許的嗎?

在佛法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六塵結合而成六識,而眾生的眼、耳、鼻、舌、身等五種感覺器官,所接收到的色、聲、香、味、觸等這五塵,是我們接受到的各種訊息,它們在大腦裡轉化成電子訊號。

研究報告顯示,每個人每天都會產生六到八萬的念頭,這些念頭有可能被社會教條、教育、規範而歸類為正向或負向。正向的念頭咸認都是鼓勵人向善,多受到社會觀念認可,而負向的念頭則是受到打壓,一般人認為最好這些負面的念頭都不要有。

聖經雅各書 1:15: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

這是不是告訴我們,凡是不好的念頭就是不被允許的呢?我發現這個邏輯思考,綑綁了很多人。

敏豪在工作坊裡敘述,他的父親從小就對他特別嚴格,動輒飽以老拳。爸爸在家裡也經常毆打媽媽,常常生起氣來六親不認。敏豪對於爸爸除了害怕,也畏懼於他的淫威,為了保護媽媽,他必須做為一個聽話的孩子,維繫家裡的和諧。

從小到大養成體貼、善解人意個性的敏豪,面對父親的逝去,內在有了很多憤怒與哀傷。

即便在工作坊裡,敏豪陳述父親的「惡行惡狀」時,也不願意用太嚴厲的字眼形容父親。為了讓體內的能量流動,老師引導敏豪將體內的憤怒發展成語言,在安全的場域裡大聲發洩,甚至可以用三字經,好好地宣洩一番。

敏豪很猶豫,因為即便不是對著父親指著鼻子罵,他內在的機制也不允許他私下辱罵父親。

情緒的流轉在內在翻騰找不到宣洩的出口,如同被挾持的海嘯狂亂不已,外在的行為勢必要做出反應才能稍微找到幽微出路,釋放出一點能量,否則海嘯潰堤而來將後果不堪設想。

大腦的神經迴路承襲了舊有的習慣,這就是我們的框架、我們的制約,觀點上敏豪會認為指責父親就是一種背叛、一種不孝,但憤怒不可遏抑終將成為洪荒之流,摧毀身體所能承受的極限。

我們常提到情緒與情緒的表達這是兩件事。

內在有憤怒,我們可以透過辨識、承認、允許、接納幾個流程來找到情緒安頓之所,而外在的行為若是不傷害他人,例如毆打枕頭、找個空曠場地大吼、在工作坊裡透過老師的引導進行發洩,都是健康的做法。

不過囿於家庭教育與社會文化的規條,大腦經常會固著於既有的觀點不願意鬆動,這也是觀點經常綑綁人的感受,讓人無法自由的一大因素。

敏豪經由老師的引導,探索觀點的由來,融化了一點這個內在桎梏的機制後,終於能夠好好在工作坊裡發洩了大量的憤怒,而在憤怒之下,悲傷自然就會流淌出來。情緒一旦開始運轉,能量就會跟著帶動,人的自我價值與生命力便會往上提升。

觀點有時綁架的不是負向思考而已,正向思考亦然。如果在面對失落或是挫折時,內在慣性告訴自己要正向、要往好處想,其實這也是一種毒素,心理學稱之為Toxic Positivity 毒性正能量,人不斷往腦袋裡灌輸「加油、沒關係、我會克服的、它不會擊倒我的」等思想,無疑是對自己不斷超理智 Super-Reasonable,不僅無益於解決事情,更會觸發了自責、內疚等感覺。

練習覺察腦袋中的想法,不評價它,並且感受身體與內在的時刻發生,這就是正念。試著把念頭當作是馬路中來來去去的車流,你只是在路旁看著、觀察他們、不走進車流,這些車子會很自由地來去,你的身體也可以獲得些許自由。

在適當地讓情緒流動之後,接下來就是資源整合與建立了。

關於這點,金庸透過一燈大師在神鵰俠侶裡的開示:「慈心一起,殺機即消」就是很好的工作方向了。


🥕陳桂芳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227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327

🥕陳志恆老師《正向聚焦》讀書會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420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430

🥕陳志恆 & 胡展誥聯合工作坊-台北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508

🥕陳志恆 & 胡展誥聯合工作坊-台中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0904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Photo by Chang Duong on Unsplash)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