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真誠的溝通,都像是開放自己、允許對方來影響我們。
所以我們透過同理心,在對方難過的時候跟著掉眼淚、在對方開心的時候也自然而然地露出笑容。
這時候,我們允許讓對方的情緒來牽動我們的情緒,而不只是理性分析事情的是非對錯,或者想著什麼樣的回應才是正確的。
-
每一次溝通,也像是將自己的內心撐出一個空間,放進對方的想法、價值觀,以及情緒。
而這個空間,是透過傾聽的意願而長出來的。
當我們急著想說服對方時,內在就不會擁有傾聽對方的空間;當我們只是想要達成某些目的時,那種看似有在傾聽的行動,其實並沒有真正聽進對方的聲音。
一個生氣的人看似拒絕溝通,其實他可能是因為挫折,以致於在短時間裡拒絕開放涵容對方的空間。
而他所表達的生氣、甩門、皺眉、不說話,其實都在持續著「訴說」這個行動,只可惜,這樣的訊息往往不容易被對方所理解。
如果雙方都用同樣的方式表達生氣,你就會發現,關係裡的兩人都持續拋訊息給對方,但也都因為關閉了傾聽,因此拋出來的訊息都沒有被接住,所以愈「說」愈無力、愈「說」愈挫折。
-
可是,如果在一段關係當中,你發現對方的情緒、指責、期待,往往占滿了你的空間、讓你覺得壓迫而喘不過氣,那麼就有需要拉出一道界線,讓內在再度清出一些空間、讓新鮮的空氣可以流進來。
所以在溝通中,除了傾聽之外,另一種重要的策略則是「喊暫停」。
讓對方知道你現在談不下去了、或者需要一些時間思考。
至於如何喊暫停呢?每個人的方式都不太一樣。
你的方法是什麼呢?
原文網址:https://reurl.cc/XkWMGa
🥕羅志仲老師【進階】工作坊(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1006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1109
🥕羅志仲老師【進階】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1121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