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連結的勇氣

(影片為馬克祖克柏2017年給哈佛大學畢業生演講)

曾經有哈佛的校長這樣提到,通常哈佛的學生分為類,A級的學生功課是最好的,他們的出路通常就是往學術路線鑽研,將來很高的機率成為學校的教授。B級的學生功課次之,他們通常會到大企業裡面任職,擔任企業高階主管。C級的學生功課最差,他們通常會自行創業,變成創業領袖。

馬克祖克柏看起來就屬於這種C類的學生。祖克柏2017年回到母校哈佛給畢業生演講之前還跟前輩比爾蓋茲請教一番,他跟比爾蓋茲說:哈佛要我給畢業生演講,可他們知道我們其實都沒有畢業過吧?

祖克柏在哈佛求學的時間甚短,他在大二時期就開發了一個以相片為主的投票網站,這也成為他後來發展Facebook的雛形。在Facebook網站上線後沒多久,為了專心經營這個網站,祖克柏也輟學了,為的就是投入這個好玩的網路社群市場。

想像我們的孩子一路栽培唸書念到了知名大學,突然有一天他突然告訴你/妳,他要中輟上學自己去開創網路事業,我們作為大人的回應會是什麼?你會告訴他先把書讀完、拿到文憑再說,還是不管如何支持孩子的決定?如果是前者,或許今日我們就不會有風靡億萬人,光是用戶活躍數就超過20億人的臉書了。這個世紀產品當然也造就了祖克柏,在還不到三十歲的年紀就成為全球富豪排行前五名的富人。

祖克柏回到母校面對畢業生的演講時提到,「…今天我想談談目標(Purpose),但是我不是來給你們講一些古板宣言,告訴你們如何發現目標。我們是千禧一代,我們會出於直覺和本能發現目標。相反地,我站在這裡要說的,是僅僅發現目標還不夠。我們這代人面臨的挑戰,是創造一個人人都能有使命感的世界。」我們可以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人生的目標其實僅僅是檢視我們生命價值的指標而已,真正在底層驅動的是每個人的自我價值。讓每個人都有使命感,這是自我價值的實踐。

對於祖克柏而言,他認為創造一個每個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有三種方法:「第一是一起做有意義的事、第二是通過重新定義平等,使每個人都有追求目標的自由、第三則是在全世界建立社群。」這個目標相當地宏大。倘若我們都能從實踐自我價值出發,創造出一個能夠讓每個人都能帶有使命感的社群,那麼整個世界的驅動會是不斷地連結、情感不斷地遞延,人與人之間關係更為緊密。

祖克柏認為這樣的工作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的,因為「花一點時間,去幫助其他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讓我們通過此舉,讓每個人都有實現人生目標的自由——不僅因為這樣做是正確的,更是因為當人們可以把夢想變為偉大的現實時,我們每個人都會變得更好。」

當我們要突破、要創新,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勇氣」。這個世界帶著許許多多的規條、框架,當我們還以為孩子永遠是孩子的時候,他們早就獨立成人可以為自己的將來負責了,如同馬克祖克柏演講最後告訴畢業生的一樣,「…在你們最後一次走出這些校門之前,當我們坐在這紀念教堂前的時候,我想起了一段祈禱,Mi Shebeirach,每當我面對挑戰時我都會說的,每當我把女兒放進嬰兒床裡想象著她的未來都會唱到的:我希望你們也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勇氣,使你們的生命成為一個祝福。」

馬克祖克柏在2017年被授予榮譽學位的時候還在FB上發表了一個動態:「媽,人家跟你保證過一定會重返學校,拿到學位的!」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826

李崇建vs羅志仲對談: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909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915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