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三
天氣:晴
李崇建老師在六月底的一場工作坊甫一開始就先短講了人類的情緒運作,內在與外在是如何的互相牽引。許多人忽略了那些喜、怒、哀、樂都是有意義的訊號。如果我們忽視了這些訊號,我們便越來越不了解自己,這些潛藏或是被壓抑的情緒就會時不時地出現,影響著我們日常生活的應對。
短講結束後,老師開始進行一個小活動讓剛上課的學員暖身,活動尚未開始就見到有一位學員瑟縮在角落不斷地啜泣不能自已。彷彿在晴朗的天空裡見到,遠方的一隅開始集結黑色水霧,伴隨陣風飄向心頭。常有學員反應,何以上了崇建老師的課就開始產生某些不適的情況呢?例如有人會開始頭暈,有人開始腹部抽痛,有人開始顏面酥麻,這些都是正常的嗎?
崇建老師常常笑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或許這就是有些人建議他也可以去開設神壇的原因吧。與其說是氣場或是磁場力量導致,毋寧是學員們透過老師的沈穩的腔調,講解與自己連結的重要,讓學員開展了一趟「跟自己同在」的旅程。一旦感官放開,所有過去被忽略的、被壓抑的感覺會變得更為敏銳、鮮明,身體不習慣這樣的開放感官,自然會有些許不適。
我們欣賞、感謝學員們三天的共同學習、討論,謝謝大家透過問卷給予我們寶貴的意見。下方分享學員的課後心得,也希望更多的朋友找到連結自我的方向。
本次活動哪個部分對您最有啟發?有哪些心得與觸動可以分享? | |
對於小孩情緒的接納與一致性的互動. | |
清楚了解回溯,及關於冰山。
年屆四十,對於自己的童年,上課前是一片空白。回溯的方式,讓我慢慢找回些片段,也察覺自己在二十幾歲的叛逆和這十年來的知足平靜,原來和這段空白有很大的關係。 看書時一直對冰山很難理解,誤解一個人有「一個」冰山。活動之後,才清楚原來每一個事件狀態的當下都會產生、回溯出數個冰山,及冰山本身內部的上下脈絡。 第二天上午課程中間休息,看到父親傳來的訊息,28 日我媽要住院 29 要心血管手術。內心只是覺得:喔!這樣啊!我知道了! 完全沒有其他的波動,呼吸也很順暢…. 這十年來,在一些突發事情上有不少朋友提到我怎麼能那麼冷靜。我總是回答不知道或是我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一度懷疑,是不是不在意這些人事物?也不是!原來只是冰山沒有在那些事件上產生晃動… |
|
對話技巧,跟冰山的連結 | |
覺得自己好像在人生的海灘中撿到了些美麗的石頭和貝殼,它們可能正好用來檢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態度,或是補充了自己的力氣,或看到了盲點。 其中有個很大的收穫是不要遞衛生紙給案主。自己不是心理師等專業領域工作者,所以這點對我來說很珍貴。不需要照顧他們這事,我直覺去做了。但原來連衛生紙也不用抽呀(之前太反射了) 名字與停頓的運用,效果親眼看到了,會收在心,練習,讓自己能記憶在肌肉裡。 人生就像場拼圖遊戲,每次找到了對的那片總是令人振奮 (thrilling)。 真心感激,走在前面的夥伴提供自身多年精煉出的寶物,優雅引路。That’s the magic an alchemist does. 謝謝參與的學員,謝謝工作人員,謝謝崇建,謝謝前面的老師。 |
|
對於冰山形成的解釋及回朔,轉化之運用…..對我有幫助. 終於能自我檢視情緒形成原因, 練習擺脫被情緒綁架. 老師表示應對姿態使用沒有好壞, 但必須保持覺知. 我們可以選擇並交互運用, 最重要的是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
|
家庭重建的部份印象深刻,最後1天分組的選擇有些衝擊,老師處理情緒問題給予選擇讓人感到自由,其他印象最深的:要真心關心人本身 才能繼續對話,對話雙方要真誠 信任才能有啟發,人會因為自身經驗去評價另ㄧ個人,拋開冰山程序才能敲開冰山,認識自己情緒才有辦法看見別人,覺知跟停頓與關心是走冰山的基本工具。 | |
自我與親子對話 | |
活動到了第三天,崇建老師快速整理冰山重點,示範冰山對話模式,並來回解釋冰山的層次互相影響,大量的訊息不容易消化,但有點醒我在前兩天活動中的疑惑。看崇建老師操作流暢,自己回家練習挫折感很多啊! 聽學員夥伴的故事,不知不覺也牽動我內心不想碰觸的部分─與父親的親密。原來,這不是專屬於我難以啟齒的困擾,也不會因為這樣的困擾帶來他人的責備,而是可以經由探索內在去感受生命的被尊重,對話威力如此強大,很神奇的體驗。 |
|
第三天看到老師比較完整跟某學員對話,也療癒了我,內在有了更多的穩定 | |
1.覺知自己是有能力,可以不再用慣性。 2.跟感覺同在,非語言訊息的重要 |
|
第三天小組活動中,我自願成為小組討厭的那個人,但當知道不能回到原先組別時,內心感受到惋惜後悔,瞬間同時也察覺到過去的我也是時常犧牲自己的那個(心頭震了一下),選擇自己犧牲,若再與自己預期不同時,那個失落與難過盤據了整個心頭,當下深呼吸將那失落與難過相處….. | |
原來~悲傷的事還是悲傷,但經過一次一次的對話,它~不會離開,但可以與我和平相處了。 | |
與自我連結,對我很有幫助。 | |
更清楚對話的脈絡,比較明白如何應用於生活中。 | |
學到很多,最大的幫助是,在快發火時,都會即時想到老師說的野獸論,然後包容心就會升起。很意外的是,在常常練習「一致性」之下,也時時覺察自己,發現在面對難堪與傷痛時,竟能讓心趨於和緩、坦然接受,雖然難免有波動,但不會失控,可以知道與它同在、接受自己真實的感覺。這體驗很美好,很喜歡,有機會會再上老師的課,謝謝您。 | |
老師和同學的對話過程,讓我好感動,深深覺得老師功力深厚,果然是一代宗師。 | |
小時候與父母的互動會深深影響日後的行為,觸動了我要好好控制情緒給兒子一個溫馨的童年 | |
三天的課程有許多的感受、觸動,其中最有感受的是 1.情緒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因情緒而做出的反應。 2.界線,第三天課程最後,老師和一位學員對話,學員因為小孩是否要參加跆拳道比賽和先生觀點不同,透過老師的示範,知道了如何在觀點不同時,表達自己。 3.停頓,老師讓我們練習停頓,發現要停頓3秒是有難度的,我們習慣馬上反應,也會錯失瞬間閃過的情緒, 從老師示範中,知道停頓可以讓人更深入內在。 |
|
阿建老師說,每個人都有豐富的內在資源,還有對話的目的不是解決問題,是給予愛 我本身的工作是一個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個教練,還記得課堂上,有一次阿建老師在跟學員對話,可能因為職業的關係,所以我習慣去評估學員或是案主的狀態,而阿建老師卻是用真誠的對話去交流和核對,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觸動,也有點不習慣,後來記得阿建老師說,這是對人的尊敬與尊重,這段話及這份對人的態度,讓我深深感動,期許自己在接下來的路上,都能帶著這樣的覺知,與他人交流。
|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826
李崇建vs羅志仲對談: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909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