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經典動畫”阿拉丁”,最近改編成真人版重新上映,依舊叫好又叫座。
電影中的神燈精靈,擁有最強的魔法,卻只渴望當個平凡人,渴望平凡的自由。戲外的我們,是否也像精靈一樣,即便擁有許多,卻覺得不自由?神燈精靈等待著主人的一句…”I wish to set you free.”,而自己是否可以當自己的主人,不期待別人的改變,也能讓自己自由?以下且看志仲老師如何詮釋自由的定義。以及他如何心領神會過程。
這幾年,藉由各種練習,除了體驗到平靜,也體驗到自由。
能體驗到自由,是意外的收穫。
以前常以為,我已經夠自由的了,這幾年才發現,以前以為的自由,其實很狹隘。真正的自由,是內在的自由,是不被念頭與情緒控制的自由,是讓自己有選擇的自由,是認識了「我是誰」之後的自由……。
這些自由,都難以言喻,因為只要是體驗性的經驗,便很難以文字、言語清楚表達。
想得到真正的自由,必須要選擇、付出、冒險與負責。許多人渴望自由,但他們想得到的,卻是不必選擇、付出、冒險與負責的自由。因此,他們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不妨自問——
為了得到自由,我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
我願意冒險嗎?
我有讓自己有選擇嗎?
我願意為代價、冒險和選擇而負責嗎?
許多人無法得到自由,歸根究底,是因為他們不願負責,或不敢負責。
這裡所說的負責,是為自己負責,而非為別人負責,也不是要別人為我負責。
只有負責的人,才能得到自由。也只有體驗過自由的人,才懂得負責。自由與負責,居然是如此親近呢。
自由與付出、選擇、冒險的關連,亦可作如是觀。
在體驗自由這條路上,父親是我最重要的老師。為了在父子關係中得到自由,我不斷冒險,不斷選擇,也不斷付出代價,並且為所有的後果負責。因此,我在原本難纏糾結的父子關係中解脫出來,得到自由了。
當我自由,父親也自由了。我們彼此,都自由了。
父子關係自由了,我在其他人際關係中也越來越自由了,那是不斷在擴散的漣漪……。
許多人在難纏糾結的關係中始終無法得到自由,是因為他們不願為自己的自由作主,而是一直期待:只要對方這樣,我就能夠自由。只有對方那樣,我才能夠自由。
這不是自由,也沒有這種自由。
除了從父子關係中體驗到自由,我也從靜心與自由書寫中體驗到自由。
有一陣子,我不斷在靜心裡體驗到巨大的自由,那樣的自由被內化後,就一直成為我內在的一部份。
現在靜心,已很少感受到那股巨大的自由,而是感受到其他的。靜心真奇妙。
這陣子,我轉而從自由書寫中體驗到自由。我在每次自由書寫中玩耍、遊戲,做各式各樣的嘗試與冒險,不僅有趣,還能帶來深刻的覺察與美妙的靈感。
我仍在自由的路上。
阿迪亞香提的提醒甚有幫助:「自由沒有終點。」
當我不再付出,不再選擇,不再冒險,不再負責,我便不再自由了。
(臉書原文:https://reurl.cc/9z3ayd)
(Photo by Matthew Kosloski on Unsplash)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116
陳桂芳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206
李崇建老師工作坊( 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221
李崇建老師工作坊( 台中)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0118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