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5課後問答


 

六月份在台中的工作坊裡,崇建老師開啟了學員的感官,看見了自己的各種可能性,同時也願意接納那些過去認為「不好」的情緒。與自己多同在一起,包容更多元的自己與世界。

學員課後對自己也有諸多期待,有人期待自己能夠善待自己、專注當下、將冰山融入日常對話、給自己多點停頓找回感受,但不管自己的期待是什麼,當期待落空時我們都能夠安然地面對自己的失落。老師說失敗了有失落,多陪伴自己一點就好,不是不要努力了,而是不要再用自責的方式對待自己。犯錯之後改變就好。

課後學員也有額外的問題請教老師。我們整理學員的問題以及老師的回覆如下,希望透過別人的問題我們對自己的疑問也略能解答。

課後是否有其他問題想請教老師?


問:
對話只是對人的關注,是可以有選擇性的?   對話可以只對在乎人關注?如果對方堅持只想要答案(在腦袋工作),可以直接給答案、建議來結束這段對話?這樣算是選擇在不一致中的一致嗎?

答:
對話當然可以給答案,也可說說自己的意見,說些道理都是可以的。只是過去的年代,人與人的對話忽略了真正的理解,急著要解決問題、提供答案、說些道理,因此人與人的連結就少了。其實對話正是過去我們談的「溝通」,我只是刻意強調「對話」,以便於有別過去的「聽話」。我刻意將對話的「理解」化約為好奇,邀請眾人先練習好奇,才有機會真正連結彼此。當懂得好奇了,也能自由運用好奇,當然可以自由的表達,自由的說說道理與答案。

問:
上完課的心得是, 想要有良善的溝通, 自我內在平靜的狀態很重要. 我想知道在應對過程中, 若情緒起伏太快又無法立即感受,覺察時, 有什麼方法可避免錯誤發生?

答:
無法立即感受與覺察,那就會順著慣性走。因此覺知的練習,經常在日常中導入成為一種習慣,漸漸的就會擺脫慣性。

問:
每當經過隧道,尤其若有鐵路高架橋之類在上面,且正好有車經過頭上時,就特別的害怕,但我不知道為何如此,也無法問大人小時是否發生什麼事(父逝母失智),是否就與害怕同在,試著靜心接納,不必執著回溯探源?

答:
回溯並非必須的。能接納感受,不排斥這份害怕,那就是愛自己,愛這個害怕的自己,這樣就很足夠了

問:
請問老師,面對一個人對話時一直說不知道,該從何處引導比較好

答:
當他人說不知道時,先覺察自己內在的狀態,是否有焦慮、不安、生氣…。若是處理過自己,也就能接納對方的不知道。連結乃真心接納與瞭解,當對方的狀態如此,能真心接納了,這就是很好的開始了。真心接納了對方,才開始理解對方的不知道為何?這就是下一步。才會緩緩的靠近對方冰山,理解對方的不知道,內在發生了什麼?

問:
當察覺自己有情緒時,我能主動找夥伴釐清自己的情緒嗎?(偶爾還是有莫名且說不出名的感受 )

答:
一致性就是負責任的表達自己。所以找夥伴釐清情緒,當然是非常適合的,但是需要理解,自己釐清情緒的目的,是彼此的連結,而負責任的表達情緒,本身並不是那麼容易,這需要時常練習。

問:
看見他人哭、看電影、看小說、看短片⋯看到有歡樂或悲傷⋯就會跟著流淚,是正常嗎?

答:
人是動物,有情緒當然是正常。

問:
老師說要常抱小孩,是否是在他作了對的事再抱他並大大誇獎他,來鼓勵小孩往正向走呢?

答:
做對了才誇他抱他。那做錯了呢?若只是在孩子做對的時候,才誇他抱他,做錯時不抱他,那就看不見人了。只是要滿足自己的期待。

問:
探索自我冰山時,1.因太過濃烈的情緒而卡住,即使嘗試用6A想要欣賞自己,找到了正向,理智上知道自己的資源就在那,仍有更多的負向、更多的自責,無法用豐富的眼光看待自己怎麼辦?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但每次碰都每次潰堤,還可以怎麼處理? 2.所以在探索自我冰山時,常在自我的情緒和理智中游走,總是容易陷在情緒中,或是理智一直出來說服自己,該如何找到平衡? 3.理智清楚明白有許多新的觀點可以選擇,但心裡仍抱著傷無法跳開怎麼辦?

