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問題學生

Image result for 問題學生

一位在高中擔任校長的朋友打了一通電話來尋求意見。學校裡有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學生,動不動就威脅同學或老師,「要把同學跟老師都幹掉」。這位朋友陳述了孩子的狀況,希望能有個快速能夠解決的辦法,讓學校老師可以不要再遇到類似的問題,也讓孩子能夠稍微轉變。

朋友提到這位孩子的家長在面對孩子時也是頭痛不已,每每見到孩子都是指責或是無可奈何的樣子。孩子多次威脅學生以及老師的後果就是,學校準備將孩子開除,但在做此決定之前,想詢問看看是否還有其他的方式能夠讓孩子回歸正軌。

我問了朋友,對於這個孩子,你想要怎麼做?你是想要尋求一個快速解決的方法是嗎?他回答「是的」。他沒有這麼多的時間去處理這個孩子的問題,何況他還要面對其他的學生、老師以及家長。

我問朋友,你是真心想要關心這個問題學生,還是只是想要解決他的問題。朋友很直覺地回應「我想解決問題,但我現在不就也是在關心他了嗎?不然我為什麼要打電話來問?」

我給了一個正向的回饋,但也告訴他殘酷的答案,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快速地解決問題。我們如果跟孩子沒辦法貼近就想要改變孩子,那是緣木求魚。我很快速地提供了幾個方法,朋友只回答「這些我都知道,又不是我的問題,怎麼講的好像我有問題一樣。」

我笑笑說「那好吧」。我猜朋友是不需要我給建議的,而我給建議的這個舉動似乎也是超理智了。一致性地表達確實受限於慣性以及時間,做起來相當不容易。

朋友談到了對這個孩子的處置做法,多次提到了「轉換環境」這個詞。我跟他核對,「所謂的轉換環境是叫他轉學或退學嗎?如果是的話,何不直接說退學呢?這樣聽起來有點虛偽啊。」我想到了一部電影,有一位員工即將被公司開除,但公司的主管只告訴他「我要你換個環境工作」,這位員工大為不滿地說「別再說什麼轉換環境了,我根本沒有想要轉換環境,你如果要開除我,就直接說開除啊」。

朋友在電話那頭開始焦躁起來,我能感覺他有一種「被人將了一軍」的feel。或許是「虛偽」這個詞引發了內在的不舒服。當然自以為哥們的我以為這麼說,他應該不會介意,但我是錯的。眼看著朋友的不耐煩,我想先從他的感受先照顧起吧。不過在我開口說話之前,同學已經先開口「就這樣吧,我去跟家長說,叫他們自己去外面上上課,改善一下家裡的應對方式。」說完就道了再見。

還不等我多做對話,朋友就匆匆掛上電話。我思忖著,朋友的內在應該是煩悶吧,我的意見看起來給他帶來了更多的焦慮感。

學校的工作繁複,還要面對諸多學生、老師、家長等等的問題,有些時候實在不容易處理。面對問題學生,老師需要具備更大的能量與更安穩的內在,才有辦法全然地接納與貼近孩子。但學校教育往往只是補家庭教育的破網,老師們使不上力也是不爭的現實。老師能夠做的也就是當一個孩子能夠信任的貴人,在需要協助的時候能有個安全的港灣能夠停靠,這樣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當孩子遇到挫折與困難的時候,知道學校裡有老師在關心與支持他,他們自然不至於走入極端,即便家庭裡缺乏應有的功能,他們也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幫助。

我們的應對經常反映了我們的內在。在這個事事尋求快速的年代,如何先做到停頓,並且貼近自己的內在,確實是一門高深的功夫。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台北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1222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台中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112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新竹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119

創作與閱讀工作坊台北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90126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