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學員心得】陳桂芳老師工作坊課後分享


第一次上工作坊,有些忐忑、有些不安,但是因為防疫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反而讓我有些許的安全感,不用認識彼此,即使有情緒也不容易被發現。

聽著老師說:「建立親密關係的第一步,是認識自己,建立並接納自我存在的價值。」心中充滿著疑惑:我難道不認識自己嗎?不夠有自信嗎?還是我跟老師的認知不同?

老師又說:「學習建設性的溝通,願意呈現脆弱的自己,最後進而欣賞彼此。」
嗯~我需要建設性的溝通,但並不想呈現脆弱的自己,欣賞彼此…好像有點難。

現在回想,看著當時初上課的我,就像穿著厚重盔甲戴著冷漠面具的公主,拿著堅固的盾牌、高舉著長劍,固執而好強,以為憑一己之力就可以無堅不摧、保護所愛的人。殊不知盔甲已耗損破舊,利刃已漸漸磨鈍,盾牌也越來越重,所有的武裝隨時可能崩潰瓦解,而壓垮我自己…

課程中講述了對應姿態,試著體會每種對應姿態給人的感受;介紹了冰山理論,更進一步透過夫妻學員的對話演練,拆解雙方的冰山,去看到彼此內心真正的期待與渴望。

簡單的日常對話,說的人沒如實表達內心感受,聽的人用自己的想法角度去解讀,就容易造成雙方的認知落差,因而有了情緒、有了爭執;但其實心裡都是充滿著愛與關心。

真的!我有時候常因為一句話被惹怒,如果當下有辦法可以覺察自己的情緒,停頓想一下,對方那句話背後的冰山是甚麼? 他為什麼這樣說? 也許就不會累積這麼多的情緒了。

每個人應對的慣性大部分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常常複製了父母相處模式或者被童年經驗影響而不自知;老師邀請我們畫家庭圖,針對幾個問題互相問答。

這是生平第一次認真思考自己跟家人的關係,想了很多,畫了很久…志工夥伴才開口問第一題,我竟然就整個情緒崩潰大哭,長久以來隱藏在心底的不滿、委屈、不被了解、無助、怨恨…全部一湧而上!原來這麼多年來,這樣的情緒並沒有隨著時間而消逝,只是被埋起來。

當再度被掀開,頓時回到小時候充滿負面情緒、悲傷、孤單的自己,淚水怎樣都止不住,只是不斷地宣洩;我不喜歡這樣悲傷的自己,我想要收起眼淚‧‧‧

志工夥伴體貼的說:「你哭沒關係,我會等你。」這句話讓我哭得更傷心!因為我很需要這樣的支持與安慰,但是卻一直沒有…

直到隔天開車上課途中,雙眼依舊浮腫,淚水不時的滑落臉頰。不知道自己哪來這麼多流不完的淚,像水龍頭一開就有,隨便一句話都可以輕易地觸動,我不知道該怎麼停止我的眼淚…

然而就在課堂上,老師引導我在夥伴的角色扮演下,淚眼看見這一切的脈絡之後,我的眼淚竟然就此停住了!

那難過的情緒,不是不見而是得到鬆綁。這一切,我的腦袋明明都知道怎麼做,不斷告訴自己那都過去了,但那情緒卻丟不掉,直到透過經歷這樣的體驗,才真正被療癒安慰。

終於明白為什麼老師說薩提爾是體驗性模式,因為透過工作坊的實際體驗、操作與演練,才能幫助覺察跟探索自我,進一步療癒自我。

之前一直找不到上工作坊的動力和必要性,在上課的前幾天還有想要取消課程的念頭;原本的目的是想要嘗試改變關係,覺得對方需要幫助,想要救一個溺水的人,卻沒注意到自己快被即將高漲的情緒洪水吞噬而滅頂。

上完三天的工作坊,經過眼淚的洗滌,腦袋的轉換,感覺似乎煥然一新;但接下來的幾天,思緒卻很混亂,很多複雜的情緒不斷出現;按照慣性,我依舊想把情緒打包丟掉不理會。

「不處理情緒,日子一樣可以照過,不是嗎?」志工夥伴回應我:「妳問得很好!但我好奇的是,感受有時莫名的竄起,讓你進入一個低能量的狀態,這是妳想要的嗎?」

我思索了很久…我不想要這樣,我想要改變。


🥕陳桂芳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1211

🥕
陳志恆老師&胡展誥老師工作坊(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1024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1106

🥕羅志仲老師【進階】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1121

🥕李崇義老師【對話練習】(新竹)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1103

 🥕洪善榛老師《心教》讀書會X對話練習(夜間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1124

🥕李崇義老師【對話練習】(台北星光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1125

🥕洪善榛老師工作坊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Photo by Anna Dudkova on Unsplash)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