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阿建老師二月工作坊 課後問與答分享–1


2月中,在新竹三日工作坊裡,氣溫劇烈變化,教室裡學員們的內心也在洗著三溫暖…

可愛的學員回饋道:「對話的力量太強大,感謝崇建及崇義老師的陪伴,讓我找到力量!安頓自己真的太重要,才三天的課程,先生跟小孩都感受到我的改變,實在太美妙的體驗!」

為了回應認真練習的大家,認真的阿建老師也用了為數甚多的字,我們一起…在生命改變之路,刻意練習。


問:
當覺察自己有情緒,使用5A時,我發現自己常常做到一半會有思緒進來,之後想繼續做完5A,後面會感覺變成只是在大腦思考,請問這時該怎麼辦?
答:
要改變過去的慣性,需要時常練習。慣性是思考進入,這也是一種覺察,覺察就往前行了。
因此,前面的部分,如何可以專注?停留在「自己」更久?一則,在吐氣的時候,感覺自己,能有一秒,就有一秒的進步,對自己欣賞這一步,日後慢慢往前就行了,因為形成已久的思維,不易一朝一夕不見。
其次是,在思考進入時,以手接觸自己的身體,將感官聚焦在身體觸感,會是比較簡單的方式,再從身體的觸感,推進一層至內在的感受。


問:
1.老師說呼名時盡量不帶姓,但如果是單名要怎麼稱呼會比較好(如果對方又沒有小名的話)

2.如果對話是跟自己有關(如夫妻在對談婚姻問題),與去幫忙了解處理對方問題,這時在對話過程中要注意的地方是否有所差異不同?
答:
1、若是單名,我曾解釋,帶姓可以。然而,這只是一個邀請,不是一個規則。

2、若是與自己有關,在每個當下,覺察自己,內在是否有任何發生?


問:
如何幫助有強迫症的人? 例:阿嬤並沒有和孫女生活過,但兩人都不約而同有撕+抓傷口的習慣,搞得全身都是傷疤…尤其是孫女被蚊子咬都會變成大傷口
答:
幫助有強迫症的人,一般應請他們就醫。

若是不意識到問題,那麼自己要安頓內在,以較和諧對話,引導他們,但引導並非責任。


問:
這三天最大的衝擊是三階段練習,回憶起童年,卻掉入一片黑暗,童年影像出現,我不斷的搖頭拒絕,仍被巨大的恐懼淹沒,悲傷的眼淚不停的落下,我想抽回現實,卻張不開眼睛,胸口的巨痛,痛得我曲捲身來。活動結束,伴隨而來的頭暈、頭痛、嘔吐,折騰了兩三天,這樣的經歷前所未有。分享我第四天一覺醒來,睜開眼睛,放在心中多年,未能生個老二陪伴女兒,那份多年的愧疚感,我不再責怪自己,清清楚楚地放下了;多年前買來的二手車,轉賣給車商,對方來電說那是泡水車,我相當震驚,竟然覺得對不住人家,每每接觸到二手車,都會讓我想起這個事件,這個時候也鮮明的放下,這樣的放下,饒過了自己,看見了自己的價值,原來放下是這種感覺,非常謝謝阿建老師。課程結束至今三天,我有個困惑,曾經有兩次經驗,當我做自我連結後,起身看時間,竟然過了21分鐘,另外一次竟然過了一個半小時,我不知道這怎麼回事?我只是陪伴自己的感受,就只是陪伴,我感覺沒有用掉這麼多時間啊?難道我是停留在潛意識嗎?這樣的自我連結狀態正常嗎?我需要做什麼樣的修正嗎?

答:
停留在自己,不是停留在畫面。

若不是停留在畫面,而是停留在自己的身心的所緣,而時間過得那麼快,那真是一份很難的功課,因為一般人甚難這麼深刻的連結,這份經驗若真是如此,那是令人稱羨的狀態,不需要任何修正。


問:
如果想組讀書會,或自己研讀推建書目,請教老師可以用怎麼樣的形式較適合?以及是否能給予可以作為前導的問題,作為個人閱讀或讀書會研讀的方向?謝謝您。(舉例而言,假設是讀書會,閱讀《未來預演》,我會想到除了一般分章節分配導讀,和安排每週閱讀進度外,能否有一個大架構是在每章不同人分享時都要帶到的,這樣大家的導讀和個人的閱讀會比較有共同方向。知道自己在讀什麼的感覺(類似問題意識),閱讀和討論有聚焦)🙇
答:
通常讀書會,沒有特定的形式,依照一群人的喜好。以導讀方式、討論方式、自由發言方式、學思達方式,有人帶領方式,都是好的架構。

這部分有一些書可以參考,只要適合、喜歡就行。也可以先去參加一般讀書會,學習將喜歡的部分拿下來,再運用於自己的讀書會。

我通常喜歡的方式,是導讀、討論並且延伸的方式,我喜歡幾次的運作之後,慢慢修正成我喜歡的樣貌,所以先嘗試是很重要的。

 


問:
1. 有進度壓力的學校教師,如何與阿建老師一樣,輕鬆自在的引導學生勇於犯錯? 

2.校園中的生活教育組長(似教官的身分)在學生犯錯時,會受到導師及主任的壓力,好似我必須立刻處理學生的行為問題,我必須立刻讓他認錯、改過,用氣勢壓過學生,才能保護導師…這種「快狠準」的教育環境,讓我壓力好大,我可以怎麼做?
答:
1、引導犯錯,與進度壓力的關係,我並不清楚。但是,壓力是老師需覺察,以及自我調適。跟孩子的連結,需要讓孩子感受到愛、接納,還有規則。因此懷著愛提問,帶著堅定的規則,慢慢跟孩子靠近,這是我常使用的方式。

2、你問的是如何做?但必須問的是,你如何照顧自己?照顧自己是你的責任。工作坊教的方式,覺察與回應自己,要時常練習才能得到和諧。

在教育環境中,要問自己如何照顧自己?如何幫助自己不當受害者,幫助自己站起來。

(Photo by Manyu Varma on Unsplash)


🥕2020 心靈對話沙龍春季班 (台北)
講師:魏瑋志(澤爸)趙安安、李儀婷、曹中瑋、陳品皓、胡美齡等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416

🥕李崇義&洪善榛工作坊(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530

🥕李崇義老師【跨越溝通藩籬,強效對話練習(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509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新竹)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620

🥕陳志恆&胡展誥老師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613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626

🥕李崇義&洪善榛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905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