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羅志仲老師 -暑假檔工作坊

< 羅志仲老師 -暑假檔工作坊 >
 
羅志仲老師以自身學習的過程做最佳示範,以薩提爾模式下的冰山架構為主軸,輔以托勒心法,再將各種所學融入該主軸中。在刻意練習之下,我們的對話不再只能流於過去的「閒談」,而是真正讓對話帶來力量。
 
【課程架構】
 
1、對話基本要素與應對姿態、表達之要點
2、對話脈絡與冰山架構探索
3、以靜心、冥想搭配對話示範與小組練習
4、大組對話練習與老師對話模式拆解
5、老師與學員對話示範並講解
 
【前期學員分享】
 
☘️志仲老師帶領大家練習的對話主題是 【為什麼只能玩電動一小時】
 
角色設定為男孩對媽媽提問;練習時覺得,我都會跟孩子事先講好規則,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所以對話卡住了。
 
沒想到回家馬上被孩子問了一樣的問題!
 
因為爸爸跟孩子承諾了要玩switch給孩子看,但是耽誤了睡覺時間,所以跟孩子討論玩一關就要結束,孩子心不甘情不願的睡覺。
孩子睡覺前問我:「為什麼只能玩一下下?」
正當我想跟他重申規則(超理智的說道理)時,
孩子又問:「媽媽,你覺得不好玩嗎?」
我回答:「好玩啊~」
孩子問:「那你下次一起玩好不好?」
 
我才發現,孩子想要玩遊戲玩久一點,是不是想要爸爸媽媽跟他玩久一點?!
孩子喜歡的是父母跟他一起完成遊戲的感覺,所以才希望玩久一點?!
孩子問的:「為什麼只能玩一下下?」
 
其實是在表達渴望父母的陪伴。
 
經過一次次的工作坊及講座、看書,有了比較多的體會跟細微的觀察,也可能,自己不像以前容易發脾氣,孩子才更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From Hui Wen
 
☘️猶記得第一次與先生參與羅老師的一系列工作坊時,原本只是陪同先生一起而已並沒有任何期待,但卻讓我們無比震驚,因為那個工作坊…先生與我都一起看見彼此內在冰山之下的狀態,不論對自己、對伴侶、對孩子、對原生家庭以至於對周遭事物,有不同的覺察,也開始理解彼此以及展開不同層面的對話。~From S.Y.
 
☘️老師引導姿態的真實呈現與大量的對話練習,實際的操作與體驗,那份感受、經驗與震撼才能讓身體與心靈確實記得了。啟發的部分有很多,第一天的呼吸帶領,真實的感受到我與自己在一起。~From S.J.
 
☘️老師在各個階段帶領的冥想,讓我體驗到身體內的能量流動。感受的對話,以及各個層次的不同對話,讓我體驗到接納”無法接納”的自己,是這麼的困難~From Mei Hui
 
☘️原來傾聽是如此的重要更是照顧感受的起點。
一直以來都是放在事件的處理成為指責的人及超理性 ,
完全忽略了人的感受,1. 家人無法感受到愛及肯定2.自己好努力好辛苦的付出,同樣的不被支持的委屈。
以前上完課會有滿滿的期待,但日常要如實執行對話卻是力不從心。
原來,關竅在於覺察、並接納現在的自己。
這一次我要落實的是傾聽及放慢自己的說話速度,多留一些空白給我自己。~ From Yen-Jen
 
 
☘️工作坊結束到現在,不管頭腦、體內的細胞、情緒感受終於稍稍的平靜了些…
與志仲老師兩次的對話,不同的問題,卻都走到了同一個地方,一個我不敢也不知道怎麼面對的地方。
 
最近讀著『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好多的共鳴,期待書看完時,我也找到了療癒自我的方法與力量。
在工作坊裡每一次的舉手,都鼓起了莫大的勇氣,心臟快蹦出來,很高興自己如此的勇敢…
分享過程與老師的回饋,我看到了自己與先生不同的『愛的語言』的表達方式。雖然現在的相處,大部分反應還是在慣性裡,心中卻產生了一點不同的流動。
更從此處看見了自己的自以為是,凡事用我的角度看的才是對的,用我自己的觀點想法角度來要求身邊的人,還自以為…自以為怎麼樣?我說不上來,這個看見還不是那麼清楚…只見縫而已。
期待上帝利用各種管道,幫助我能夠賺取學費,繼續參加工作坊。~ From Yu-Mei
 
☘️在看完「崇建老師」出版的《薩提爾的對話練習》裡,我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問題。
透過這志仲老師的工作坊,直接「對話」操作,讓我更了解,何謂的「冰山」。
志仲老師現場與同學的直接「對話」,讓我有更深刻的體會。
是一堂很值得的講座課程,老師精心設計的每個環節,對我都有啟發。~ From Pei-Yi
 
——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台北)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台中)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