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李開復的死亡學分

參考文章:李開復:一場大病之後,我修的7個死亡學分

面對生死,你談何從容?

幾年前李開復先生在新書發表會裡談到了他在知悉自己得到濾泡性淋巴癌之後,面對生死交關的時刻,他體悟到他人生重要的課題。李開復生長在台灣,在美國求學多年拿到了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學博士學位,他曾經任職蘋果、微軟、Google等重要高階主管。在人生輝煌的時刻,他突然診斷出患有淋巴癌,面對這個課題,他自己在給台大畢業生的致詞裡面提到「…在接受治療那段充滿不確定的日子裡,我對人生反思良多,我才意識到,我追逐的事業、名聲、甚至是等待了30多年終於到來的AI,對我來說都毫無意義。我意識到,過去我人生的優先次序完全本末倒置。我忽視了我的家庭。我的父親已經去世,我媽媽幾乎認不得我,而我的孩子不知不覺中都已經長大。」

如果你發現自己只剩下100天可以活,你會做什麼呢?

李開復先生在大病期間修得的七個學分:

  1. 第一學分,健康無價:首要學習的當然是我們的健康。善待自己的身體就是愛自己的最根本之道
  2. 第二學分,一切的事物的發生有他的理由:了解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都不要當成是「果」,而是要當成「因」。這些發生的災難都是我們每一次學習成長的機會,我們可以正面看待每一次挫折。
  3. 第三學分,要珍惜我們的緣分,學會感恩和愛:有愛記得表達,多抱抱、親親自己的爸爸媽媽
  4. 第四學分,學會如何生活,活在當下:慢一點,品嚐這個世界帶給我們的美好
  5. 第五學分,經得住誘惑:名跟利往往讓我們迷失了自己
  6. 第六學分,人人平等,善待每一個人:「癌症面前,人人平等」。你對任何一個人微笑都可能是幫助別人,幫助生命。
  7. 第七學分,我們的人生究竟是為了什麼:「人只有有缺陷才能學習成長,我們沒有權利過分的批評別人,我們需要做的是怎麼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更完善的人。」

羅志仲老師經常舉例,我們常常在面臨到死亡的時候才會說出「愛」,才更容易一致性地表達,這其實是挺悲哀的一件事。其實我們可以現在就善待自己、關愛他人。

李開復大病之後才能修到寶貴的七個學分,我們從他人經驗裡能修到嗎?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826

李崇建vs羅志仲對談: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909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915

李崇建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1008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