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羅志仲老師文章分享]

工作坊上,志仲老師所帶來純粹的好奇,如同專心啜飲一杯黑咖啡,沒有糖的干擾,沒有加入「期待」、「觀點」的調味,即便老師心中已對學員提問有所答案,還是能穩住內心,持續純粹的好奇。一來一往間,不僅能對問題有更深的了解,學員也在這溫順的脈絡中,自己尋找到解答。

一位浙江金華的媽媽來信,提到兒子初二,缺乏學習動力,「他想好,就是行動不起來」,「我們很焦慮」。她因讀了崇建的書而知道我,故來信求助。

我跟這位媽媽素不相識,如果不是無計可施,她不至於千里來信。我自忖遠水救不了近火,能幫的忙十分有限,可做的,是在能力範圍內,給予一些回饋。

我在回信中提到了「焦慮」與「好奇」。

我問媽媽,除了她在焦慮,還有誰?兒子?丈夫?或者其他人?孩子的感受很敏銳,大人的焦慮會影響孩子,讓孩子也跟著焦慮。大人的內在平靜了,才能真正幫助孩子。

只是,安頓情緒是一門大功課,得在工作坊裡親自體驗,我不可能過去帶工作坊,她也不可能過來參加,我只能在信裡點到為止。

至於「好奇」,我說,想幫助孩子,得先了解孩子,好奇孩子,從心靈貼近孩子,先不要急著解決問題。

如何好奇呢?例如——

孩子是從何時開始失去學習動力的?當時發生什麼事了?在那之前,孩子有動力嗎?如果有,是什麼讓他有動力的?他是怎麼做到的?現在完全沒有動力了嗎?還是某些時候仍有?如果完全沒有動力,他怎麼會希望自己「好」呢?是什麼讓他有這股想好起來的動力?

這些都是「好奇」,而且是「正向好奇」。如果只是一直看見負向,看見問題,就不容易幫助孩子。

我的能力有限,只能這樣回信。一嘆。

媽媽很快又來了信,表示既感動又激動,讓她「重新樹立信心」。

原來,她的兒子初一時功課不錯,曾在一學期內進步一百名,但夫妻倆不滿意,持續給兒子壓力,亦未鼓勵,兒子的成績便開始下滑了。

後來,媽媽讀了崇建的書,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用錯方法了。但要走入孩子的內心,談何容易?她對自己沒有信心,加上著急,因此更加焦慮。兒子曾向媽媽提及,不要為他的課業焦慮……。這正好印證我說的,大人的焦慮會影響孩子。

媽媽還提到,她雖讀了崇建的書,「有時候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好奇,你給我的正向好奇,就是給我一個方向」。

可見,不只安頓自身情緒難,對孩子產生好奇亦難。教養孩子,真是不容易的事。

這位認真的媽媽遇到的困境,很可能也發生在其他家庭裡,我將這個故事簡單寫下,以供其他同樣認真的父母參考。

(Photo by Isaac Benhesed on Unsplash)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新竹)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620

🥕2020 心靈對話沙龍春季班 (台北)
講師:李儀婷、曹中瑋、陳品皓、胡美齡、魏瑋志(澤爸)、趙安安等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416

🥕留佩萱 & 胡展誥老師聯合講座 – 擁抱情緒的力量 (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425

🥕李崇義&洪善榛工作坊(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530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626

🥕李崇義&洪善榛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905

🥕陳志恆&胡展誥老師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613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