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20180526羅志仲老師工作坊課後問答

李崇建羅志仲

經常追蹤羅志仲老師的朋友應該知道志仲老師前一陣子到星馬「巡迴演出」了一段時間,行程之中也有數日與李崇建老師「同台演出」的機會。

崇建老師回國之後稱許「志仲老師改變了不少,尤其是他的內在感覺起來相當安穩」,或許這與志仲老師不斷回歸到自我內在,每日靜心有很大的關聯。

五月底志仲老師的工作坊結束後,我們也收集了一些學員的問題以及老師的回覆,希望能在課後多提供一個管道讓學員們有機會解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下方的問答,或許也能對自己有所助益。

當然,我們也希望志仲老師跟崇建老師能夠在台灣也能夠「加碼演出」一場,以解眾人之饞。^^

課後是否有其他問題想請教老師? 老師回覆
如果是老師,對於一個小五生問:“我怎麼來到這世界上”的問題,老師會怎麼提問 我會帶著好奇問孩子:「你是從什麼開始想這個問題的?」「當時發生什麼事了?」
老師在講解”傾聽”唸了一段薩提爾的小詩,老師不記得名字,後來找到了,是”薩提爾”寫的”聆聽”。
想請問老師:我在看內容艱澀一點的書時,常會沒耐心然後跳行看,我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點 我沒有答案,這個問題得回到妳的內在: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這種困難的?當時發生什麼事了?妳閱讀艱澀的書,動機是什麼?是真心想瞭解這本書的內容呢?還是……?如果在艱澀處慢下來,不急著跳過去,(妳的內在)會發生什麼事嗎?
我常常搞不清處,別人對我恨之入骨的原因,我該如何有所覺知呢? 能知道別人對妳「恨之入骨」,這表示妳已是很有覺知的。我的好奇有二:妳是如何知道對方對妳「恨之入骨」的?「恨之入骨」這四個字很重,妳怎麼會用這四個字呢?發生什麼事了?

此外,對方對妳「恨之如骨」,對妳有影響嗎?如果沒有影響,大概就無妨,因為我們無法決定他人會如何看待我們。如果對妳有影響,那是什麼樣的影響,會讓妳想去瞭解對方「恨之入骨」的原因?

想知道「恨之入骨」的原因,最理想的方式是向對方「核對」,工作坊裡已練習過核對,可運用類似技巧。要是彼此交情已經惡化到難以核對了,恐怕只能詢問其他人的意見,或者回到自己的內在來,自我安頓。

請問是否有針對成人子女與年老父母親之間的溝通或輔導課程呢? 印象中,「旭立文教基金會」一直有開這類課程。
怎麼樣的情形才知道自己進步了 那要看妳對「進步」的定義是什麼。不妨自問:我想得到什麼?我(逐漸)得到了嗎?我是如何得到的?
如何能開拓好奇的廣度?? 常帶著好奇,做對話練習,即可開拓好奇的廣度。
我有三個小孩分別是5,7,9歲,常常會有“公平”的問題產生。因為年紀不同,也無法用同一標準(老三常做不到),但請他們自己協調又得不到共識。例如3個人都想跟媽媽睡,但是我只有2邊可以睡人,所以每天都會吵。最簡單的方法是用輪流的,但是老三又會一直哭😭(但是她年紀確實也較小),真的很困擾我。謝謝您 妳是怎麼看待公平的呢?在妳的成長過程中,曾遭遇過不公平對待嗎?或者看過誰被不公平對待?我們現在會有這樣、那樣的困擾,通常與過去的生命經驗有關,除非能看見並處理過去經驗帶來的衝擊,否則很難應對當下遇到的問題。
已於工作坊休息時間提問,這兩天,實際行動,獲得更多的平安跟喜悅,感謝老師的提醒

張瑤華老師台北工作坊七月場: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729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826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915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