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親愛的長耳兔

Image result for 我的家庭真可愛
(圖片取材自網路)

親愛的長耳兔:

開始學習快一年了,如果沒有當時鼓起勇氣開始學習改變,不知,現在的我是否還在痛苦中。

有人說,生命中所遇到的事,都上天給予的禮物,一年前,我會想罵:禮物?離婚是上天給的禮物?瘋了嗎?誰想要這樣的禮物啊?

現在,卻漸漸感受到這份禮物的意義。

因為Satir,打開了一道門重新找回自我,讓我看到一條回家的路。

曾經,覺得自己的家庭就如「甜蜜的家庭」歌詞一樣,是溫馨與美滿,那也是我心目中家的圖像。但曾幾何時,爸媽開始常常吵架,一吵架就砸碗砸盤子。
小時候的我躲在房間裡,有著巨大的害怕、恐懼、擔心…

爸媽吵架,我站在媽媽這邊,我討好媽媽,指責爸爸。哥哥當時在外讀書,所以媽媽常常跟我抱怨爸爸,覺得自己總是「掃到颱風尾」,只要做錯事,就會被媽媽罵:「妳就跟妳爸一樣。」所以,對媽媽又有一份生氣與煩燥。

爸爸在最低潮時,每晚看著電視不停的大罵髒話,當時是我上大夜下班在睡覺的時候。對爸爸,我有很大的憤怒。

老實說,我對婚姻並不信任,但我仍想離開這樣的家庭,所以我結婚了。我以為,我可以創造一個小時候的圖像「甜蜜的家庭」。

在彼此問題產生時,我選擇了另一條路:忍耐-討好,後來打岔-冷戰。問題無法解決,最後我決定離婚,因為我不想要像爸媽一樣爭執不休,這讓夾在中間的我很痛苦。我不想要我的孩子跟我一樣,我相信,我一個人能帶著孩子過的很幸福。

離婚後,我卻一直陷在受害者的角色中,我無法給孩子完整的家,一個「甜蜜的家庭」。氣憤、難過、委曲、自責…還混雜了許多無法辨識的感受;也責怪著爸媽,因他們的關係,我學不會如何溝通。身旁的親友對我勸說、說道理,還告訴我:這是自己的選擇所以不能哭泣。過往就如夢靨般,時時盤據在我的腦海中,看著孩子,內疚又讓我痛的無法承受,便決定把它們封鎖起來,關在潘朵拉的盒子裡。

參加崇建老師的工作坊,老師的話語就如同咒語般,再次喚醒了盒子內的感受,逼著我必須再去面對它,一切就像是洪水猛獸,回來啃食著我,我不想要那份痛苦,為什麼它又出現?

老師說要接納這份痛,跟這份痛在一起。但我就不要想,誰要一直痛阿?不能直接幫我止痛嗎?

在那份痛中,我還發現了悔恨。如果,在關係決裂前就能遇見老師,我是不是就不會走到這一步?我不想承認這個悔,它讓我更痛,像是在告訴我,是我的錯。我是受害者,怎麼會是錯的人?我逃避著悔,它讓我感到受傷。恨保護著我,它給我力量,讓我相信自己的決定是對的。讀著崇建老師推薦的托勒、阿迪亞香堤…等等書籍,期望找到一片平靜。一有機會,就參加崇建、志仲還有瑤華的課。

這些工作坊中,認識了一群伙伴,他們總給我很多的欣賞。

三人小組的對話練習中,伙伴也傾聽著我的困擾,給我一份接納,即使我還是不願意去觸碰那潘朵拉的盒子;過程中也發現,原來離婚的經過,讓我喪失了自信,對自己的評價是失敗的人…

人不是完美的,不是最簡單的道理嗎?

但,自我要求卻是如此的高,又因為達不到,從小只要一點失誤,便很快的放棄,乾脆說我就是能力不好。

我也了解到,當別人在說我的不是時,我憤怒,是因為別人說的不是理想的我,我才不是那樣!

我開始學習承認並接納真實的我。我不是完美的媽媽、完美的女兒、完美的員工…

有了這個認識與接納,反而更願意承擔責任與接受失敗
(自己累了,想偷懶時,也比較不會內疚,哈)

學著接納自己的同時,也回頭正視原生家庭。

以前,媽媽打電話來關心我的時候,我一聽就不耐煩,曾經,我忽視這個感受;學習之後,我壓抑它,因為這個不耐煩,讓我自責。

我的父母,在我離婚的過程中,給了我很大的支持與幫助,我知道他們對我的愛,那是份無條件的愛。可是我心裡卻還是對爸爸有生氣,對媽媽感到煩燥。我想,那就是小時候一直以來的感受吧

一次工作坊回家的功課是給家人3個欣賞。
我跟媽媽及孩子說了,唯獨對爸爸卻說不出口,卻喚醒了小時候對爸爸的崇拜。瑤華老師說崇拜不是Satir要的,老師好奇我的改變。這個問題在我的心中發酵著。

某天,媽媽又開始訴說爸爸的不是時,在內心一瞬間仍升起對爸爸的憤怒、對媽媽的不耐煩,就在同一瞬間,想起小時候,爸爸幫我綁頭髮的景象,對爸爸的愛,就這麼在我的心中又開始流動。我分清了憤怒是媽媽的,不是我的。也終於清楚知道,媽媽以前指責我說:「妳就跟妳爸一樣。」我把這句話當成了是對我的否定。但我是我,我的價值不是建立在我的爸爸身上。以前是同情媽媽,把媽媽的情緒放在了自己的身上;現在,我真的能同理媽媽一路走來的辛苦。

曾幾何時回家,是期待卻又煩燥、無奈。

現在心境改變,當回到家,看著爸媽,心中充滿著愛與敬,即便他們彼此爭執著,但在我最需要的時候,他們是我最大的避風港,接納我、給我溫暖。

「甜蜜的家庭」歌詞裡是一個完美家庭的圖像,只是,我的原生家庭並非如此,我過著真實的人生,面對著真實的父母,心裡卻期望著那完美的家庭圖像,我不在當下。結婚、離婚的過程,我都不在當下。直到遇見崇建老師,學習Satir,才開始重新找回自己的感受,重新認識自我,並且與原生家庭和解,讓那份愛重新流動,我想,這就是上天要給予我的禮物吧~

有說法認為潘朵拉的盒子裡除了裝有不幸的事物之外,同時也裝有幸福、友情、愛情等幸福的事物。以前因為害怕,不敢打開盒子,但我慢慢的有去面對它的力量與勇氣了,雖然不是現在…


講師群李崇建、羅志仲、羅寶鴻、趙安安、陳志恆、洪善榛、李崇義等愛與自由的體驗之旅沙龍台中早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516

羅志仲老師進階工作坊台北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628

羅志仲老師高雄初階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719

羅志仲老師進階工作坊台中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823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1019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