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0/10/24-10/25,共二天,9:00am-4:15pm
地點:台中市
講師:陳志恆 & 胡展誥老師
主題:我與自己的距離
【父母成長與改變的六階段歷程】
作者:陳志恆 老師
孩子的問題反應出父母的問題;而父母改變了,孩子就會開始改變——這是我一再強調的觀念。因此,有很多家長,為了尋求突破,聽了很多講座,上了很多課程,也大量閱讀各式教養書籍。
然而,有的家長進步神速,孩子的問題也跟著有所改善;但有更多家長,卻是數十年如一日,彷彿鬼打牆般地,仍然在原地打轉,被難纏的親子問題折磨著。
*
就我長期的觀察,父母在教養上的成長與改變,通常不是一蹴可幾的,會經歷到以下幾個階段性歷程:
【階段一】 發現孩子出現問題行為
因為開始觀察到孩子的異狀,問題日益嚴重,父母感到憂心或痛苦,知道自己正處在教養困境中。
【階段二】 單方面要求孩子要改變
開始嘗試各種解決教養困境的策略,但通常是過時且無效的方法,而且認為只有孩子需要改變。
【階段三】 尋求新的教養策略
因為舊有的方法無效,於是體認到,需要嘗試新的可能性。這個階段會開始向外求援,也許是詢問親友、閱讀書籍、向專家請益,或者開始聽講上課。
【階段四】 發現改變必須先從自己做起
在這個階段,許多父母會猛然察覺,那些有效的教養策略,往往伴隨著父母自己也需要改變。甚至,父母需要先改變,才可能影響到孩子也開始改變。
【階段五】 覺知自我改變的內在衝突
在自我改變的過程中,開始反思過去成長經驗對自己的影響;而新的觀念與做法,常常大大衝擊既有的思考框架,常陷入矛盾衝突之中。
【階段六】 尋求內在整合與療癒
透過更多的學習,幫助自己深層改變,包括,與過去的自己和解、接納不夠完美的自己,更懂得自我寬容、自我肯定與愛自己。
*
你能夠辨認出,自己正成長到哪個階段,或者,正被卡在哪個階段嗎?
每一次進階,就代表著一次的突破。有個母親告訴我:
「當了母親這麼多年後,才深深體悟到,原來,處理孩子的問題,終歸是在處理自己的問題。」
我相當認同呀!是的,不論是教育或教養,陪伴孩子成長,最終需要回到我們自己的身上,反覆地覺察、療癒、接納與整合自己。也唯有如此,你學習到的新方法,才會真的奏效。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台北)
🥕張天安老師進階工作坊(台北)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828
🥕李崇義老師對話練習課程(台北)
🥕洪善榛老師《心教》讀書會X對話練習(日間場)
🥕李崇義老師&洪善榛老師工作坊(台北)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台北)
🥕李崇義老師對話練習(新竹)
🥕洪善榛老師《心教》讀書會X對話練習(夜間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1124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Telegram: https://t.me/lopwilldo
(Photo by Ravi Roshan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