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Louise@TZU
我自從開起學習薩提爾旅程後便刻意把關係太緊密的人排開,製造一些疏離讓自己有時間能夠幫自己注入新的能量。
前陣子收到親友的電話想邀請我一起吃飯,當下看到訊息心中有開心也有擔心也有更多的無奈,瞬間頭腦告訴自己,我應該可以了!我學了一陣子,應該會跟以往不一樣!
果然!!!!!
事與願違…
慣性的行為與想法像自動導航般,在吃飯的當下,我只知道我有生氣、無奈、委屈,但過往經驗讓頭腦牽制著身體行為,我依舊跟過往一樣,沒有選擇新的方法,只是待在當下,只知道自己有眾多的不舒服,而沒有選擇離開。
原本以為只是一頓平凡無奇的聚餐,讓我驚訝的是,一連做了幾天的惡夢!
我原本以為我只有在遇到工作壓力大才有惡夢,殊不知只吃頓飯也能讓我作惡夢!
我因作惡夢,導致白天精神不佳,也影響到工作效率及自我身心情緒。
對於自我身體的反應,原本選擇忽略不在意的我,才慢慢覺知到我好像應該要認真、正視這件事情!
於是乎,我開始走自己的冰山,才一點知道自己怎麼了,知道自己生氣是來自於我有討好的行為,我認為我乖乖選擇不離開一起吃飯是討好的行為,當我發現這個概念時,我練習接受我有這樣的行為,慢慢從心中浮現出一個我很陌生的感受「害怕」,對於這個發現,我問自己,到底是在怕什麼?一開始我是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只能放心中。
在週四的沙龍課程老師是曹老師,老師在台上講課,坐在台下的我,不知來自於什麼力量,突然知道我會害怕彼此關係會因為我的行為而導致不好,我從父親身教學到的「家和萬事興」的概念頓時出現,也期待和渴望能從我認為重要關係人的口中得到接納和肯定,發現我是很在意對方怎麼看我,並擔心在親友間我會有不好的評價,為了維持良好的評價我付出很多陪伴他人的時間,頭腦主觀認為對於他人的陪伴是討好的行為,同時也在意當我的生命選擇跟他有不一樣時,他可以接納我跟他是不一樣,可是在那個當下,對方選擇用他的觀點回應我,後來才覺察到在那個當下我對於自我有更多的評價,我會評價自己到底在幹嘛?指責自己花這麼多時間陪伴對方,但是根本沒有辦法從對方的口中得到認同和支持,當我的期待落空時,因為失望的感覺無法自我接納而選擇用大量的指責評價自我,我用指責自己的方式去掩蓋其實我有失落,發現我是對自己生氣,氣自己怎麼這麼傻、這麼笨,怎麼會做這種投資報酬率低的事情,既然道不同不相為謀,那就放水流阿!幹嘛因為對方的回應自己在意這麼久!!
我意識到我有一個自我矛盾的迴圈,內心期待自己認同自己是與眾不同,頭腦中卻想要跟他人是一樣的,只因我認為跟他人一樣會讓我在關係中是安全!頭腦相信著,只要跟他們一樣,這樣就不用承受當我與他人不一樣時眾人異樣的眼光和評價!
自認我是認真的,為了探索自己到底怎麼了,我找到一個關鍵是「不要評價自己的行為」,當我知道我不要評價,不解的我仍在半夜做惡夢並伴隨著驚醒的清晨?對於這樣的狀態,我充滿大量地疑惑。
幸運的我,最近上了桂芳老師的課程,課前我就向老師提出我希望能夠知道我的害怕是什麼,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能夠有解方。
連續兩天的課程,課程內容並沒有對於害怕有諸多的探索,一度有失望的我,後來想著,如果這次願望沒達到,也沒關係啦!我仍有很多其他資源跟管道能夠幫助自己,當自己心念一轉時,就聽到老師從麥克風說「Louise!我記得你有提到你的害怕,你現在願意來台前我們一起看看嗎?」聽到老師的邀請,原本抗拒的自我,從老師說「我只是把你心中的圖像擺出來,沒有要更深入的探索」,聽到這句話,我的雙腳就自己往台前進了。
老師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我的內在不是害怕是恐懼,而且是非常巨大的,我憑直覺挑了現場體型最碩大的人,並且最後的圖像是他站在椅子上,但我其實是希望他能夠站在鋼琴上,突然意識到原來我一開始會抗拒是很正常的。
對於老師幫我呈現的圖像印象最深刻的是,我頭腦很清楚知道遇到事件會有原本的慣性行為產生,雖然我有學習新的方法跟概念,但仍需要一段時間陪伴自己的學習,才有可能把原本的慣性轉化,原本以為我是清楚知道,但在台上的我,當時我仍帶著慌張與不知所措問老師:「如果我有原本的慣性出現時,我該怎麼辦?」
我清楚記得老師溫柔的回答:「Louise, 我知道你跟其他人不一樣,但你跟其他人一樣的是,遇到事件依舊會有慣性產生,我們要學習的是,增加自我覺察,並看見從小到大你所學到的資源,要讓自己看見自己的資源,也欣賞自己是有恐懼,但因恐懼生出來的資源要被自己看見與欣賞,並且告訴自己我此刻已經長大了,我想要用不一樣的方式對待關愛自己,並且記住眼前這個圖像,讓你又把控制權交給對方時,你的恐懼就會無限長大,而你對外的行為就是討好,當慣性出現時多給自己一些關愛,當恐懼來時,記得此刻圖像是恐懼被放鬆給擁抱著。」
對於這個簡短的自我歷程,只記得老師溫柔地說出我是因為什麼恐懼時,由胸口湧起難過並在眼眶充滿大量的眼淚,當下我內在鬆了許多,我真實體會到「原來真的有人知道,原來真的有人懂我,雖然懂我的人只是一位陪伴我上課的老師,既然老師看得到,那我是不是也能夠看見這樣的自己?我也想要學習用這樣的眼光看自己!」
或許在日後我依舊回到慣性討好,想告訴自己的是,請記得有人曾經很溫柔地靠近陪伴我,也清楚我的內在發生,我想把這種美好的感覺用在之後回到慣性的自己,也願意時時刻刻回憶起這樣的美好感受。
Photo by Zoltan Tasi on Unsplash
————–
🥕李崇義老師【跨越溝通藩籬,強效對話練習】(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509
🥕李崇義&洪善榛工作坊(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530
🥕陳志恆&胡展誥老師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613
🥕洪善榛《薩提爾的對話練習》讀書會-台中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609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626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新竹)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620
🥕李崇建老師工作坊(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417
🥕 陳桂芳老師工作坊(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807
🥕李崇義&洪善榛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905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Telegram: https://t.me/lopwil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