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賽道狂人

Image result for 賽道狂人
作者:李崇義/Charles Lee

我很喜歡的兩位演員克里斯丁貝爾與麥特戴蒙同時登場,怎能錯過!

前一陣子找了一個時間看了這一部改編自真實故事的「賽道狂人」。英文片名 Ford v Farriri 顧名思義就是福特汽車與法拉利車廠的故事。電影的年代設定在1960年代初期,福特汽車為了挽救汽車銷售的頹勢,由亨利福特二世掌舵的福特汽車決定採用行銷高手艾科卡的建議,準備花錢併購法拉利,這個專注在速度、職業賽事的車廠。併購過程中福特汽車被法拉利斷然拒絕後,憤而砸錢想要在賽車最困難的利曼24小時耐力賽中擊退長期佔據冠軍的霸主法拉利。

電影一開始就從謝爾比(麥特戴蒙飾演)的退休戰開始。引擎狂吼、不斷飆速的聲音與畫面都令人覺得熱血沸騰,不過麥特戴蒙提到了7000rpm (引擎轉速每分鐘7000轉)是一個大限制。除了7000rpm給他帶來心臟不適的生理反應,對於汽車來說,長時間處於這麼高的轉速會導致汽車過熱,發生意外的機率會急速升高。

做為謝爾比的好友兼賽車手肯邁爾斯(克里斯丁貝爾飾演),一路顛簸不受重視,原因都處在他的情緒暴躁,不易與人相處。然而謝爾比看重的是肯米爾斯對於汽車的熟稔與熱情,以及他對賽車的執著。

肯邁爾斯即便被謝爾比延攬到新的福特賽車研發團隊,福特高層對於肯邁爾斯依然覺得不放心。或許有人會隨著劇情鋪展,認為福特高層不重視謝爾比的專業,也不願意冒風險雇用肯,不過在商言商,福特本身就是消費性汽車的製造者,為了門面,許多風險掌控都是考慮的點。

年輕時候的我也常常憤世嫉俗,覺得公司怎麼不會好好珍惜人才,看重我的能力。2007年左右我跟老東家提出來,為了公司發展還有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我並不排斥幫公司到北京開拓市場,當時我的主管聽了以後沒有太放在心上。隔了一年,我看到公司陸陸續續派了其他人到北京駐點,我當時內心感覺不是滋味,卻是隱忍不發。

2008年我離開了待了7年半的老東家,投靠到北京的一個同業。離開的時候,老闆拍著大腿跟我說:「哎呀,我都不知道你真的想去,要不然早就讓你去了,沒想到你最後還是自己換了其他的公司要到北京。」我聽了直想罵髒話。

我感覺自己當時就像是電影裡頭的肯邁爾斯,對很多事情感覺不滿意,認為別人應該都要考慮到我的想法、尊重我才對。事過境遷,自己碰了很多釘子,也走了很多的冤枉路,回頭看看也發現老闆其實也有自己的無奈。在商業考量下,很多時候必須算清楚投資報酬率、市場接受度還有公司整體士氣等等。團隊運作要考慮的層面很多,如同家庭一般,父母或許不會專為一個孩子考量,他們需要考慮的是整個家庭的經濟平衡、與長輩的和諧、每個孩子均衡起來最適切的發展。每一次的決定,都有可能打擊到這個團隊裡某一個成員。

肯邁爾斯終於有機會來到著名的「利曼賽場」,進行24小時耐力賽。這個賽事是考驗車手對賽道的熟悉度、車手體力還有車子本身是否能夠承受24小時高壓操練的世界級賽事。這也是為什麼福特汽車發願想要在這個賽事掄元,因為這代表了該車廠有能力做出世界頂尖的賽車,俾倪群雄。

我喜歡肯邁爾斯在研究利馬賽道時跟兒子的一段對話。肯邁爾斯細細分析每一個過彎、每一個升降坡以及周遭環境給兒子聽。兒子聽了以後說,這是24小時賽制耶, “you can’t make every lap perfect.” (你不可能每一圈都跑得這麼完美啊)。肯邁爾斯回覆 “But I could try.” (我會盡力的)。

是啊,人生不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地賽道上力求完美,但有可能遭遇不預期地挫敗嗎?全力衝刺的過程才是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我們能掌握的。

We could always try.

——————-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207

李崇建老師工作坊(新竹)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214

李崇建老師工作坊(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221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228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321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