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滾滾專欄]- 看見自己的光亮


by 滾滾

慢慢對生命的流動與愛,有了更多臣服與信任。

    長輩的女兒R想找人談話,我便撥了電話給她。我們未曾見過面,但從聲音聽起來,她是個可愛的女孩,帶著一些率真,亦慣常打岔。

    R一開口就說:「我是個很懶的人。很討厭和人相處。」

    我對R立刻產生了好奇。她對自己有個比較強烈的、負面的看法,但她的語氣卻很輕快、爛漫,彷彿她很習於如此介紹自己。

    我好奇她對自己這個看法是怎麼來的?她這樣說的時候,心裡什麼感覺?她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看自己?她喜歡自己懶嗎?很討厭和人相處,這個具體來說是怎麼回事呢?發生了什麼這個懶會跟「討厭和人相處」掛在一起?

    R很願意回答我的提問,但我應該是問了許多她未曾遇過的問題,所以她時常尷尬地笑一笑、停頓一會,再一邊跟我道歉,一邊困窘地說她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我謝謝R的真實,同時我對她有了個很深的欣賞,因為她說自己討厭和人相處,那我問她那麼多問題,她怎麼會這麼認真地回應我呀?她一直都是個會認真回應別人的人嗎?她討厭和人相處,但有人跟她互動,她怎麼會想回應對方?

   R同意自己想回應別人,但她認為自己做得不好,擔心讓人失望、給人添麻煩。我問她:「所以你的意思是,你討厭和人相處,是怕自己做不好嗎?你怎麼知道自己做不好呢?」

   原來,R的手足、朋友皆是群體中的星星,各自在課堂上、社團中都相當活躍,每天與許多人相處卻樂此不疲。但R感覺自己和他們不太一樣。R比較安靜、比較習慣聽人說話而不是一直和人說話,所以她內在時常有個困窘、疲憊的感覺,好像世界動得太快速,自己跟不太上,亦不知道如何才能像親友那樣熱切地去回應他人。

   因此,她將之歸因於「我是個很懶的人。」、「我討厭和人相處。」、「我不會和人互動。」

   這是她對自己的看法,亦是給自己的侷限。

   我詢問她:「那你想做好嗎?」、「我好奇的是,你討厭和人相處,那怎麼會有人想來跟你講話呢?」

   R說自己想做好,也跟我分享,人們來跟她說話,是因為她會聆聽,但她好希望自己可以多回應別人一些。

   我多看見了些R想和人連結的渴望。那是一份小巧的善意,但因落入「比較」的箝制,而有了些枯萎。

   我對R感到驚喜,亦有佩服。因為我是話多的人,常需要提醒自己少說多聽,但她有個耐心聽人說話的資源,我想在這裡多好奇一點,所以問她從甚麼時候開始會有人來找她講話呀?這些人跟她說話,她不知該如何回應他們,那他們的感覺是什麼呢?

   R說起他人對自己的信任,感到喜悅,亦有羞怯,總感覺自己做不好,不值得這份信任。她說,這個懶惰、這個不擅長,那是她的個性。

    我再次問她:「那你想要好好回應這份信任嗎?」

    此時,R比較肯定地說,想。

   「你的意思是說,雖然你覺得自己個性很懶,但你想學著去回應他人呀?你怎麼這麼有勇氣,願意去改變自己呢?」

 

   前陣子志仲老師說,我們很習慣下結論。不僅是對他人下結論,也是對自己下結論,因此便失去了探索的活力,這是件可惜的事情。

   長久以來,我比較是頭腦強、擅分析與批判的人。過去的時間裡,多半是在分析人的困境、跟人討論改變計畫、監督人是否確實執行。也因此特別不擅長好奇,對自己和他人都甚為嚴苛。(我總感覺,這有什麼好問的?!問這什麼笨問題?!做不到,不就是不努力嗎?!)

   如今學習對話一些時日,我發現自己多了些好奇、亦多了些彈性。要願意去看見自己的努力與勇氣,那是不容易的事情,我屢屢碰壁,現在卻稍微有了轉變,對自己的「未完成」,多了些欣賞,那是種美好的溫暖,有時會讓我流淚。

   和R的談話甚有光,對話末尾她對自己有驚嘆,亦感覺發現了未曾認識的自己。這是當時的幸運,亦是她的努力。我很謝謝R,透過和她談話,我發現那個欣賞變得比較不費力,而這是源於我較習慣欣賞自己了。

   我曾害怕欣賞自己,認為這會使自己「不思改進」,現在願意稍微從批判的慣性移開,給自己多點關愛與滋養,是生命裡許多人耐心贈予我的幸運。

   謝謝這一切的存有與愛。:)

(Photo by Dewang Gupta on Unsplash)


 
🥕李崇義&洪善榛工作坊(台北)
 
🥕陳志恆&胡展誥老師工作坊(台北)
 
🥕洪善榛《薩提爾的對話練習》讀書會-台中場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台北)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新竹)(台北)(台中)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xZpry4
 
🥕 陳桂芳老師工作坊(台中)
 
🥕李崇建老師工作坊(台北2場)
 
🥕張天安老師進階工作坊(台北)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