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20180526羅志仲工作坊課後心得

DSC_1119

台南府城素來是文化古都,除了小吃聞名四方以外,人文氣息亦充滿了歷史底蘊。五月底的台南氣候宜人,豔陽高照。

羅志仲老師這次五月在台南的工作坊帶來了許多驚喜。第一天中午休息時間就有一位之前曾經參加過工作坊的老朋友送來台南知名的古早味蛋糕,聽說該蛋糕出爐就被秒殺、供不應求。甜不膩口的點心給我們帶來了溫暖。

志仲老師以自身的例子演示了家庭裡的應對姿態,並且利用冥想帶領學員進入過去不曾體驗過的渴望邊境。在工作坊結束之前,更有夫妻檔學員展現了溫暖的一致性,適逢結婚週年之際,先生對太太表達了內心的感謝之情。暖心之舉也讓在場的老師與學員感受到了這份甜蜜。借用這位學員先生的文字「…謝謝妳和我走入家庭,讓人生歷程更為豐富。謝謝妳,帶我來上心靈成長課程,
讓我能夠有意識且一致性的陪妳繼續後面的旅程。」

我們也謝謝學員們加入我們的旅程,同時也將課後的心得回饋心得分享如下,期待更多有興趣的朋友參與。

在對話中,必須要提問題核對自己的疑問,志仲老師提到裝潢台南新屋的事,是用“你的意思是……是嗎?”來一一確認,過程裡沒有“為什麼”,因為我們容易將“為什麼”的疑問句,讓它說出來變成對人的質疑和期許,這在我的習慣裡,是個挑戰,最後,我們用二不二沒有來練習對話,發生了兩個現象,第一,我本來要心裡要對方放棄念頭,但我最後卻被他說服了。 第二,譬如問“我是怎麼來到這世界上的?”這問題,我幾乎沒有辦法用問句來反問,好像最後一定得給答案,才符合問題……
老師帶領對”貴人”的冥想,點醒了我。我可以無後顧之憂,專心的在外上課,完全是”另一半”的功勞。回家後,也體貼我上完課需要休息,沒有要求我煮飯,打理小孩,真的是很謝謝他。
另外,老師分享了他與父親的和解的過程,尤其是示範的學員用雙手指責,要爸爸站起來的那一幕,讓我心裡產生很大的感觸。在近期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感受,似乎又演變成另一種指責的資態在應對自己的父母。這是很大的提醒震撼。
謝謝助教小芸分享的”筆記模板”,太實用了。
謝謝有這個機會可以參加工作坊
收穫滿滿
接下來要將老師所教運用在生活中
要傾聽不打斷
不說道理 也不給答案,也不帶有目標導向
要學會核對 回朔往事 針對事件 走入感受
核對感受
從感官切入
一致性表達
總之內在平靜了,人生也快樂了
感謝 老師 感謝長耳兔心靈工作坊的工作人員
一致性的感謝身邊的貴人
能去上課就是給我最好啟發。心得:原來自己長久以來都在指責自己,那個內心的我被自己指責的體無完膚,一直在喊救命,從課程裡發現到自己這點,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我的身體不時頭痛過敏。
星期天從高雄騎車到台南上課時,頭像戴了孫悟空的金箍咒,還像有人跨坐在肩膀上,早上上完課,發現這兩個症狀竟然不見了,好神奇。
老師的說明清晰
跟夥伴對話練習的實作
1.冥想中感謝生命中的貴人  2.練習核對

發現心中對母親的真實感受  原來是來自對自己無法協助母親轉念  而生自己的氣

老師帶的冥想,讓我想到生命中的貴人們,感受到溫暖與愛,心中很開心,好像已經被遺忘很久。那樣的溫暖與愛會在我們受傷時帶來力量。
老師出的回家作業,透過跟老師的對話,讓我回到家庭的排序,我真的很感謝能參加這次的工作坊,更感謝老師的協助,讓意外的美好,發生在我跟家人身上。
啟發的部份太多了,特別是第一次接觸冥想的我有很大的觸動,另外在應對姿態的模式裡,雖然我在之前參加過別的課程裡也上過,也有同學上台示範,但課程中志仲老師以自身的經驗為例,讓那些對應姿態一直反覆再反覆的重複示範,那感覺就變得很強烈了
一、學習到以下的新知而讓我有興趣繼續了解與體驗:
1.成為自己的父母/第三度誕生(老小孩VS.成人)
2.活在當下(專注於呼吸的練習)
二、心得:
1.學習等待(修復人際關係除了方法,還需學習等待)
2.表達訊息的重要性(訊息可連結在感受、觀點、渴望)
3.傾聽時,50-50的專注力(練習自我覺察並扎根於自己)
4.喜歡老師分享好書,讓我有延伸學習方向
冥想靜心最有啟發:讓我終於找到了自己,能讀自己的冰山,於是看見了身邊的美好與幸福。
心得與觸動:
1.領悟到“活在當下的力量”,讓我逐漸睡得安穩(因為思緒不再紛亂)。
2.對話中的“核對”非常受用,生活中一再運用核對,誤解因此大幅減少。
3.沒有「為什麼」的5個基本句型,更是讓對話有來有往貼近彼此的愛。
4.安頓自己的內在,才能真正用愛陪伴自己、用愛陪伴家人
5.薩提爾第三度誕生,成為自己的父母,真正開始為自己的人負責,真好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826

李儀婷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180915

發表迴響