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趙安安老師文章分享]上司一句話,就讓她沮喪失望,為什麼?

圖片取材自網路

為何他人的評價可以輕易影響你?為何你總是學不會坦然自若地面對那些評價?

難以接受他人批評的人有兩種:一種人不聽勸告、剛愎自用,另一種人無法消化、耿耿於懷,心慈就是屬於後者。

學生時期的她在課業上表現優良,因此很輕易接受到來自各方的讚美。出社會後身為職場新人的她,一直保持戰戰兢兢的態度,卻在一次會議上犯下小失誤,主管當時皺著眉對她說一句:     “新來的?下次注意點。”

主管的一句話和那皺眉的表情在心慈的腦海裡重播了數千遍,讓她好長一段失眠的夜裡,消極灰心、自我批判等等情緒襲來,也影響到白天的工作效率。
 
01
同事知情後紛紛安慰她:“沒事的,下次記得別再犯就行了!”、 “新人上路多有疏失,這是難免的事,別想太多!” 這些她都知道,可她反思的是為何他人三言兩語就可以輕易影響自己?為何自己總是學不會坦然自若地面對外界的褒貶?

02
心慈的困難想必也是大多數人的難題,形成自我懷疑和批判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呢?
看似是主管的一句斥責,在她的心裡形成滔天巨浪,當他人對你的批評和評價帶給你劇烈的反應,那很有可能是來自內心更深層的原因,是這個因素使你認為自己失去價值、不被認可、不被需要…,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1. 外在:人際關係
從人際關係的角度去看,想想你身邊是否有些很重要的人,比如父母師長…等等曾使你信任尊敬的人,他們曾經對你不認可、否定你的作為或價值,使你處在一個低落的狀態。

他們給予的那些批判在你心底留下傷口,當外在環境出現一些看似不具攻擊力的言語,卻能輕易擊垮你內心的脆弱。

2. 內在:自我期待
除了外在環境的言語,形成自我批評的另一方面是內在的自我期待,當你給予自己的期待沒有如期達成,便容易動搖信心和自尊。

比如三十歲的你,覺得到了這個人生階段,朋友們都成家了,而自己卻仍是孤家寡人一個,又或者你曾經希望三十歲之前存到人生第一桶金,發現實際上離目標還有一大段距離。

曾經的期待離現實好像越來越遠了,於是開始自我抨擊:“努力的這麼久,卻將人生過成這種樣子,是不是很沒用?”、“當時許下的希望,現今一個一個幻滅,我到底還是個失敗的人…”諸如此類負面言辭竄上心頭。
然而,不論是外在給予的評價或是內在賦予的期待,都可能使你無法客觀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

如果現在的你,難以接受一丁點批評,甚至會表現出消極的反應,那很有可能是你打從心裡懷疑自己的價值,好比是折損了一隻腳的桌子,東西輕輕往桌面一放,便全部坍塌。

你需要的是安靜下來思考,是什麼過去曾經為你帶來信心而現在瓦解了?

03
你的師長希望你考上全國重點大學光耀母校、你的父母希望你三十歲以前成家滿足抱孫的心願、你的主管希望你勝任這個案子為公司帶來營收…

你過於在乎他人的期望,卻沒有考慮到自己究竟能不能消受。

相較於西方人,東方人更加在意社會大眾給予的評價,認為價值存在於自身,同時也存在於和他人的關係當中,因此東方人自我概念的內涵,除了獨立自我之外,還需要考慮關係中的自我,特別是身在工作職場中,如何維持關係我與獨立我,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關係我:虛心求教,瞭解領導//
在職場關係方面,若你發現有些同事的能力和業績比自己優秀,你要做的是多去和同事建立關係、多去向對方請教,並帶著謙卑尊敬的心態,而非嫉妒和虛偽。

當我們虛心求教、誠心誠意地和對方親近時,慢慢地可以與對方建立起較親密穩固的關係,待關係穩固以後,便能從對方身上學習如何提升工作能力。
針對上司領導,要先去理解領導喜歡的做事風格和溝通方式,也就是順著毛摸,同理共情對方的立場和想法,調整自己以達到對方能接受的狀態。

//獨立我:接納情緒,改正行為//
當我們覺得自己可愛時,愛自己是很容易的;而當我們一再犯錯,愛自己就變得不那麼容易了,我們會為屢屢犯錯的自己感到懊惱羞愧。
然而,任何看似負面的行為背後都有正面的意圖,這一份懊惱和羞愧便是要提醒你趁機去修正自己,並且讓自己越來越好。
請你告訴自己:我願意放下懊惱,再次好好地愛自己,沒關係,我可以再試試看!
 
 
(圖片取材自網路)
—————-

陳桂芳老師台中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920

張天安老師台中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011

打開接納的門對話沙龍(台北)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017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019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