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中年危機


by 李崇義/Charles Lee

「兩年來我在工作上戰戰兢兢,面對客戶盡心盡責,自負自己能力不錯,但心中總是排除不了一個恐懼、緊張的感覺。」

「我正在跟同事聊著天,明明是很愉悅的話題但我知道有個東西在困擾著我。」

「他終於來了,我的新領導。」

「他一來就下達命令,即刻將我解職,我的工作立馬停止。那一剎那我感到放鬆,但隨之而來的是肌肉的緊繃,頭腦昏沈。我已屆中年,經濟困境是我需要面對的挑戰,而工作的中斷使得我惴惴不安,原因是適合的工作已經越來越難找。難道我的職業生涯就此嘎然而止?」

我睜開眼睛環顧四周,黑壓壓的屋內,毫無聲息。背上冷汗兀自濕遍上衣,才驚覺剛剛的畫面是在夢境裡出現。

但那個感覺很熟悉啊,中年的恐慌。不滿工作不如預期、不爽老闆決策、家庭的壓力無法解除、不能順利轉職、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回顧自己從40歲左右開始就隱約覺得中年失業會是一件大事,尤其許多人當工作成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時候,恐慌會如影隨形地跟在身旁。即便夢境情節跟真實故事不同,但是那個焦慮怎麼會隨著年紀的增長愈來愈強烈。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面臨著類似的中年壓力,尤其是那些上有長輩、下有妻小家庭的中年人,怎麼生命變得這麼混沌、生活貌似都是為了他人?

曾經有朋友提到那些億萬富豪通常都會這麼說:「我熱愛我的工作不是因為錢的關係,而是正好他們因為我的工作還付我錢而已。」這句話說得多麼適切啊,這是許多人都想要達到的目標,但當年的我可能會回覆:「說得容易,誰不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啊。」

年輕時候我總覺得中年危機純粹是小部分人承受不了壓力的問題,只要職場順利,錢賺的夠多,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剛出社會的時候很羨慕有管理職的主管,於是自己的目標設定是一定要爬到經理的位置,認為在管理職上必可安穩度日直到退休。不知道是否其他人跟我一樣,從中階主管努力爬升到高階主管,薪水也大幅提升的同時,自己的目標也不斷地隨之變化。

如同其他人一般,我看著別人一路升遷,自己也開始受迫於工作需要,拿了管理證照也上了很多的課程,在公司裡不但要面對主管每個月進逼的業績壓力,也要照顧部門員工,還要擔心同儕虎視眈眈覬覦自己的位置。

原來我從來沒有看見自己的需要;但我到底需要什麼呢?

在好幾個場合裡有許多人羨慕著我能中年順利斜槓轉職,老實說我也只是幸運。

在還沒明白之前,過去的我曾經也處於矛盾與焦慮之中。

在國外工作的那幾年,父親曾經好幾次告訴我「賺那麼多錢做啥,回來台灣多好」,親情與現實的拉扯總是不斷在日常裡上演,當下定決心回台灣時,父親也不在了。生命總是呈現著一齣齣的荒謬劇等待自己去體驗;猶如曾經演出的舞台劇「等待果陀」,不斷重複著無謂的動作只為了期待一個未知。

精神分析學家Elliot Jacques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來,中年危機很有可能出現以下幾種狀況:

  • 職涯的變動,或是不順利
  • 和配偶的關係不順利,或是因為單身而感到不安
  • 擔心子女的成長過程,或是因為沒有子女而感到不安
  • 面對父母的生老病死問題的壓力
  • 自己的生老病死問題的壓力,例如像是更年期帶來的身心狀態,體重失控、皮膚皺摺、白髮出現等等

而人的內在也會開始有諸多的困惑包含

  • 很深刻的悔恨,覺得人生中有些目標沒有達到
  • 對於自己婚姻、工作、健康、經濟或是社會地位感到極度不滿意
  • 對於比較成功的同事、手足、朋友很難忍住不去比較
  • 對於年輕時期錯過的事很想要重新來
  • 渴望重返青春的感覺,在意自己是否對異性仍具有吸引力
  • 想要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多,或是只想和少數的親友相處

其實困擾我們的不僅僅是現在面臨的挑戰而已,更有可能的是過去我們疊加的經驗給我們時時刻刻造成的感受。每當我們遇到一個小波浪,很有可能後頭帶來的餘波更讓我們感到無法承受。工作的不順遂有可能讓我們連結到自我價值不足,家庭的不和諧也可能因為過去我們自己的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遺棄感有關。

外在的挫折會一波接著一波而至,內在的感受也經常重現過去的創傷經驗,一陣一陣地情緒快閃更會使得我們不知所措。

如果你也臨界到中年,開始對自己產生疑惑,我會邀請你先環視周遭,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在,了解自己、連結自己,這一條路才剛剛開始,我們可以有更好的資源,自信地迎接下半人生。

我沒有辦法告訴你方法,除非你親身體驗。

(Photo by Casey Horner on Unsplash)


 
🥕李崇義&洪善榛工作坊(台北)
 
🥕陳志恆&胡展誥老師工作坊(台北)
 
🥕洪善榛《薩提爾的對話練習》讀書會-台中場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台北)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新竹)(台北)(台中)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xZpry4
 
🥕 陳桂芳老師工作坊(台中)
 
🥕李崇建老師工作坊(台北2場)
 
🥕張天安老師進階工作坊(台北)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