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請用豐富的眼光看一個人

 

參考影片出處:不怎麼樣的25歲誰沒有過

這是104人力銀行在2017年辦的一系列Be A Giver活動的前導影片之一,片名為「不怎麼樣的25歲誰沒有過」

既然是以Be A Giver為出發點,就是用一個比較正面積極的角度去拍攝的影片,意外的是,這也引起了不同職場專業的一些爭議,成為一時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影片。但回到Be A Giver的活動主題,其實和阿建老師常說的「請用豐富的眼光看一個人」的概念,不謀而合。

影片中,
A先生33歲,有學歷,沒有工作經歷。
B先生25歲,沒有學歷,每個工作都做很短就離職,。
C履歷,是人事主管現實生活中的所熟識家人或朋友。
但三位履歷的主人名字揭曉時,影片中的人事主管,不約而同地露出驚訝的表情。

薩提爾的詩也寫道:

你指責我,我感受到你的受傷;
你討好我,我看到你需要認可;
你超理智,我體會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影片中的人事主管,在看見履歷的主人的真實身分時的驚訝表情,
常常也是在我們最初看見一個人的時,在心裡產生的感受與評價;
之後,有機會真正認識這個人,了解他內在冰山真正的發生及處境後,
和自己原先所以為的有不同,而產生新的感受和評價。

我們是不是經常被既有的觀點給綁架了呢?曾經有個小故事,描述一個博士畢業生在重新找工作的時候只用了高中學歷應聘,結果他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不斷地給雇主許多驚奇與增值,最後這位博士生逐年被調薪與升職,最後公司才知道這位職場高手原來是個經驗豐富的博士。這說明了人的價值不是透過外在的評斷而決定的,你我的價值是本來就存在的。

用豐富的眼光看一個人,用豐富的眼光看自己,用豐富的眼光看身處的情境,內在改變了,外境就改變了。


線上可報名課程:

張瑤華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1013

羅志仲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1020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