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滾滾/程馨慧
最近有機會和一群家長談話,我們討論到如何陪伴孩子面對生命中的艱難。當時,我問爸媽們一個問題:「如果孩子失戀了,他愛的人不愛他、拒絕他了,爸爸媽媽會怎麼辦呢?」
想不到,一位始終低頭滑著手機、不太在乎課程的爸爸,突然用很生猛的台語大吼一聲:「我就去嗆死那個爛男人!打到他叫不敢啦!」此話一出,現場立刻陷入尷尬的沉默當中,其他爸媽面面相覷,有的努力憋笑,有的則撇開視線偷偷地搖搖頭,似乎不予置評。
我對這爸爸甚有印象,他性格粗豪,對於教養頗有自己的心得與做法。於討論中,當其他媽媽提及對孩子的討好、對孩子違反規則的不知所措時,他時常會如此天外飛來一大筆,大喊:「是我就打下去就好了啊!還在那邊跟他講那麼多!老師我跟你說,我是會打小孩的喔!」
這一次不意外地,爸爸又以非常強悍的方式,直接地表達出自己想保護女兒的心情。在認識對話以前,這樣的「嗆聲」時常會惹惱我,我會感到自己想表達的東西被打斷、被挑戰,明知此人言談無理,卻又不知該如何應對,既慌亂,又不知所措,每每只能轉移話題,打岔去了。
幸運的是,與這群爸媽交流時,我已接觸對話一段時日,亦更深切地認識了,所有表達底層,皆是出自於愛,只是有時不易被妥善理解。
對於打不打小孩,我和這位爸爸有著不同的觀點。但爸爸會繼續來,或許是因為我始終沒有否定,反而會好奇他的緣故吧──「某某,你會打小孩呀?那你打小孩之後,他會知道他做錯了什麼嗎?…喔~原來你會跟他講呀?那你都怎麼跟他說的呢?…你跟他這樣說,孩子的反應是什麼呀?」、「原來你打小孩是因為,你希望孩子能夠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干擾其他人、不要社會教訓,是這樣嗎?」、「某某,謝謝你分享你的想法,你希望讓孩子有學習、能負責,這是個重要的目標,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目標如何達成好嗎?」
如此談話,爸爸不見得會因此就不以打罵來管教孩子,但他會對於自己的行為脈絡較有了覺知,亦對我、對於教養上的學習,少了些防衛,更願意坦率地分享他自己。如今,我也較能理解,每個家庭、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難處與資源,這只是個短期課程,我無意迫使誰改變,僅是聆聽、好奇、理解與欣賞,如此而已。
因此,這次面對想去毆打他人的發言,我並無感受到被冒犯,反而好奇他這個反應是怎麼回事呢?
「某某,我的好奇是,去打那個男人,那你覺得那個男人就會回來愛你的女兒嗎?還是你有其他的想法?」
「不是啦!我是說要是他敢再來找我女兒,我就打到他叫不敢!」
「喔~所以你是希望他不要再來找你女兒呀?但萬一你女兒很愛他,被他甩了很難過,怎麼辦呢?」
「XXX(三字經)!我女兒那麼讚,是他沒眼光啦!我帶回家自己疼啦!誰需要他!!」
「某某,你的意思是說,女兒被拒絕了,但你還是想保護她、還是愛她嗎?」
「對啦!我女兒是最棒的女兒!一定會有更好的男人欣賞啦!不用在那邊為了這種人要死要活的!」
「某某,你這樣愛你女兒呀?我聽到的是,你心疼女兒的難過,你希望讓女兒知道,雖然她被拒絕,但在你眼中她還是這樣地有價值、這樣地值得你愛她,是嗎?」
我專注地看著這位爸爸,發覺他黝黑、剛硬的臉龐,逐漸地放鬆下來,而旁觀的家長們,有幾位的眼眶中也泛了些淚水。團體的氛圍明顯柔和了許多,我詢問某位媽媽,聽到這位爸爸這樣說,她的感覺是什麼?
這位嬌小、優雅的媽媽邊拭著淚,邊哽咽地說:「我覺得你的女兒可以有這樣的爸爸,真的很幸福!你真的很愛她!」
粗豪的爸爸撇過臉去,難為情地囁嚅著:「沒有啦…這應該的呀…」我感受到他的不知所措,但亦感受到,某些剛硬底下的柔軟,正在慢慢地湧動起來。
能夠看見一個人在生猛外的其他面向,我感到豐富,亦感到溫暖。感恩對話、感恩這群爸媽們的真實、亦感恩自己認真的學習,讓我得見各式表達、各種姿態底下,共同湧動著的愛與勇敢。
🥕羅志仲老師【進階】工作坊(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1009
🥕羅志仲老師【進階】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1121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