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20181020工作坊心得分享

有過失眠經驗的朋友,大都體驗過,身體在床上躺、兩眼卻睜睜看著自己的思緒和意識像高鐵過山洞般閃爍著一個又一個畫面和念頭,那種無助和瀕臨抓狂的沮喪感是有多麼痛苦。

志仲老師十月的工作坊,老師常敞開地分享,自身曾經失眠多年。透過學習,自己及學員的正向轉變,將自己的生命歷程細細道來,運用靜心、運用對話,一層一層地放下、鬆動已經僵化的生命狀態,進而能感受到自由、感受到自己是被祝福的生命。

Satir女士說:「問題不是問題,如何看待問題,才是問題。」面對失眠、失業、失去友誼、失去家人的接納,失去父母的健康……每個問題,都是一道窗,單看我們看出去的,是滿地泥濘,還是滿天星斗。

以下是學員們的課後回饋,與大家分享。

[學員心得分享]


書中雖然也有寫,但有老師教,又有一群人一起學習,真的就是打通穴道,才知道~哦!原來是這樣的!真的超讚!感恩老師們及夥伴們!

而且這樣的氛圍竟然可以帶給台上的另外一位演練者,大家都陪著我、願意等我,真的很溫暖!
好想、好想、好想學會擁有這樣眼神的能力,給人溫暖而慈悲!家人常說我的眼神可以殺人,我也曾經認為這樣很厲害。但是,經過這二天的神奇體驗,我比較想要那樣給人溫暖、支持的眼神…..


家庭雕塑。家庭成員間慣性的應對姿態輪迴不斷無有出路,直到跳脫局外觀看,才知道這是一場不斷重複的人生遊戲。另外,從對父親年老時的心疼,轉化為憤怒指責,讓我投射到對自己母親的應對姿態。


印象最深刻的來自於羅老師穩定與學員的互動方式與他能夠不打斷同學的發言,感覺到羅老師不急著給答案只是落實真正的傾聽,這樣讓我感受到這個環境有安全,也讓我在第二天的學習願意多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自己從台中回台北的家中搭乘著火車,身旁坐著一位帶著4歲男孩的年輕媽媽,我在火車上中看著上課講義,身旁的媽媽開始跟我聊著,我怎麼會想去上課?我有小孩嗎?我看著她想著,老天爺給我一次練習對話的機會,我會開始練習一致性跟傾聽,我回答著,我沒有小孩,我想去上課是因為我想改善我跟我母親之間的關係,我只記得在整個對談中,我一開始練習著傾聽,聽著他怎麼帶他的兒子,對話當中雖有停頓,我沒有刻意擦入話語,後來我又開始練習乒乓式的互動,我不給答案,只是跟他說,學習的過程帶給我的益處跟改變,同時練習用問句回應,練習自己對他人的好奇。

在我們的互動之間,發現她其實是一位很認真的媽媽,最後下車前,我一致性對她,給她一小段的欣賞,欣賞著她為了她小孩的教育投入非常多的心力,我很開心我能夠透由學習對話到跟一位不認識的女性展開一段很愉快的對談,這樣的互動讓我覺得愉快又溫暖。

我只知道我上完課之後,我對於自己的自我價值有更深刻的體會,原來能夠在當下真實做自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不因為別人對於自己的期待而去勉強自己去達成別人眼中的狀態,讓自己從價值感須從他人身上得到轉移到自己能夠欣賞及看到自己的價值,這樣的過程對我而言是需要學習,在此非常感謝長耳兔的老師們及所有幕後工作人員讓我能夠學習到接納及欣賞自己不僅僅是文字上而是來自於真實的體驗,因為有真實的體驗才能夠在回到日常生活當中能夠站得比較穩健,相信自己未來一定可以成為一位一致性的人。


這兩天從台中火車站到忠明南路上課的3.8公里,來來回回共四趟15多公里的路程,
我都選擇 步行。

一路上有許多停等,交通燈號與某些角落的駐足,讓我看見台中的改變,
我想,那肯定是因為我的慢行所致,假如坐上了公車,肯定沒有今天的體驗。
台中站前廣場,一個年輕的日本旅人,用一個街頭藝人的演唱,分享他十五個國家的旅行經驗,
一開始沒幾個人聽的,我替他感到擔心與尷尬,
但日本旅人仍然笑笑的唱,接著我聽到一首我一定聽過的日本歌曲,耳熟的很,
旅人的專注,對當下的享受,讓他的笑突然渲染開來,
而旁邊已經不知何時來了一圈圍著的人群,
我瞧見旅人身後的太陽旗旋飛在廣場微風中,不輸給這幾天的高雄曼哈頓懸日啊~
原來我替旅人的擔心是多餘的,
所以,我後來也沒打賞,只是單純的聆聽。
此時好像也聽見羅志仲老師在進行冥想時,曾說過的一段話。
我們不必成為拯救別人生命的專家,只期許能是陪伴生命的貴人。
這段忙碌的日子以來,
有些額外的工作陪伴著我,
有擔心孩子沉迷網路的家長,有茫然面對家人失和的孩子,也有期待媽媽不再指責的學生,以及從學習賽場上挫敗退怯的學員,
我突然在旅人的日本歌唱中想起日劇魔女的條件中一段我曾很喜歡的台詞
“沒有前面的痛苦與挫折,哪有後來的幸福與快樂呢?”
怎麼急於解決問題的家長,孩子,學生,甚至是我自己,
不能在當下好好的享受挫敗,和挫敗在一起呢~
旅人的歌聲並不那麼好聽啊~但他用真誠的笑意面對零落群眾的開始,
感動越多群眾的,是那真正的自己啊~
志仲老師說,逆境是兇猛的恩典。
我這兩天稍微有點體悟了,
怎麼看待不完美,不當作萬能,而接納有所不能,其實是生命給我們的培訓啊~
我工作坊小組的夥伴是社福團體資深的志工,她這兩天不斷的提到蒙福,培福,
原來,也可以是一種生命困境中的 停 與 等。
我應該來觀照發痠的雙腿了,謝謝它們這兩天帶領我從停停走走的過程,回想起很多人生片段的美麗。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台北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1222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台中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112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新竹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119

創作與閱讀工作坊台北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126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