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越寵溺越無能


參考文章:越寵溺越無能

許多人原本的姿態比較偏向指責或超理智,在學習之後反而會傾向於討好。面對孩子的時候經常盡量克制自己的情緒,然後盡可能的討好自己的孩子。

因此很多人就問了,到底愛孩子跟「縱容」之間的界線是什麼?很多時候孩子會用「媽媽不給我糖吃,所以媽媽不愛我了」類似這樣的話語來綁架大人。那麼,愛跟溺愛的分際是什麼呢?簡言之,我們對孩子的愛不會因為「拒絕孩子」而有所改變。家庭裡頭自然會有「家教」與「規矩」,在適當的時機表達父母的期待與規範,同時也能明白告訴孩子,父母不會因為拒絕你的要求就不愛你了,如此一來,孩子便會清楚地知道,他們是被愛的,但這個愛不是拿來作為要求的工具。

這篇文章裡有十個「寵溺」孩子的現象:

  1. 對孩子比平常人給予更多的特殊待遇
  2. 過分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
  3. 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
  4. 對生活懶散的孩子沒有規律
  5. 祈求孩子做事->過分討好
  6. 不讓孩子做家事或不交代孩子做事
  7. 對孩子做錯或受傷就大驚小怪
  8. 剝奪孩子的獨立權
  9. 害怕孩子哭鬧
  10. 對孩子犯錯時當面袒護

我們若是對孩子過多的討好,那麼孩子的獨立性自然養成較弱,遇到挫折也難自己站立,耐挫力差的孩子未來的人生自然更多的顛簸會無法克服。


張瑤華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1013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