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發覺內在有情緒的時候,我邀請大家讓那個情緒有家可以回」崇建老師說。
唯有從日常就時刻練習覺察、回到自我,面對到事件時才能更從容。
下方為崇建老師回覆工作坊學員提問:
—-
問:
我對另一半,在日常生活有某些不喜歡的點,但沒有做到也不會影響感情,對方並不知道,我想講,又覺得這就是他,我又為什麼要去改變他,我常常在這樣的矛盾中排徊,該怎麼處理這樣的心思?
答:
先問自己能否接納,他不改變?接納並非認同,另外,是否接納,他不接受?是否接納,自己說的不好?若都可以接納,那就很適合表達,但是表達的時候,要記得為自己負責,還有多用好奇來連結。祝福。
—-
問:
若是有一些主題式的好奇練習句模組,不知道是否能更增進練習?因為老師常常可以一口氣問出好多好奇,如果先熟悉這些問法,也許更能幫助自己的對話。
答:
多練習就會有所收穫,不過,我仍然會在寶瓶出版一本書,關於冰山,裡面有關於各層次的提問,只是當作參考,因為提問是個人風格,每個人有不同風格。
—-
問:
面對家人習慣性會升起同一種情緒,繼續冒險對話也算是選擇之一嗎?
答:
任何選擇都是之一,沒有好的選擇,只有自己願意負責的選擇,冒險需要勇氣,且冒險之後不一定美好,但是懂得回應自己內在,懂得以好奇回應,那麼冒險就會成為累積,累積成經驗與能量,讓彼此靠近。
—-
問:
在對話練習的活動中時,非語言訊息,我每次深呼吸,好像都會回到當下,無法聚焦在具體事件,特別是現場又有聲音產生。我要問的是深呼吸是不是會讓人回到當下,這樣有辦法將意識帶回到過去嗎?
答:
是的。深呼吸比較容易回到當下,比較容易從過去的意識帶出來,亦即從過去抽身。練習時,不妨覺知,原來自己可以透過練習,學習分辨過去與此刻,就比較容易不受過去控制了。
—-
問:
其實我想問,一個四歲小孩,有些微自閉及過動的特質,當他在用球丟向正在煮水的瓦斯爐,這時大人可以怎麼辦? 若是大人此時大聲喝斥,而孩子有了情緒,開始大聲尖叫時(是會讓人家耳朵痛的那種),我們是要讓他一直尖叫嗎?還是有其他不一樣的選擇呢?
答:
大人在那瞬間,本來就不容易。所以要練習的是覺察自己內在,停頓,並且學習以3~5句好奇,接著告訴他不能這樣丟,這樣會有什麼樣的危險!這是教養的一部份,當教育完之後,再以好奇回問,他理解了嗎?他有沒有不舒服?有沒有困惑?這樣的教育方式,若能形成一個自然過程,對自閉與多動的孩子,我過去的經驗,都有正面的經驗。因此,大聲斥喝,是不妥當的應對,若是時常大聲斥喝,對孩子會有抗拒的影響,多動的狀況也會比較明顯。
—-
問:
若对話是在電話中看不到表情如何能有更多的覺察?
答:
從聽覺上也能有覺察,不過都需要練習。
—-
問:
我自認為的看全貌,卻只是在看結果,是不是,我練習在小事件上看著過程與感受,才能拉進,我與人的距離?
答:
是不是看全貌?要說說事件,我才知道。不過,看結果,已經是一般人的習慣,但我們可以練習,如何嘗試看全貌。要與人拉近,首先,要先關注自己內在,與自己靠近,而不是只有看對方,也能夠關注全貌,意即他人、情境與自己。
—-
問:
一致性練習如何精進
答:
我的老師瑪麗亞葛莫利,曾說一致性很困難,因為一致性首先要先跟自己感受連結,因此,時時連結感受,連結的越深,連結的越自然,也就月跟自己一致,練習在對話的時候,每個停頓都跟自己連結,深刻的好奇他人,這是我所理解練習一致性的方式。
—-
問:
想請教崇建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倘有孩子鬧情緒,是否適合直接在課堂中與其進行對話呢?還是待孩子走完情緒後,於課後再和孩子聊呢?
答:
我沒有固定答案,我通常先選擇對話,但是我的對話會很快速,並且會將兩人對話的議題,拉到全班的議題,讓全班有所學習。若是對話比較僵,我會停頓在那裡,下課再處理。端看教師個人個意願,但是無論處理的好不好?我都不會批判自己。
—-
問:
有時候孩子在課堂上難免調皮搗蛋,先前會這麼做:停頓,坐下,帶孩子覺察我的情緒,然後再請孩子閱讀我臉上的情緒,這時,孩子會因為我的停頓,而停止調皮搗蛋的行為,然後說:「老師,您生氣了?」當孩子說出我當下的情緒時,我會點點頭表示同意,接著再請他們找原因…… 只是,上完老師的工作坊,我有點混亂,不確定這樣的作法是不是在勒索孩子的情緒? 勞煩老師回覆了,謝謝您。
答:
是有這樣的疑慮,若是孩子學到,老師請看我的表情,而不是主動訴說情緒,那麼大人也很累。在師生關係裡,學生若對教師尊重,這樣的作法,似乎能收到某些效果,不過,並不是我喜歡的方式,因為那不連結。但是若是個人覺得無妨,那也就無妨,慢慢修正,或者慢慢覺察,是否有我說的問題即可。
—-
問:
給阿建老師的回饋:今天去銀行補摺,由於頁數不夠了。 因為中午辦事時間人潮較多,我便詢問服務台銀行人員,請問:「更換新存摺需要帶什麼嗎?」 一旁好心的保全大哥搶著回答: 妳什麼都不用帶,就只要帶一種東西。 我:什麼? 保全大哥:就是時間 我:(會心一笑)跟他說那我下次再來換。 保全大哥:那妳今天應該是沒有時間吼? 我:點點頭⋯。 一邊走著一邊有所覺察,剛剛的對話好有哲理。或許,人生的旅程就是如此這般,急急忙忙變窮忙,有時候放慢腳步,會發現你等的不是他人給予的號碼牌,而是時間的停頓讓自己經歷,透過日常對話體現出心境上的美好。
答:
這一段對話,已經很在當下了。謝謝分享。
—-
問:
小孩要由右腦跨左腦時ㄧ直卡住,例如她(10歲)要上英文課時找不到要帶的桌遊,試著引導她梳理她的情緒,她還是一直說:我就是很想玩,我就是現在就要…,之後就不去上課了。
答:
是,初期的對話,因為是練習,所以很容易卡住,建議將對話錄下來,分享卡在哪裡?若是這一段對話,我首先會提醒自己,語速是否放慢?自己是否會焦慮?是否有停頓?是否有呼喚名字?並且問她,不上課與桌遊之間有什麼關連?發生了什麼?找不到桌遊就不想上課?問問她這樣是想得到什麼?問問她可以失落嗎?她在生誰的氣?這樣的狀態看來,這孩子很被寵愛,在界線上溫柔穩定的堅持,是很重要的部分。若是孩子說不去上課,我會接納,但是我會告訴她,這樣並不行,因為那是她的責任,我會問她如何看待責任,我會努力與她談這部分,也會堅持這部分,但最後她若不去上課,我會接納她,但並不認同她的彆扭,會在日後好奇她怎麼了。祝福。
—-
羅志仲老師進階工作坊台北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628
張天安老師進階工作坊台北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705
羅志仲老師高雄初階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719
張瑤華老師新竹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801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