答:
接觸自己的情緒,只是愛那樣的自己。並非要處理事情,因此建議3A就行了。與情緒連結並且接納,實屬不易,若連結情緒,只是為了改變,那就升起了執著。然而無論有沒有改變,這樣的自己都值得愛。2、走冰山之前,先學會接納情緒,這是非常重要的。不然,走冰山成為一種程式,很難真正掙脫出來,另外,初學者彼此走冰山練習,會是比較好的建議。3、那就先擁抱傷,而不是要解決。已經學過覺知情緒,接納情緒,便能練習從很短的覺知開始,慢慢擴大這份覺知,而不是立刻求改變,因為改變的框架,是利用對話進行療癒,那是一份比較深的功課。

問:
我明白對話的能力是與經驗有正相關,但是這是需要時間堆積。請問是否可以透過一些書籍,讓我能減少用時間去經驗學習。更明白的說,阿建老師可以3句切入重點,這包含老師的沉穩、個人特質還包含了老師學識豐富(了解心理、生理成長….等),我想問是否我可以從那些方面的書籍先進行閱讀,當我遇到個案時,我能比較有方向,謝謝。

答:
我並不知道有何速成的方法,因為覺知內在,以及練習與人對話,都需要經驗、時間累積。但閱讀對我而言,是有幫助的。我的閱讀比較雜,所以我也難介紹什麼樣的書是最快速的?只要喜歡了,有幫助了,或者有緣份了,這些閱讀就用上了。

問:
課堂上一直不好意思打擾老師下課休息的時間,所以一直提不起勇氣去問當時一直卡在心中的問題,就是「明知一定要和先生和好,孩子才會好,自己卻非常非常地不願意和好」

答:
那就問問自己真正想要的。可以透過三人小組夥伴,釐清一下,自己內在想要的,和自己正在進行的、決定的,是否是一致的?自己是否為這個決定負責?

問:
人要如何在每個環境中,都覺得自己是安全的,不會感到害怕,焦慮

答:
在環境裡感到安全與否,與我們的神經覺相關,先接納自己的不安全感,再去探索這份感覺,而不是立刻想擺脫這份感覺,會是比較適合的方式。

問:
薩提爾對話模式能運用在課堂班級經營,那要如何運用在工作中團隊經營?

答:
運用在團隊,第一個需要先回到自己,在每一個團對工作中,回應自己內在,是否安然?然而,團對是眾人,要與眾人連結,比跟自己連結的技巧要高出甚多,文字上也不易回答如何連結。

問:
每天跟孩子對話,但還是不知覺走到訓話

答:
一旦訓話了,先有覺知,但不責備自己,也不讓慣性牽著走,這是第一步。

問:
感受到心是冷的,可是為什麼情緒、眼淚、感受卻那麼多,那麼容易被故事觸動?

答:
心是冷的,往往是曾經絕望。絕望的人就不自由,常常是還沒有長大的自己。可以決定自己要長大,長大了就有了選擇,但也要接受失落,只有孩子不想接受失落。當知道自己心是冷的,可以問問自己,是自己刻意讓心變冷嗎?還是其他?那麼要決定不冷嗎?這是可以問自己的。

問:
如遇到將所有事情都具體明白的敘述出來的情形 (即 他已經將我們的探索作業自行敘述完成)該如何繼續進行呢?

答:
這個問題我不明白。不過,事件並非重點,具體事件的意思,並非在對話中,執著於事件中著墨,而是探索事件中的衝擊,亦即冰山應對姿態以下的地方,事件的感受,事件帶來的觀點、決定、期待,如何看待自己?

問:
想請問老師是否可以分享學習薩提爾的方向或是長期練習方向,本身有意願持續在這條路上持續學習精進

答:
長期的方式,在我的經驗裡,就是長期練習。將練習卡住的部分,彼此提出來透過三人組探索。其他就是參與薩提爾的其他課程,這是我的經驗。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826

李崇建vs羅志仲對談: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909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915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長耳兔心靈維度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