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工作坊學員問與答


「我好累,我想放手,我要如何跟孩子對話?」

「這整個家都在打岔,請問如何回到一致性?」

「面對不願意敞開心房對話的家人, 該如何和他連結以及打開心結?」

「想要進行對話的時候,小孩都回答”我不要聽你說了”。請問老師下一句對話該如何進行?」

阿建老師的工作坊,夥伴們不僅帶走感動,也回饋來實踐於生活的衝擊,兩相擦撞的火花,照亮了原本綑綁在慣性的路。欣賞夥伴們,含著淚卻又不放棄面對問題的努力。


問:
我的孩子雖然已經渡過其最低潮,但也還是處於沒有生氣與活力的生活態度,孩子本身覺得自己考取的學校很爛想轉學考,想請教阿建老師的是,像這種狀況下該如何使用正向的好奇,來讓孩子覺察自己目前的懶散態度並能夠積極改變一些?
答:
要改變孩子之前,先覺察自己的內在,是否覺知與應對自己的焦慮?是否能放掉未滿足的期待?是否給予孩子接納與愛?
這些內在的功課先做完,好奇也能夠進行比較多句了,可以覺察自己的好奇,是否只是在滿足自己期待,若只是滿足自己期待,那麼就會對孩子的狀態焦慮,一旦焦慮就不能連結孩子的渴望,亦即不能讓孩子感到價值,不能讓孩子負起責任。
然而要啟動孩子渴望的對話,的確需要很多練習,除了多練習、多覺察之外,我別無更好的建議。


問:
孩子的課業在我的眼中並不理想,他們的作為很多不被我肯定,我好累,我想放手,我要如何跟孩子對話?
答:
工作坊中教導的,是覺察自己內在,並且懂回應自己內在,這是內在的功夫。關於對話的部分,從好奇開始到冰山的脈絡,那就是一步一步來的功課。
孩子功課不理想,問自己是否願意看見孩子整體?而不是鎖定在孩子的表現?當鎖定在孩子的表現,孩子的表現是否有更好?若是沒有,看來該放掉的是不能滿足的期待,當自己的期待不被滿足,勾動的自己過去的什麼部分?想要對孩子放手,問問自己的放手,是要放掉未滿足的期待嗎?若是的話,先處理自己的未滿足期待,再來跟孩子對話,才能讓彼此內在更靠近。


問:
1.如果事後組成三人小組進行對話,是否有程序和步驟?  因為是第一次,不知道要如何進行才好
2.第二天時進行冥想時,為什麼在門口等的角色會是設定父親? 是跟冥想前看的影片後才做父親連結嗎,還是父親對我們內在成長有什麼重大含義 ?
3.老師的表情觀察真的很厲害,是如何學習了呢?
答:
1.沒有特定程序和步驟,彼此可以有一些協調或者討論,三人組可以怎麼進行?基本的三人組方式,就是提問者、被問話者與觀察者,彼此輪流進行即可。
2.的確是跟影片有關。父母對人的影響都很大,看了父親影片,以父親影片作了對話,因此以父親的冥想作結。
3.我並不知道自己如何學習?學習只是多觀察,多練習而已。父親冥想的那一段,我常拿那幾個步驟,與過世的親人告別,但是前面會有處理,處理未了的情結,處理留下的傷痛。再以告別作結。


問:
面對不願意敞開心房對話的家人, 該如何和他連結以及打開心結?
答:
問自己是否接納?家人不願意敞開心房?當願意接納家人的不願意,自己的心房就能更敞開,彼此的連結才有真正的可能。


問:
如何持續將這樣的課程學習內容運用在日常生活?
答:
簡單的來說,就如同運動一樣,固定讓自己學習覺察,提醒自己好奇對話。


問:
在上完課回家練習停頓之後,我發覺到,這整個家都在打岔,老公打岔,女兒打岔,我也打岔。請問如何回到一致性?
答:
你也打岔,那麼妳可以有所選擇,選擇不打岔,當你覺察自己打岔時,妳就擁有了決定自己的權力。當家人打岔,自己會被干擾,可以選擇如何回到內在?如何專注穩定表達自己,並且好奇。


問:
老師可否在寒暑假多開幾場工作坊?
答:
一年開的場次有限,因為時間不能都拿來工作,但是感謝你的熱情與支持。


問:
對於「臨在」與「正念」之別仍有些不清楚
答:
臨在是一個狀態,正念是一個方法。


問:
1.問小孩感受,但孩子語彙不夠時有沒有還能夠引導的方式?目前孩子能理解的似乎有生氣、傷心。
2.這兩天想要進行對話的時候,當我開始說「姐姐,你有生氣嗎?」,好幾次小孩都回答「我不要聽你說了」「我不想聽到你的聲音」「我不喜歡你了」。請問老師下一句對話該如何進行?或是先就此停止?(我當下有覺察自己,已整理好情緒,所以沒有做出指責的應對姿態,當下其實是有繼續問他「你說不想聽了呀,以前曾經哪一次媽媽講話你也不想聽嗎?」但女兒還是生氣的跑走,說著「我不要跟你說話了」,請問老師,面對這樣的孩子,我接下來該如何對話?
答:
1.那也就夠了,其餘的感受,透過繪本、圖書彼此互動可以補足。
2.那就接納她不想聽,表達對她的關心即可。過去的經驗,使得孩子不想連結,或者她從哪兒學到?不滿足期待時,就不想連結?只要表達完就不必多說。一則孩子可能會重新連結。二則,可以在一般時間,再次詢問孩子這個問題與狀態,不一定要急於一時。


問:
我想問老師~我的生長環境在父親忙於工作,常常晚歸,心裡狀況是完全不會透露的人,心情好對媽媽好,心情不好冷淡。媽媽長年擔心爸爸,擔心爸爸出意外、擔心爸爸在外面的狀況⋯家裡兄弟姐妹,每天都在看爸爸的心情決定我們今天的心情,所以導致我們的人格都屬於討好、指責、配合型人格,長期下來真的身心疲憊⋯一直到現在,還是過著看父親臉色的心情過日子,他們在當下沒有覺知,但我看到手足的孩子時常暴躁、不被同理、被父親捉弄,看到孩子的樣子,我有點痛苦,不想他們跟我們一樣長大,請問老師,我可以怎麼幫助他們是比較好的方式嗎?
答:
家人已經長大了,要幫助他們通常是關心,讓他們有所覺知,願意學習即可,因為痛苦的是自己,當事人未必覺得痛苦,若是當事人感覺痛苦,那就從他的痛苦進入關懷,再將資訊給予他們選擇。這也是我會對家人做的。


問:
如何分辨自己的問題是要找諮詢師或是自己可以解決?
答:
這只有自己知道不是嗎?若是問題長久困擾,自己學習了、尋求解決而不可得,就會嘗試找諮商師幫忙。

 

(Photo by Dyu – Ha on Unsplash)

———–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116

張瑤華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122

陳桂芳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206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長耳兔心靈維度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