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20180909第三度誕生-講座心得分享2

今年九月份長耳兔在台北舉辦了「第三度誕生」的研習講座,短短一天的時間,在場許多學員們的冰山,被兩位老師敞開,也觸動了不少人的心靈。

當我們總是在時間上打轉,無法跳脫那個未滿足期待的無限迴圈時,我們其實可以嘗試另闢蹊徑。這位學員筆記做得很好,老師提到過「滿足期待的五種方式」。許多方式不容易達成那是因為我們過往的慣性與觀點不斷地羈絆我們,然而「連結渴望」無疑是一條可以操作的好作法。

分享一則學員的心得,也提供有興趣的朋友略窺課堂內涵。


 

[學員心得分享]

一.學習心得:
對話可以給人帶來四種影響,知道能夠真正的學習到什麼是對話對自己及他人有很大的好處,包含能夠先了解別人,也能夠拓展對方的視野,透由對話過程帶來療癒,增進對方的覺知。
自己的感受是,要能夠先帶給別人影響,自己要先對自己有認知及對話,學習薩提爾並不是以改變別人為主軸,而是替自己開啟一道窗

「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貪愛與關愛
李老師同意佛教所說「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
愛自己是當自己從貪愛的觀點去愛自己的時候,自己就會是痛苦的。
當自己是以關愛的角度去愛他人的時候,同時也一定會關愛到自己。

從李老師回答學員的問題了解到,薩提爾是”體驗”而來的,薩提爾的冰山系統在渴望底下(渴望與自我),這兩個部份是透由體驗得到的,這並不是理論。

老師舉例,當自己有感受到被愛的感覺,自己才有能力去愛別人,他問發問的學員,並假設當發問學員的爸爸,並且跟他有互動問到說。

如果我是你的爸爸,我其實內心很愛你(我的女兒),我每天工作都很忙碌回到家其實很累,但我回到家跟你說話的方式是指責的語句,還是我回到家之後跟你說,XX阿!爸爸很愛你,但是爸爸今天上班很累,我知道你很想要跟爸爸說話,可否讓我先休息一下,晚點等我比較不累的時候,如果你願意跟我談話,我們可以談談(這部分詳細的內容,我有點忘記,只依稀記得概念是給予關愛及一致性)。
李老師問學員,哪一種你覺得你有感受到被愛?
學員回答後面。
從上述的示範得知,愛是透由”體驗”而來,這並不是理論及分析可以得到的。

二.我學到新訊息【期待】有五種,分別是維持期待、降低期待、交換期待、let it go及連結渴望。
這半年來我卡住的地方在於,在工作上面對自己的長官、在家裡面對自己的長輩們,總是會有一種無奈感,難道我只能夠降低我自己對對方的期待在相處?一直在思考著是否有其他出路,很幸運地在這次講座當中我聽到了原來期待有分五種,雖然李老師沒有時間仔細說明清楚,對我而言是開啟了另外一扇窗。

三.大師說明他自己跟自己的相處方法 (怎麼跟自己的情緒相處?)
1. 每天花5-10分鐘跟自己對話
2. 每天有意識的做深呼吸至少20次
3. 常常問自己怎麼了,用3-5種情緒問自己 ex:我有生氣嗎?焦慮?緊張?受傷?害怕?難過?

當我面對困境時,記得問自己「我面對困境的時候,我怎麼看我自己? 」

四.QA之我私下問羅志仲老師
Q:「我依照李老師書上所教常常練習5A,我發現如果我對自己渴望及自我能夠更加強大,那對於每天遇到的狀況我想我更能夠一致性,問題是,我該如何強化自己對自己的渴望及自我?
A:
老師先去辨認我的5A是怎麼做的,我跟老師說我會知道我在生氣,然後允許及接納我自己有生氣的情緒,接著給自己一個欣賞,雖然我會這麼做,但還是覺得每次遇到問題還是都會生氣,我可以接納我有生氣的情緒,但我發現是不是我給自己的期待太大了,應該給自己多點時間讓自己的渴望及自我有時間變得更強大?
老師建議,接納自己目前無法做到的部分,更直白的說是接納自己目前沒有辦法做到,先接納此刻的自己。

感恩兩位老師用心教課及分享,行政團隊用心規劃,以上心得及學習受用分享給您們,期待我們未來的生命都能夠越來越美好。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台北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1222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台中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112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新竹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119

創作與閱讀工作坊台北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