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內在自動導航系統]

[內在自動導航系統]

作者:Bobo Hung

夥伴們早安~
今天想與大家分享《未來預演,啟動你的量子改變》作者,Dr. Joe Dispenza的一段視頻。

微小神祕的事物,總是格外吸引人,因其中的答案,很可能會在本質上,改變我們,對意識建構的實相世界的理解。

我很喜歡設定目標:
「我想戒掉吃辣、吃甜食的習慣。」
「我想養成一週運動三次的習慣。」
「我想開口拒絕情緒勒索。」

事實是…如聖經裡使徒保羅所說的:「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
我以前總是問教會的師母:「為什麼,立志減肥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呢?為什麼~~~」(右手背拍左手心三下)

Dr. Joe Dispenza 的幾本著作及今日分享的視頻,深入淺出地說明,我們是如何被自己的慣性給導航了。

我們的頭腦,每天起床第一時間,就開始煩惱,煩惱就如大腦裡的記憶迴路,每個記憶體,都和過去的發生有關聯,人、事、時、地、物,都被頭腦記錄下來,這些記憶又伴隨著各種情緒。

情緒,是過往經驗的產物。
所以,當我們回想過往的未竟事物,情緒也會隨即再次升起。

一個人早上醒來,意識(內在自動導航系統)就會開始活動,根據過去的日子,歸納出來的結果,來自動導航這一天將會有的、對既定行程做出的反應,如:7:20開始催促自己及孩子、7:30匆忙出門、8:00的尖峰時間的喇叭聲…等。

這樣的自動導航系統,我們稱之為慣性。

當我們想做出改變時,意志(思考)跟慣性(身體)會開始打架,因為這跟我們內在那個自動導航系統太不相符。身體會產生抗拒,因為不自責的生活太陌生了、不悲傷的生活太不孝了…。

所以,不由自主地,我會有一個念頭:「明天再開始吧。」
我還是吃甜食了、我還是被情緒勒索了、我還是沒去運動…

幾十年的自動導航系統,令我感到安全,雖然不健康,但安全。因為我可以根據過去的經驗,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雖然我們的頭腦的很想改變自己,但如果內在導航系統沒有被調整,我們就會一直在無意識地拉扯與循環,難以撐過改變的混亂期,放棄堅持,回到原本的慣性。

內在導航系統掌管的,不只是飲食習慣或做作息時間,還包括人際應對、甚至掌管我們縈繞於思緒間喋喋不休的念頭:
「我就知道我會卡在這一關…」
「我又破功了,不可能成為有耐心的媽媽的…」
長此以往,它會不斷地把我們的能量狀態往下拉。

那麼,如何改變這個導航系統呢?
Dr. Dispenza在影片中,提出的是靜坐。

當我們靜靜地閉上雙眼坐下,身體或思緒會想回到過往的慣性,我們會意識到,我們的紛飛的念頭已開始轉移注意力到非當下的情境裡。
不論是否有意為之,我們投注注意力的地方,就是我們投注能量的地方。我們的思緒,正在抽取自身當下的能量,給此刻沒有發生的事上。

導航系統熟悉的是:
現在是八點,是我最討厭的的塞車時間,我的身體要來體驗熟悉的煩躁感了。現在是十一點,我該感到每天重複的緊張感,因為我要加速完成上午的既定工作了,我準備開始批判我自己了,因為這是我熟悉的每日行程。我的導航系統,會為我找到熟悉的、可預測的化學狀態:煩躁、緊張、自責、無奈…。

當我們靜止下來,我們可以成為觀察者,觀照著自己的慣性,正渴望得到它熟悉的那種負面感受,但我可以只是觀照它,不被它牽著鼻子走了。

這時,我們就回到當下了,就有機會,得以重新設定,那幾十年累積下來的導航系統。

自我安頓(建立新的導航系統),需要時間、需要練習,但若因此找到更舒服的活法,是很值得的。

以下想跟各位分享兩段書摘: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改變現實的某些方面,就必須用新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動。在面對各種體驗時,要產生不同的反應,我們必須”成為”不同的人,創造一個全新的意識狀態…我們需用新的意識來觀察新的結果。從量子角度看,作為觀察者,我們必須創造出一種不同的存在狀態,生成新的電磁信號…」–《改變的歷程》

「當你全神貫注並且對著一朵花、一顆水晶或一隻小鳥深思冥想,心智(mind)上不去定義它們的時候,它們就會成為你進入無形世界的一扇窗戶。你的內在會有個開啟(即使很小),讓你因而進入心靈的領域。」–《一個新世界》

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uyipRzX90s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116

陳桂芳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206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321
——————————————–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